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山东省能源消费分析及其优化策略

发布时间:2017-09-02 05:23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能源消费分析及其优化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能源消费 变化趋势 结构特征 碳排放 优化策略


【摘要】:基于1980-2012年山东省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的研究发现,山东省能源消费具有持续增长的演进特征和显著的结构特征。1980-2012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增加了7.18倍,年均增长率21.77%;2000-2012年,终端能源消费量增加了2.46倍,年均增长率18.95%。从能源消费品种看,山东省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的"高碳"和"非均衡"刚性特征。1998-2012年,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都在75%-81%之间;2000-2012年,煤品消费量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都在48%以上。从能源消费部门看,具有显著的工业集中和行业集中特征,2005-2012年,工业能源消费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都在77%以上。在工业内部,2012年,十大高能耗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的59.92%,占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高达82.12%。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费增长迅速,成为第二大能源消费部门。生活用能呈现快速的稳步增长态势,2000-2012年,生活用能量增加了2.58倍,年均增长率达19.83%;并且,居民生活用能结构由原来的"煤炭为主、电力补充"的消费格局转变到了目前的"电力为主、煤炭补充"的消费格局,生活用能结构的清洁化程度不断增强。能源消费结构的形成对山东省的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效应显著。1998-2012年,山东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增长了3.33倍,年均增长率高达22.19%,大于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和GDP年均增长率。山东省能源消费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能源禀赋约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滞后。为此,要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以促进能源消费体系转型;推动能源供给革命,以形成市场主导、多能互补、供需互动、内外合作的现代能源供给体系;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运用多种市场和经济手段,增强企业自主节能减排、社会公众低碳消费的内生动力。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
【关键词】能源消费 变化趋势 结构特征 碳排放 优化策略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低碳背景下山东省能源的发展方向选择及决策研究”(编号:10CJGJ74)
【分类号】:F426.2
【正文快照】: 在山东省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进程中,能源的地位举足轻重。化石能源的利用促进了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进步;同时,化石能源利用过程中由污染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由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当前,山东省经济社会正处于深化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侠;马学强;张则振;苏道年;;山东省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J];东岳论丛;2009年05期

2 孙秀梅;周敏;綦振法;;山东省碳排放演进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3 吴国华;;化石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以济南市为例[J];理论学刊;2012年03期

4 牛桂敏;;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探析[J];理论学刊;2014年05期

5 辜胜阻;郑超;方浪;;城镇化与工业化高速发展条件下的大气污染治理[J];理论学刊;2014年06期

6 何建坤,刘滨;作为温室气体排放衡量指标的碳排放强度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7 李华;张士强;;山东省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战略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8 王长建;张利;王强;乔莹;;1990—2009年山东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动态演进分析[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04期

9 王同孝;赵联振;王伟;;山东省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7期

10 杜祥琬;;能源革命: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淑娟;;广东省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及减排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2 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5期

3 段显明;童正卫;;浙江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析方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魏娜娜;于萍;;平板玻璃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探讨[J];玻璃;2011年01期

5 周叶;何慧;陈俊君;;排放影响因子与碳足迹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6 姜肖青;徐佩玉;;关于推进山东省新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赵成柏;毛春梅;;基于ARIMA和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我国碳排放强度预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8 刘燕华;葛全胜;何凡能;程邦波;;应对国际CO_2减排压力的途径及我国减排潜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7期

9 张晓平;;中国对外贸易产生的CO_2排放区位转移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02期

10 杜雪明;王高尚;陈其慎;徐铭辰;;论购买力平价在资源经济研究中的应用[J];地球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静;高良敏;;淮南市碳排放定量核算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周杨;许振成;简韬;王俊能;;城市能源活动碳足迹初探——以广州市为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吴国华;张春玲;;基于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吴国华;侯进生;;碳排放变化效应分解及其对策——基于山东省数据:1995-2010[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婧;;我国治理空气污染和碳排放的市场机制探索[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6 王平;刘致秀;朱帮助;;能源结构优化对广东省碳强度目标实现的贡献评估[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7 陈春桥;杜启云;胡小强;钟振远;欧阳洁;;北京市产业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结构分析[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6生态城市与绿色经济[C];2014年

8 刘运国;刘梦宁;;雾霾影响了重污染企业的盈余管理吗?——基于政治成本假说的考察[A];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年君;肖家河水电站CDM开发与创建国家碳交易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田徵;辽宁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婧;基于强度减排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白卫国;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自选择博弈研究及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温和;黑龙江省村域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及低碳农业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王群伟;全要素视角下的能源利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测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肖志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曲建升;中国欠发达地区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对策分析[D];兰州大学;2008年

9 杨国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波动及减碳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赵敏;上海碳源碳汇结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燕平;辽宁省能源消耗及CO_2排放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巢惟忐;低碳经济背景下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廖荣靖;新疆能源消费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D];新疆大学;2011年

4 付慧;内蒙古自治区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孙宇飞;城市碳排放清单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6 孙乾;低碳经济视角下京津冀产业分工合作探讨[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7 朱彦梅;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及国际比较[D];山东大学;2011年

8 陈建华;重庆市碳排放特征分析与减排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甲庆;中国碳排放与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余建清;广东省化石燃料碳排放的地域差异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帅通;袁雯;;上海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0期

2 蔡国田;张雷;;中国能源安全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3 朱永彬;王铮;庞丽;王丽娟;邹秀萍;;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J];地理学报;2009年08期

4 刘卫东;张雷;王礼茂;赵建安;马丽;唐志鹏;高菠阳;余金艳;;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2010年05期

5 郭义强;郑景云;葛全胜;;一次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J];地理研究;2010年06期

6 查冬兰;周德群;;地区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性——基于Kaya因素分解[J];系统工程;2007年11期

7 秦万德;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管理世界;1990年03期

8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9 苏明;傅志华;许文;王志刚;李欣;梁强;;我国开征碳税的效果预测和影响评价[J];环境经济;2009年09期

10 赵敏;张卫国;俞立中;;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博福,邓红兵,严岩,赵景柱;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J];环境科学;2005年03期

2 徐薇;;我国能源消费变动趋势及对策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3 刘文;赵小萍;王春清;郝黎明;尹军;韦新东;;吉林省生活用能源消费的预测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李桂华;朱晶;;浅析能源消费与环境影响[J];可再生能源;2006年03期

5 倪震;;对合理把握地区能源消费总量的几点浅见[J];浙江统计;2006年07期

6 张媛媛;;能源消费总量高速增长[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7年11期

7 秦雁霞;;我国能源消费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3期

8 房维中;;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力度应当加大[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8年01期

9 胡珊;;能源消费总量“被第一”的背后[J];经济;2010年09期

10 牟雪江;闫江;;能源消费转向再转向[J];中国石油企业;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启湘;赵杰;;陕西能源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研究[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王梅;潘红波;刘明;朱宇环;;辽宁省能源消费与环境负荷分析及对策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3 齐敏;徐天祥;;山东省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4 郑博福;赵景柱;邓红兵;严岩;罗琦珊;董仁才;;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厉无畏;梁朝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上海市1978—2004年数据的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6 巩在武;赵s,

本文编号:776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776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f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