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与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模式思考
本文关键词: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与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模式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制造业服务化 产业结构 现代服务业 传统产业 优化升级 融合发展
【摘要】:在制造业不断注入高新技术因素向新兴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进程中,制造业和服务业呈现出相互促进和融合发展的趋势,进而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就由产业各自发展转变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发展。鉴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及产业发展边界的逐渐模糊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制造业服务化是适应产品价值链延伸、产品差异化需求增强、科技迅猛发展以及资源能源约束加剧等发展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产业发展趋势,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产业结构 现代服务业 传统产业 优化升级 融合发展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供应链主导权形成机制研究”(11CGL03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F424;F719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就传统产业的概念表述而言,较多地是指制造业或更广泛的第二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一项重要任务。一直以来人们考虑的比较多的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取代传统产业或者将传统产业的能级提升至高新技术产业的层面,如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德存;;中国发展服务型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0年04期
2 赵小芸;芮明杰;;上海以高新技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模式与路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3 周振华;产业融合与新型工业化道路[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4 孙林岩;高杰;朱春燕;李刚;何哲;;服务型制造:新型的产品模式与制造范式[J];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2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柳钦;;产业融合效应与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措施[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孙永波;王道平;;产业融合及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朱晓青;;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核心产业群探讨[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4 宋文玉;;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的现代产业体系[J];商业研究;2008年12期
5 陈强;;信息化提升传统造船产业[J];船舶工程;2010年S1期
6 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因、演进方式及其效应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路红艳;;基于产业视角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06期
8 范丰臻;;第三产业与服务业的区别[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9 陈家海;;全球性城市的服务业结构与上海的远期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6期
10 郭天珞;;从常州动漫产业看文化服务业的发展[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小平;;迈向现代服务强国的领军人才开发战略[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彩玲;龚新;;河南旅游立省的条件分析与战略选择研究[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3 阮跃东;;河南旅游景区协同营销策略思考[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石秀和;张荣志;;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贡献和拉动作用——基于合肥市的实证研究[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武云亮;刘坤;;现代服务业拉动安徽经济增长研究[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陈强;;信息化提升传统造船产业[A];2011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7 李雪欣;吴维军;;沈阳民生服务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经济管理分册)[C];2014年
8 王先庆;武亮;;城市与行业结构交互效应下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研究——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先庆;武亮;;城市与行业结构交互效应下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研究——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A];第七届珠三角流通业学术峰会暨“珠三角流通业转变发展方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付俊;供需链环境下轿车制造模式与物流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2 曾世宏;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中国服务业结构变迁[D];南京大学;2011年
3 沈剑;我国三网融合上下游产业有效竞争关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张在房;顾客需求驱动的产品服务系统方案设计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李文强;都市圈产业结构演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燕;现代服务业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刘炳春;服务型制造网络协调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石学刚;基于制造业服务化视角的我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刘淑华;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侯守明;面向大批量定制的快速响应设计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巢旭;基于结构方程的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模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邓娜娜;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汉政;我国旅游业知识产权保护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继萍;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许心;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6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衍;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高乐;服务化导向的制造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胡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许志军;发展云南服务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振华;产业融合: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兼析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案例[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2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3 孙林岩,高杰,李刚;业务流程外包的概念化分析[J];管理学报;2004年02期
4 莫兰琼;;上海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消费导刊;2008年09期
5 周斌,李辉娥;上海市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6 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02期
7 王青;冯宗宪;侯晓辉;;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对我国技术创新影响的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6期
8 陈力华;杜建耀;;提高上海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研究[J];企业经济;2007年11期
9 周振华;产业融合拓展化:主导因素及基础条件分析(上)[J];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10 Heiko Gebauer;王春芝;;制造企业服务业务扩展及其认知因素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国;;服务化与相关范畴:基于文献回顾的比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郑琴琴;;制造企业服务化趋势探讨[J];中国质量;2007年04期
3 武静雯;方润生;;产品服务化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未来研究的思路[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解利军;袁盼盼;;制造企业的服务化发展模式[J];标准科学;2010年07期
5 邢玉婷;乔芳丽;;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与对策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苏德金;孔令明;孙东源;;产品服务化和企业服务化的理论探讨[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年09期
7 苏德金;孔令明;孙东源;;关于产品服务化与企业服务化的理论探索[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杨书群;;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动因及模式构建[J];科技和产业;2012年04期
9 吴迪冲;;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J];河北企业;2012年05期
10 赵勇;齐讴歌;曹林;;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过程及其保障因素——基于陕鼓集团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欣;陈菊红;;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的影响因素分析——理论分析框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2 韩越;;装备制造业服务化问题的探索[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王一德;唐荻;;冶金企业服务化转型战略研究[A];2014年全国钢材深加工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刘艳彬;李兴森;林亚庆;;中国制造企业如何成功实施服务化——宁波贝发服务转型案例分析[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5 刘炯天;;《煤炭产业服务化转型研究》报告精要[A];中国煤炭学会2013高层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泳;2012年中国三产化/服务化排行公布[N];甘肃日报;2012年
2 记者 王朝霞 实习生 盛捷;甘肃省服务化水平位居全国第24位[N];甘肃日报;2013年
3 邹吉宏;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学问[N];青岛日报;2014年
4 清水;软件服务化隐藏安全风险[N];计算机世界;2006年
5 志伟;成都软件:“服务化”引领节节高[N];中国电子报;2013年
6 中国三产化、服务化著名学者 贺有利;中国经济“第二季”应以服务化为主[N];兰州日报;2013年
7 记者 谭迎春;服务化带动信息化 “商翼”计划助力中小企业[N];黑龙江日报;2009年
8 记者 吕晟君;甘肃提高2个位次 兰州提高1个位次[N];兰州日报;2012年
9 江苏经济报记者 蔡逸;“苏州制造”率先转型服务化[N];江苏经济报;2014年
10 ;软件服务化创造软件业持续发展空间[N];北京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艳春;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实施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周大鹏;制造业服务化研究——成因、机理与效应[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3 胡春林;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成长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4 石学刚;基于制造业服务化视角的我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小庆;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驱动因素、过程与保障机制[D];西北大学;2013年
2 高乐;服务化导向的制造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斌;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梁碧云;广东省制造业服务化程度与绩效关系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5 付佳;制造企业服务化实施模式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6 鲍志强;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模式及支持技术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4年
7 郭朋飞;不同类型服务化模式对服务型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3年
8 姜川;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哲学思考及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9 杜博;基于价值链的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实现路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黄婷婷;制造业服务化的经济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91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591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