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演进的量化测度
本文关键词: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演进的量化测度
【摘要】:对于目前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普遍看法是二者存在着偏差,即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文章通过研究世界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一般模式以及对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演进的量化测度,为未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工业化 城市化 协调发展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075)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对象项目(2010GGJS-139)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142400410132)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GH-288)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应用对策研究“三重”专项课题(2014-DC-069) 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型团队资助计划
【分类号】:F424;F299.2
【正文快照】: 0引言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西方国家,随之而来的工业化进程带动了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发展促使人口聚集,增加了城市的数量,扩大了城市的规模,提高了工业生产和城市的规模经济效应,而这些反过来又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这便是西方发达国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国平;;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5期
2 范剑勇,王立军,沈林洁;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课题组;寻求更有效的财政政策——中国宏观经济分析[J];经济研究;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焕洲;;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制约因素及发展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2 侯小卫;;我国东、中、西及东北4大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3 邓晓兰,田清旺;电子商务征税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1年12期
4 陈昊;;对外贸易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研究评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宋德勇;张文斌;;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潘越;杜小敏;;China's Uneven Labor Flow and Its Effect on Regional Disparities—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non-parameter additive model[J];China Economist;2010年06期
7 马仁锋;刘修通;张新兵;;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模式及其协同机理研究进展[J];创新;2009年09期
8 蒋满元;;要素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探讨[J];财经科学;2007年08期
9 江霈;冷静;;劳动力流动替代资本流动的辨析与展望[J];财经科学;2008年12期
10 李俊岭;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及其现实选择[J];财金贸易;200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映洁;;中国过度城镇化的空间分布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恒;;产业集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移能力、转移模式与绩效评价[A];200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协作联谊会暨“区域经济合作与互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杜云;;我国财政政策的路径演化与效率检验——基于30年改革开放的数据和经验[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朱宽樊;杨永春;陈春宇;;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甘肃省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5 王晗昱;;试析上海郊区小城镇工业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6 谷宇;陈磊;;基于结构VAR模型对中国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动态效应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5卷)[C];2004年
7 尹晓水;易德琴;;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重庆工业镇发展策略研究[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1新型城镇化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佳佳;双转移的影响因素与路径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集聚:企业规模异质性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晗斌;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文武;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6 许德友;对外贸易与产业地理[D];南京大学;2011年
7 谢露露;中国工业行业的工资集聚与互动:观察和解释[D];复旦大学;2011年
8 张云;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丽;基于复杂性的经济市场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刘畅;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婷婷;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虔;淄博高新区的人才集聚驱动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唐成伟;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水平及演进[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静娴;中国省际间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陈宁尧;基于新经济地理论的中部经济一体化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焕;对外贸易、产业集聚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段海红;城乡劳动力市场融合下的非农就业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8 刘艳娇;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城乡福利效应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9 李永奎;太湖流域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1990- )[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凯敏;经济危机下财政救市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2 李青,陶阳;对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关系的纵向考察[J];城市问题;1999年01期
3 张颖,赵民;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对钱纳里研究成果的辨析与延伸[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4期
4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J];地理研究;2003年03期
5 孔凡文;许世卫;;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分析与判断[J];调研世界;2006年07期
6 文余源;中国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及其变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5期
7 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8 袁志刚,范剑勇;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9 范剑勇,杨丙见;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2年08期
10 刘卫东,陆大道;我国城镇化及小城镇发展态势分析[J];今日国土;2005年Z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 静;刘少奇新中国工业化思想中的群众观点[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2 姜爱林;近年来中国工业化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林江;论中国工业化之特殊性[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潘丽萍;论毛泽东的中国工业化思想[J];呼兰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5 姜爱林;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变迁[J];南都学坛;2002年03期
6 姜爱林;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阶段[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姜爱林;中国工业化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前进;2002年05期
8 姜爱林;中国工业化三题[J];市场经济研究;2002年05期
9 姜爱林;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变迁[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10 姜爱林;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变迁[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德勇;;中国工业化五十年回顾与反思[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2 何维达;宋胜洲;;中国工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3 董志凯;;党领导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基本经验[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上)[C];2011年
4 陈国清;徐琳;;简论中国共产党20世纪50年代关于中国工业化的若干思想[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5 李学通;;翁文灏中国工业化思想初探[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6 朱佳木;;陈云与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A];陈云和他的事业——陈云生平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1995年
7 谭乃彰;;论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战略思想[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意恒;刘一力;;新中国工业化的奠基——毛泽东与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9 江艺东;;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演变及空间特征研究——基于典型相关模型的计量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刘方健;;中国经济60年的回顾与展望[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谢作诗 张原浩;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之路必须转型[N];证券时报;2013年
2 龙昊;中国工业化走到了哪一步㑇[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3 记者 方烨;中国工业化步入更需耐心的时代[N];经济参考报;2012年
4 南方周末评论员 李铁;警惕中国工业化“未熟先衰”[N];南方周末;2012年
5 本报记者 吴红梅 整理;信息化:为中国工业化装上智慧“大脑”[N];新华日报;2008年
6 工经所 赵英;中国工业化:从一穷二白走向辉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董志凯 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 研究员;董志凯:中国工业化60年的道路与建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霍冉冉;中国工业化与工业竞争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陈淮;中国工业化资源告急[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疆城;中国工业化中的竞争力问题[N];中国经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玉玲;论中国工业化的主体和主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周维富;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佳燕;1949-2009年中国工业化的演进轨迹及趋势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2 刚翠翠;多重约束条件下中国工业化的路径转型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蔡美香;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制度基础[D];西北大学;2006年
4 黄英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姜长青;延安时期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05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805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