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电解铝企业竞争力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电解铝企业竞争力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解铝企业 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摘要】: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隶属度并组成评价矩阵,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选取五家电解铝上市公司为样本,依据电解铝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首先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五家电解铝上市公司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最终分析得出各公司的竞争优劣势。
【作者单位】: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电解铝企业 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基金】: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软科学研究项目资助(编号:CPI[2012]14-2-206) 2014年北方工业大学大学生科技活动项目“电解铝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分类号】:F271;F426.32
【正文快照】: 2014年北方工业大学大学生科技活动项目“电解铝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基于现有的独特知识技术所积累起来的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甚至是优于其他企业的一种能力。为了能够有效地识别电解铝企业的竞争优势,有针对性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整体的竞争力,所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向飞,董雪静;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模糊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5年06期
2 张铁山;古超;齐园;万瑶;;基于价值工程的电解铝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轻金属;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薄湘平;易银飞;;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7年12期
2 何卫萍;;关于加快发展福建物流金融业务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2期
3 颜醒华;俞舒君;;会展城市竞争力模糊层次关系评价[J];城市问题;2007年03期
4 张大明;李佛赏;;竞争战略与供应链战略匹配问题的研究[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7期
5 郑斌;刘凤国;;重视熵权的供应商选择DEA/TOPSIS联合方法[J];工业工程;2011年06期
6 丁玲;;对供应链突发事件防御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6年05期
7 范莉莉;高喜超;叶常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J];管理学报;2011年12期
8 霍晓萍;;供应链视角下零售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23期
9 霍晓萍;;基于SCM的零售企业发展对策分析[J];广西轻工业;2009年12期
10 刘圣春;龚本刚;;基于供应商关系的供应链企业采购策略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庆玉;;供应链冲突及其管理[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燕;我国中部地区国际物流运作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郝冀;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杨春旭;医院核心竞争力分析与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夏伟怀;铁路物流资源整合优化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王毅;面向用户的整车制造二维供应链及其信息集成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谭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度量及评价[D];重庆大学;2010年
7 唐剑;制度变迁视阈下的国有企业竞争力演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付忠璋;汽车制造业大批量定制的实施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杨华峰;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10 李德刚;设备预知维护的体系理论及支撑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友俊,李桂范,康喜兰,徐庆文;企业竞争力的模糊评价[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金碚;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10期
3 张建臣;;基于五力模型的电解铝竞争环境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5期
4 许正良,王利政;企业竞争优势本源的探析———核心竞争力的再认识[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5 马飞,王利政;基于内在结构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1期
6 谢雁丽,李尚明,毕诗文,杨毅宏,王志;强化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的研究[J];轻金属;2000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升,董祈祥,何建丽,张蓬勃,任建军,杨瑞芝,潘丽红,任文生;浅议电解铝企业的生存与发展[J];有色矿冶;2003年06期
2 刘德飞;中国电解铝企业计划联合进行进口氧化铝谈判[J];中国金属通报;2005年44期
3 潘斌;新政催生电解铝整合良机中铝发力新一轮并购[J];有色金属工业;2005年11期
4 潘斌;;新政催生电解铝整合良机 中铝发力新一轮并购[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5年12期
5 刘德飞;;部分电解铝企业开始减产[J];中国金属通报;2006年01期
6 逄天智;;我国电解铝企业节能现状及解决办法思考[J];中国金属通报;2006年47期
7 王勇;李姗姗;;河南电解铝企业复产 产能消化堪忧[J];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19期
8 谭向国;;破题国有电解铝企业发展[J];中国金属通报;2012年03期
9 姚鹏;万红艳;;我国电解铝能源效率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9期
10 李子彬;;深陷过剩泥潭 电解铝亏损困局难逆转[J];资源再生;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志博;孙刚;;试论电解铝企业的经济运行[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李积良;;浅谈进一步加强电解铝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A];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晋宏;张国军;;电解铝关键指标对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吴醒非;李文珍;王燕;郭大勇;;电解铝生产企业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吴醒非;李文珍;王燕;郭大勇;;电解铝生产企业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唐贵彬;陈善永;;浅析如何抓好电解铝企业的现场安全管理[A];2014年十一省(市)金属(冶金)学会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7 王金融;高云龙;孙志宏;;铝电解企业单位产品能耗标准化管理模式探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8 张宽展;赵公元;;如何进一步降低电解铝用阳极组的成本费[A];首届全国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培勋;郝维昌;徐金城;王天民;;电解铝工艺改造的LCA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刘立斌;;河南有色金属工业的现状及展望[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磊;首批超标排放电解铝企业被公布[N];中国电力报;2004年
2 余凯;电解铝全行业亏损并非夸张[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3 余凯;铝业新政策出台电解铝板块影响几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4 商文 徐虞利;电解铝投资反弹 九部委下令清理[N];中国电力报;2006年
5 雍育慧;九部委联合抑制电解铝建设反弹[N];中国企业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商文 徐虞利;电解铝投资反弹 九部委下“必杀令”[N];上海证券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徐虞利;电解铝:出口激增 慎防投资反弹[N];上海证券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徐虞利;电解铝盈利向好[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海金;电解铝出口激增慎防投资反弹[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刘征;遭遇电煤瞬时紧张 电解铝产业面临考验[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勇;电解铝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2 李江;套期保值在电解铝企业中的运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唐正忠;电解铝企业防范财务风险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古超;电解铝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5 张文虎;电解铝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以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63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763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