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4 16:42
随着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专业化分工不断加深,生产性服务业地位日益凸显,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评判一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知识密集属性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特点,在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中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推动其转型升级,而制造业的发展又会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为了解决陕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制造业层次不高的结构性问题,研究两业的互动发展显得极为必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归纳,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实证检验两个角度进行总结回顾;第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包括第三、第四两个章节。第三章首先概括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和特征,然后阐述了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演化将经历萌芽、成长、成熟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第四章从产业分工、价值链理论、生态群落理论、产业共生、产业集群五个角度深入分析了二者的互动作用机制,并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溢出效应模型;第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整体规模和内部结构两方面分析了陕西省两大产业...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基本框架
的 Granger 原因;当滞后阶数为 2 时,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下 Granger 原因,这表明陕西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进的紧密联系。响应分析是用来衡量当给VAR 模型中误差项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期值和未来值的动态影响。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Cholesky 分解数两种方法。本文选用 Cholesky 分解法。脉冲响应函数之前首先要确保 VAR 模型是稳定的,因此,需定性检验。对 lnPS 和 lnM 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 VAR 模型,利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为 3。本文采用 AR 根的图表检验法进行验,所有特征值的模都小于 1,即都在单位圆内部,说明该 VAR以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如图 6-2 和图 6-3 所示,横轴为响应幅度,实线和虚线分别为响应函数和标准差偏离带。
图 6-2 lnM 对 lnM 和 lnPS 的脉冲响应图 6-3 lnPS 对 lnM 和 lnPS 的脉冲响应图 6-2 反映了陕西省制造业对于来自自身和生产性服务业冲击的响应。制造业对于来自自身的冲击在第一期就有明显的正向响应,并不断上升且在第三期达到最大值 0.089,随后开始逐渐回落,说明制造业的发展对于自身有自我强化的作用;制造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冲击响应在第一期为 0,在第二期有一个负向的响应,然后从第三期开始均为正响应,且在第五期达到最大值 0.041,说明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两部门模型[J]. 郝国彩,张朕.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2016(04)
[2]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了制造业发展吗?——基于动态两部门模型的再检验[J]. 孙晓华,翟钰,秦川. 产业经济研究. 2014(01)
[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影响实证分析[J]. 刘纯彬,杨仁发.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3(08)
[4]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GMM方法[J]. 席艳乐,李芊蕾. 宏观经济研究. 2013(01)
[5]东亚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 赵放,成丹. 世界经济研究. 2012(07)
[6]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 高觉民,李晓慧. 中国工业经济. 2011(06)
[7]产业关联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于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的研究[J]. 肖文,樊文静. 经济学家. 2011(06)
[8]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 刘书瀚,张瑞,刘立霞. 南开经济研究. 2010(06)
[9]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及其启示[J]. 周晔. 开发研究. 2010(06)
[10]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 顾乃华. 中国工业经济. 2010(05)
本文编号:3063550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基本框架
的 Granger 原因;当滞后阶数为 2 时,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下 Granger 原因,这表明陕西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进的紧密联系。响应分析是用来衡量当给VAR 模型中误差项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期值和未来值的动态影响。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Cholesky 分解数两种方法。本文选用 Cholesky 分解法。脉冲响应函数之前首先要确保 VAR 模型是稳定的,因此,需定性检验。对 lnPS 和 lnM 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 VAR 模型,利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为 3。本文采用 AR 根的图表检验法进行验,所有特征值的模都小于 1,即都在单位圆内部,说明该 VAR以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如图 6-2 和图 6-3 所示,横轴为响应幅度,实线和虚线分别为响应函数和标准差偏离带。
图 6-2 lnM 对 lnM 和 lnPS 的脉冲响应图 6-3 lnPS 对 lnM 和 lnPS 的脉冲响应图 6-2 反映了陕西省制造业对于来自自身和生产性服务业冲击的响应。制造业对于来自自身的冲击在第一期就有明显的正向响应,并不断上升且在第三期达到最大值 0.089,随后开始逐渐回落,说明制造业的发展对于自身有自我强化的作用;制造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冲击响应在第一期为 0,在第二期有一个负向的响应,然后从第三期开始均为正响应,且在第五期达到最大值 0.041,说明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两部门模型[J]. 郝国彩,张朕.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2016(04)
[2]生产性服务业带动了制造业发展吗?——基于动态两部门模型的再检验[J]. 孙晓华,翟钰,秦川. 产业经济研究. 2014(01)
[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影响实证分析[J]. 刘纯彬,杨仁发.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3(08)
[4]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GMM方法[J]. 席艳乐,李芊蕾. 宏观经济研究. 2013(01)
[5]东亚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 赵放,成丹. 世界经济研究. 2012(07)
[6]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 高觉民,李晓慧. 中国工业经济. 2011(06)
[7]产业关联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于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的研究[J]. 肖文,樊文静. 经济学家. 2011(06)
[8]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 刘书瀚,张瑞,刘立霞. 南开经济研究. 2010(06)
[9]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及其启示[J]. 周晔. 开发研究. 2010(06)
[10]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 顾乃华. 中国工业经济. 2010(05)
本文编号:3063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06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