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辽河油田GC采油厂安全管理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04:09

  本文关键词:辽河油田GC采油厂安全管理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危险因素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HSE管理体系


【摘要】:石油化工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占据了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当前我国石化行业正处迅速发展期,最近这几年,我们国家石油企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常会有发生,这说明石化行业管理还不完善,风险未得到有效控制。本文以辽河油田GC采油厂为例,从人、机、环境的角度对其在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整个采油厂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进行评价。在指标确定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将整个采油厂分为人、管理、设备、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在模糊综合评价中加入熵权法对结果进行验证。并根据评价结果,从技术、组织和管理方面提出GC采油厂具体改进意见。为使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实现管理的超前预见性,提出构建采油厂HSE管理体系,并确定了体系构成、运行模式和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关键词】:危险因素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HSE管理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22;TE38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5
  • 1.1 国内外石油化工安全现状10-11
  • 1.1.1 国外石化安全生产现状概述10
  • 1.1.2 我国石化企业安全生产概述10-11
  • 1.2 国内外安全评价研究现状11-12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12-15
  • 1.3.1 研究内容12-14
  • 1.3.2 技术路线14-15
  • 2 GC采油厂的危险源辨识15-19
  • 2.1 GC采油厂情况概述15
  • 2.2 人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5-16
  • 2.3 机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6
  • 2.4 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6-19
  • 3 石油生产中安全评价方法研究19-23
  • 3.1 安全评价的概述19
  • 3.1.1 安全评价的一般概念19
  • 3.1.2 安全评价对传统的安全管理的作用19
  • 3.2 安全评价的目的、内容与程序19-20
  • 3.2.1 安全性评价的目的19-20
  • 3.2.2 安全评价的内容20
  • 3.2.3 安全评价的程序20
  • 3.3 安全评价的分类20-22
  • 3.4 安全性评价法则22-23
  • 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23-49
  • 4.1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况23-29
  • 4.1.1 模糊综合评价法简介23
  • 4.1.2 模糊综合评判的要素23-24
  • 4.1.3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24-25
  • 4.1.4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25-26
  • 4.1.5 权重的计算方法26-29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采油厂安全生产的模糊综合评价29-49
  • 4.2.1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29-30
  • 4.2.2 评价指标的选取30-33
  • 4.2.3 评语集的确定33-34
  • 4.2.4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34-37
  • 4.2.5 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37-46
  • 4.2.6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46-49
  • 5 应用熵权法对评价结论的分析与验证49-55
  • 5.1 熵权法的概况49
  • 5.2 熵权法进行模糊综合评价49-52
  • 5.3 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52-55
  • 6 辽河油田GC采油厂安全管理改进措施研究55-61
  • 6.1 技术措施55-56
  • 6.2 组织措施56-57
  • 6.2.1 安全教育措施56-57
  • 6.2.2 安全文化建设57
  • 6.3 安全管理措施57-61
  • 6.3.1 安全管理机构建设57-58
  • 6.3.2 生产的安全管理模式构建58
  • 6.3.3 安全管理具体措施58-59
  • 6.3.4 安全评价措施59-60
  • 6.3.5 实施安全标准化制度60-61
  • 7 HSE管理体系61-65
  • 7.1 HSE的基本内容、特点和意义61
  • 7.1.1 HSE的基本内容61
  • 7.1.2 HSE管理体系的特点61
  • 7.1.3 实行HSE管理体系的意义61
  • 7.2 HSE管理体系标准61-62
  • 7.3 采油厂HSE体系的建立62-63
  • 7.3.1 HSE管理系统确立62-63
  • 7.3.2 HSE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的确定63
  • 7.4 HSE管理体系的运行原则63-65
  • 7.4.1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持续改进63-64
  • 7.4.2 加强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管理工作64-65
  • 结论65-66
  • 参考文献66-68
  • 作者简历68-70
  • 学术论文数据集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辉;戴世山;丁以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火电厂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湖南有色金属;2010年05期

2 姜怀;织机选型中的综合评价法[J];纺织学报;1985年12期

3 钱兴福;王健民;;一种制订工业污染源控制规划的方法——加权综合评价法[J];化工环保;1985年03期

4 赵家振;;灰色关联度的安全综合评价法[J];工业安全与防尘;1991年03期

5 邹坦;吴伟程;;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1期

6 侯迎;;综合评价法在冶金设备招标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04期

7 胡明志,任荔;大气污染的模糊聚类与模糊综合析价[J];环境科学丛刊;1987年02期

8 黄佩铭;深冷文献消息(国外部分)[J];深冷技术;1988年03期

9 曾繁伟;煤炭企业管理水平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J];河北煤炭;2000年02期

10 孙小涵;孙林;;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业务流程再造绩效评价[J];江苏商论;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严海军;;稽查人员设置比率综合评价法之探讨[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韩宣伟;蒋文军;;综合评价法——税基批量评估技术的创新与实践[A];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樊晔;刘寒梅;李晓奇;;对公司评价招聘毕业生问题的研究[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蒋晶晶;陈廷斌;王晓煜;牟向伟;;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配送中心规划方案优选中的应用[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魏彩乔;刘佳;李永贞;;粗糙综合评价法及在绿色度评价中的应用[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晓梅;赵建平;;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埋地压力管道失效可能性分析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精选集[C];2005年

7 唐克;崔卫兵;王征武;朱建生;;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目标排序中的应用[A];决策科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李振东;张启义;;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军用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红兵;秦俊;胡永红;董丽;;基于尺度指数的城市住区绿化环境评价初探[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川璐 湖南省衡阳市审计局;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绩效审计中的运用[N];中国审计报;2010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务部关于印发《机电产品国际招标综合评价法实施规范(试行)》的通知[N];国际商报;2008年

3 雁晨;商务部规范机电产品国际招标评标办法[N];中国建设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恩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2 范佳;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阿米卡星生产过程的安全评价[D];重庆科技学院;2016年

3 魏威;安全系统工程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D];山东理工大学;2014年

4 王泽颖;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微课评价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5 马洪斌;贵州省茶产业链组织模式评价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6 杨丰O;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南京市商业综合体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

7 高会凯;基于综合评价法的评标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天津大学;2014年

8 彭子涵;化工园区脆弱性分析与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9 李莎莎;辽河油田GC采油厂安全管理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10 阿曼古丽;基于动态综合评价法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32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632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8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