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我国油气能源消费特征及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20:13

  本文关键词:我国油气能源消费特征及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能源消费 石油 天然气 国民经济增长率 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要】:自1957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整体来说具有较快的增长趋势,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直保持了快速的增长,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二位。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能源消费需求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了1957年以来我国总能源和石油、天然气能源的消费特征,阐明了总能源、石油和天然气消费的时间变化趋势、消费构成与结构、对外依存度以及石油和天然气进口等问题,探讨了国民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这对于把握我国能源消费变化趋势,调整未来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消费结构,制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甘肃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能源消费 石油 天然气 国民经济增长率 经济可持续发展
【基金】:甘肃政法学院青年项目(编号:GZF2011XQNLW12)资助
【分类号】:F426.22
【正文快照】: 0引言能源消费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有力的能源保障。因此,开展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消费状况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16]。中国人口达13.6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对能源消费产生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少飞;冯华;;中国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结构的关系[J];财经科学;2006年12期

2 丁建勋;;最优能源强度与我国经济增长[J];财经科学;2007年04期

3 陈峗;;我国能源消费特征研究[J];能源技术经济;2012年01期

4 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范英,张九天;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年12期

5 吴巧生,成金华,王华;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变动——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6 殷建平;黄辉;;我国天然气供求分析和未来消费政策选择[J];改革与战略;2010年04期

7 孙翠芝;;2015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38亿t[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1年02期

8 刘星;;能源对中国经济增长制约作用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年04期

9 杨惠贤;郑惺;;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综述与展望[J];商业时代;2012年01期

10 史斗,郑军卫;我国石油安全与天然气开发利用问题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nalysi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Energy Footprint in China Based on STIRPAT Model[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5期

2 肖冬荣;江莹;赵靖;;上海市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

3 马丽;张前进;;宁夏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4 李琦;韩亚芬;陈建永;;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能源足迹的区域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5 姚丽芬;刘爱英;龙如银;李庆辰;;河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及能源战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6 董智;王世进;;江苏省碳排放量特征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7 李致平;崔立志;;马鞍山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高山;靳宇恒;;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4期

9 余妙志;尹冰;;浙江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10期

10 吕连宏;罗宏;张征;;中国“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性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军;涂俊;;发展低碳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天津市经济增长与产业能源消费实证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张驰;顾成友;;重庆市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实证分析[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4 任重远;;低碳之路下的天然气安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文启湘;赵杰;;陕西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文启湘;赵杰;;陕西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赵晶;李铭禄;陈安;;我国工业能源生产率变动影响分析[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袁潮清;刘思峰;;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关系研究[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谭志豪;方炜;;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毕军贤;;中部县域城镇化与工业化、能源消耗量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国际油价波动冲击的缓冲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田徵;辽宁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伯松;中国风电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卜小平;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途径与前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吴明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万宇艳;我国工业结构低碳化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薪淳;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喻毅;湖南省电力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孟宪华;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宋兴达;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能源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梁根琴;中国能源消费对工业品出厂价冲击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邹博;江苏省能源消耗、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黄娑;江苏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徐键辉;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及其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莉莉;化学工业节能减排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笑迪;信息技术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少飞;冯华;;中国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结构的关系[J];财经科学;2006年12期

2 徐永昌,沈平;中原,华北油气区《煤型气》地化特征初探[J];沉积学报;1985年02期

3 赵文智;王兆云;汪泽成;王红军;张水昌;王云鹏;赵长毅;苗继军;;高效气源灶及其对形成高效气藏的作用[J];沉积学报;2005年04期

4 成金华;;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矿产资源消耗现状与反思[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张树伟;;对各国低碳发展目标提议的解析与评论[J];电力技术经济;2009年06期

6 郭磊;马莉;;英国低碳能源战略白皮书及对我国的启示[J];电力技术经济;2009年06期

7 唐西胜;闫斌;黄忠;裴玮;齐智平;;电网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J];电力技术经济;2009年06期

8 张树伟;;能源经济环境模型研究现状与趋势评述[J];能源技术经济;2010年02期

9 陈武;李云峰;;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能源技术经济;2010年05期

10 康重庆;周天睿;陈启鑫;;电力企业在低碳经济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能源技术经济;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大伟 周德群;[N];人民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数据[J];印刷工业;2012年09期

2 慕瑞峰;2010年我国石化产品需求展望[J];石油化工设备;2000年06期

3 黎皖椿;;中国汽车:你该潇洒你该乐——试谈近年来市场低迷对中国汽车行业的正面影响[J];轻型汽车技术;1997年02期

4 钟学儒;863计划能源领域聚变-裂变混合堆专题十五年进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1年01期

5 吕然;王洵;;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08年02期

6 魏际刚;;健康产业的战略意义[J];新经济导刊;2012年04期

7 ;江西篇[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9年18期

8 高辉清;;一季度工业景气继续探底[J];中国经济信息;2002年07期

9 陆闻言 ,夏杰生;国家冶金局定目标抓重点——为确保国民经济增长百分之八[J];天津冶金;1998年02期

10 张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及对策建议[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我市工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主心骨”[N];宜春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韩金池;2005年国民经济增长第二产业领先[N];中国工业报;2006年

3 哈尔滨人大常委会 刘金祥;辩证考量当前新能源产业重复建设[N];中国能源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王娅莉;无限风光在“数谷”[N];中国质量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雁争;消化库存导致工业增加值创14年新低[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明贵栋;我国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增11.6%[N];中国工业报;2004年

7 张照川邋陈学桦 闫玉琢 胡清水;河南软件产业年均增速超50%[N];中国税务报;2008年

8 本报通讯员 李胜跃;首府工业换新颜[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9 记者林枫;制造业仍是国民经济增长的源泉[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本文编号:755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755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5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