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械厂增压器装配线绩效评价及改善
本文关键词:某机械厂增压器装配线绩效评价及改善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飞跃,市场需求的变更,国内外企业的竞争日趋剧烈,企业的竞争焦点主要体现在成本、质量、交货期、服务等方面。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引入工业工程等先进理论和方法,对生产流水线进行评估与改善,实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的成本,获取较高的利润,确保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对装配线进行评估与改进,可以在很少投资或不投资的情况下,有效的提高生产线产量,减少工时浪费,降低产品人工成本,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因此受到企业的广泛重视。本研究就是针对某厂涡轮增压器装配生产线建立一个评估方法,并根据评估效果对生产线进行改善,研究内容和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相对重要度理论,以专家、熟练操作工人问卷调查为依据,确定了装配线评估因子;(2)建立了装配线绩效评估模型;(3)得到了各评估因子的权重;(4)建立了各评估因子的量纲函数,且用实验得到了函数中参数值;(5)针对装配线平衡因子,提出了平衡改进措施,且分析了改进前和改进后装配线的效果;(6)以现场观察、访谈为基础,利用AVS Video Editor软件独特的分析功能,获得了每个工位动作改进措施;(7)从定性的角度提出了缓解疲劳度的方法;(8)提出了装配线操作环境改善方法。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对流水线改善进行了研究,分别得到了10个工位的动作体系改善方案,获得了提高各工位平衡的具体措施、建立了减少操作员疲劳度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装配线 评估模型 量纲函数 改进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4;F27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3 研究目标14
- 1.4 研究内容14-15
- 1.5 研究方法15-16
- 第2章 涡轮增压器装配线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16-24
- 2.1 指标体系的功能16
- 2.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16-18
- 2.3 涡轮增压器装配线指标体系的建立18-24
- 第3章 涡轮增压器装配线效果评价方法24-34
- 3.1 涡轮增压器装配线指标体系效果评估的模糊综合方法24
- 3.2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指标权重的确定24-27
- 3.3 评估指标数据的量纲统一处理27-34
- 第4章 涡轮增压器装配线评估因子权重值的获取及评价结果34-42
- 4.1 权重的确定34-38
- 4.2 涡轮增压器装配线评估38-42
- 第5章 涡轮增压器装配线改进分析42-54
- 5.1 装配线平衡性优化分析42-44
- 5.2 动作标准评估因子优化44-52
- 5.3 疲劳度评估因子改善意见52-53
- 5.4 操作环境评估因子改进意见53-54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4-56
- 6.1 结论54
- 6.2 展望54-56
- 参考文献56-62
- 附录62-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叶;苏平;;混合装配线平衡问题的建模与分析[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年05期
2 查靓;徐学军;余建军;宋莉波;;运用改进蚁群算法求解直线型和U型装配线平衡问题[J];工业工程;2010年06期
3 肖中华;邓明星;唐秋华;;遗传算法在装配线平衡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年02期
4 贾大龙,王红蕾;随机装配线平衡的仿真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1994年04期
5 罗卓;伍乃骐;;装配线平衡系统研究与开发[J];工业工程;2007年01期
6 陈先梁;张于贤;马昌谱;;基于模糊目标规划的混合型装配线平衡[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4期
7 唐秋华;徐超;;混合装配线过程平衡研究与仿真[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张赋杰;阚树林;杨斐;;随机混合装配线的启发式平衡设计方法[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年01期
9 郭胜会;吴坤;;双边多工位装配线第二类平衡问题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年10期
10 刘光富;马婷婷;;基于eM-plant的水洗机装配线平衡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海宝;曾桂银;张四华;陈雪菱;张锐;;基于位置权执法的装配线平衡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蔡晓龙;张新敏;;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装配线平衡研究[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经济管理分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尔飞;双边装配线平衡技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郑巧仙;求解装配线平衡问题的蚁群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苑明海;可重构装配线建模、平衡及调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李斌;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配置及装配线优化调度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曾洪鑫;基于状态树与时间处理的机械产品流水装配生产计划与调度[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液压转向器厂装配线生产系统优化设计研究[D];沈阳大学;2015年
2 何佳;搅拌主机连续流装配线建设方法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3 易建洋;空间受限的混合装配线平衡与物料配送协同优化[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4 王风岗;基于Witness的混合流水线的平衡与仿真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6年
5 秦赵辉;基于Plant Simulation的道路机械装配线的合并与平衡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杜泽;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阀门柔性装配线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汪圆;飞机脉动装配线平衡方法与人员调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陈凤;基于eM-Plant某企业发动机装配线平衡改善[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9 樊然;混流U型装配线平衡的优化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10 史少华;奔驰GLK车型内饰装配线生产效率提升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75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67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