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河南省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情景分析及其健康影响评价

发布时间:2017-08-03 22:15

  本文关键词:河南省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情景分析及其健康影响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电力行业 LEAP模型 情景分析 健康评价 河南省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省能源消费量急剧上升,引起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电力行业所占的比重达到42%以上,成为目前河南省最大的能耗部门。同时电力行业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部门,其发展必不可缺。因此,研究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潜力并评估其对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采用产业关联效应法来筛选河南省主导产业部门,选取了电力行业为研究对象;接着在电力行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情景分析法设定了基准情景、可再生能源替代情景、天然气替代情景和综合情景四种情景,基于LEAP模型的输出结果分析电力行业的减排效果;然后计算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污染物对人群健康产生的影响,并评估其经济损失;最后综合上述分析结果提出符合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河南省主导产业确定为电力行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金属制品业,其中电力行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碳排放最大的部门。第二,河南省电力行业在2010-2030年仍然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在电力行业进行可再生能源替代和节能技术推广能有效减少化石能源的需求量。第三,河南省电力行业排放物具有很大的减排潜力,而且可再生能源利用、天然气替代、节能技术利用是实现其减排的有效措施。与基准情景相比,2030年可再生能源情景、天然气替代情景和综合情景下CO2的减排潜力分别为6.65%、7.85%和15.23%,SO2的减排潜力为6.86%、12.72%和20.33%,NOx的减排潜力分别为6.78%、10.85%和18.36%,PM10的减排潜力分别为6.76%、10.44%和17.91%,PM2.5的减排潜力分别为6.63%、8.23%和15.63%。第四,在污染物健康影响评估方面,SO2和PM2.5是引起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的主要污染物。与基准情景相比,2030年可再生能源替代情景可减少急性死亡人数2049例,降低经济损失18.39亿元;天然气替代情景可避免死亡人数3187例,降低经济损失28.60亿元;综合情景可减少死亡人数5462例,降低经济损失49.01亿元。综合情景能有效地减少由于污染物排放所引发健康损失。第五,为实现河南省电力行业的减排,应从发电能源结构和低碳发电技术等方面制定方案。
【关键词】:电力行业 LEAP模型 情景分析 健康评价 河南省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61;X3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研究思路10-12
  • 1.3 创新点12-13
  • 2 研究进展与方法13-23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13-18
  • 2.1.1 产业关联效应分析13-14
  • 2.1.2 能源—经济—环境模型14-16
  • 2.1.3 LEAP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16-17
  • 2.1.4 污染物排放对健康的影响17-18
  • 2.2 研究方法18-23
  • 2.2.1 河南省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18-19
  • 2.2.2 LEAP模型19-20
  • 2.2.3 节能技术评价法20-21
  • 2.2.4 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评估21-23
  • 3 现状分析23-33
  • 3.1 河南省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23-28
  • 3.1.1 产业部门分类和数据来源23
  • 3.1.2 各产业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23-26
  • 3.1.3 各产业部门碳排放影响分析26-28
  • 3.2 河南省电力行业现状分析28-32
  • 3.2.1 河南省电力行业分析28-31
  • 3.2.2 电力行业政策分析31-32
  • 3.3 本章小结32-33
  • 4 河南省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情景分析及其健康影响评价33-50
  • 4.1 电力行业LEAP模型的建立33-40
  • 4.1.1 模型情景设定33-35
  • 4.1.2 情景参数设定35-40
  • 4.2 结果与讨论40-49
  • 4.2.1 化石能源需求量分析40-41
  • 4.2.2 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量分析41-43
  • 4.2.3 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评估43-49
  • 4.3 本章小结49-50
  • 5 结论与建议50-53
  • 5.1 结论50-51
  • 5.2 建议与展望51-53
  • 5.2.1 建议51
  • 5.2.2 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9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9-60
  • 致谢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燕萍;张志琴;刘旭辉;张晓萍;封宝琴;李海平;;太原市颗粒物空气污染与人群每日死亡率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2 刘瑞翔;姜彩楼;;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产业关联特征分析——基于1997—2007可比价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3 徐大海,李宗恺,彭贤安;关于GB/T13201-91中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气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方法的说明[J];环境科学研究;199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姗姗;河南省电力行业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2 刘丽婷;CGE模型对中国劳动就业政策模拟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16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616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4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