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资源配置与生产率提升——基于微观数据的验证
本文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资源配置与生产率提升——基于微观数据的验证
【摘要】:借助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采用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离散程度衡量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借助"差异中的差异"的估计方法,检验FDI流入对企业间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FDI通过缓解企业在外源融资上受资本市场不完善的影响,能显著改善资本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使得企业生产率趋于集中,从而在行业总体上有益于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结果在关键指标衡量方式和样本选择范围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均保持稳健。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FDI 资本市场 生产率离散 资源错配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12BJL04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汇率升值对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NKZXB1416)
【分类号】:F832.6;F425;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优惠的引资政策帮助中国成长为世界上吸收FDI较多的国家之一,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近些年来,国民收入的提高使得中国曾经面临的资金稀缺状况得到较大缓解,特别是居民高储蓄的习惯和巨额的贸易顺差,使得中国目前反而成为对外投资的大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稻葵;梅松;;中国经济为何偏好FDI?[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1期
2 张宇;;制度约束、外资依赖与FDI的技术溢出[J];管理世界;2009年09期
3 孙浦阳;蒋为;张煈;;产品替代性与生产率分布——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J];经济研究;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飞跃;王轩;;地方官员一定偏好FDI吗?——来自我国283个市级地区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1年08期
2 赖俊平;;市场竞争程度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分布变化[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3 梅松;李稻葵;;中国经济的FDI偏好——克服双重道德风险的创新机制[J];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02期
4 蒋飞龙;李世英;;制度因素对外资依赖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29个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陈健;;晋升锦标赛的历史作用与现实局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6 霍杰;;服务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2年08期
7 李静;彭飞;毛德凤;;资源错配与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财贸研究;2012年05期
8 柏培文;;中国劳动要素配置扭曲程度的测量[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10期
9 余静文;李小龙;;短期融资券与企业储蓄——融资约束诱发预防性储蓄的视角[J];财经研究;2012年12期
10 赵瑞霞;胡黎明;;产业转移制度变迁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中部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少安;陈斌开;刘姿彤;;“租税替代”、财政收入与政府的房地产政策[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宋洁尘;叶素云;叶振宇;;提高我国全要素生产率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3 张海洋;;中国省际工业全要素R&D效率和影响因素:1999—2007[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3期[C];2010年
4 张宇;;空间经济视角下的外资依赖与中国经济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5 何骏;;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研究[A];转型·创新·改革——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12年
6 郑筱婷;蒋奕;;引入FDI提高了供水企业的绩效吗?[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岩;张斌;翟瑞瑞;李毅;;国有企业所有权、债务与创新:整合委托代理与所有者冲突视角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8 任声策;;创新和出口的互动关系: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敏杰;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孙玮;FDI质量特征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官永彬;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程培X=;FDI对国内投资挤出(入)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刘澈元;两岸经济一体化取向下台湾与大陆西部经济合作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唐家龙;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1952-2007)[D];南开大学;2009年
7 吴军;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赖永剑;出口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9 李海蓉;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作用变动分析[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10 王冬;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主要政策实施与产业整合的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D];南开大学;2011年
2 高文阳;中国对外负债水平与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江;FDI对我国省区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曾绿燕;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龚玲燕;印度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9年
6 向晓丹;四个直辖市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庄青松;FDI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8 陈捷;中国经济增长对FDI流入影响的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9 付强;FDI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的特征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文清;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明月;聂辉华;;中国工业企业规模分布的特征事实:齐夫定律的视角[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2 王志鹏,李子奈;外资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4期
3 林毅夫;苏剑;;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管理世界;2007年11期
4 方军雄;;所有制、市场化进程与资本配置效率[J];管理世界;2007年11期
5 亓朋;许和连;艾洪山;;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4期
6 沈坤荣;孙文杰;;市场竞争、技术溢出与内资企业R&D效率——基于行业层面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7 聂辉华;方明月;李涛;;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以东北地区为例[J];管理世界;2009年05期
8 张杰;李勇;刘志彪;;出口促进中国企业生产率提高吗?——来自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1999~2003[J];管理世界;2009年12期
9 张光南;李小瑛;陈广汉;;中国基础设施的就业、产出和投资效应——基于1998~2006年省际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04期
10 余明桂;潘红波;;金融发展、商业信用与产品市场竞争[J];管理世界;2010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连发;;上市公司多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02期
2 狄煌;;提高生产率是促进小企业工资增长的关键[J];中国劳动;2013年11期
3 肖光恩;刘秋慧;;湖北省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其分析?——基于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J];长江论坛;2009年05期
4 霍杰;;服务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2年08期
5 王业斌;陈鹏;;广西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78-2010[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朱眉媚;;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J];商;2013年15期
7 魏新颖;;河南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J];北方经济;2013年12期
8 石慧;孟令杰;;中国省际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距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王业平;;我国电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12期
10 王敏;赵彦云;;全要素生产率的Levinsohn-Petrin半参方法的测算和比较研究:1999-2006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J];统计教育;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觅;余淼杰;;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2 孟令杰;顾焕章;;中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构成分析[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施晓丽;石爱虎;;福建省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演变及分解[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星星;;中国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测度及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5 刘振娥;单传宝;;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成因分析——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李晓萍;;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地区生产率差距: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7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8 韩中;;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性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9 石海平;;石景山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10 ;第二十九章 全要素生产率的非参数测度与分解[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 实习生 赵方宇;绿色GDP时代,请精算“碳生产率”[N];文汇报;2009年
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嵇尚洲;立足于提高生产率水平推进城镇化[N];人民日报;2014年
3 ;中国竞争力提升之本[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张斐斐 任茜;中国的风险来自于资产价格上涨[N];经济观察报;2010年
5 许剑毅 刘耀东 江源;多轮驱动的中国劳动生产率[N];中国财经报;2006年
6 特约记者 乙纯;劳动生产率下滑意味什么?[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苹;基于溢出源视角的R&D溢出对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石慧;中国省际间农业生产率差异及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薇;服务生产率视角下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熊瑞祥;干中学与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D];湘潭大学;2012年
3 张进;我国施工劳动生产率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一力;生产率冲击对中国经常项目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5 雒颖娜;东、中、西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李杰强;生产率悖论在中国的存在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白媛;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石化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机制分析[D];南京大学;2012年
8 段红玲;我国区域间知识溢出的度量及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9 孙乐;进入者对在位者创新和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10 刘元;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53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75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