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贸易成本、垂直专业化与制造业产业集聚——基于中美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8 05:38

  本文关键词:贸易成本、垂直专业化与制造业产业集聚——基于中美数据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贸易成本 垂直专业化 制造业产业集聚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的出口基地和制造业生产基地,工业制成品出口极大地拉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利用中美数据分别计算了中美两国间贸易成本、垂直专业化指数和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并实证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美两国间的贸易成本不断下降,中国对美贸易的垂直专业化指数逐渐提高。贸易成本的下降和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的扩大,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加剧了中国制造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贸易成本 垂直专业化 制造业产业集聚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企业异质性视角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与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3CJL036)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3XNH 097)
【分类号】:F125.5;F425
【正文快照】: 一、引言垂直专业化和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特征。垂直专业化改变了以往在一个国家内部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并进行出口的生产模式,利用跨国公司这一载体在世界范围内对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形成了不同国家分工协作的全球化生产合作体系。每个国家根据本国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毅;周德群;;中国煤炭产业地理集中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J];系统工程;2010年07期

2 罗建华;张琦;;区域性产业特征分析及其市场集中度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8期

3 毛琦梁;董锁成;王菲;李俊;;中国省区间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13年04期

4 唐春晖;陈琳琳;;垂直专业化对本土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分析[J];国有经济评论;2013年01期

5 戴翔;;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数量、价格及种类分解[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9期

6 童伟伟;;中美产品内分工中存在污染生产环节转移吗?[J];财经论丛;2013年05期

7 张海燕;;基于附加值贸易测算法对中国出口地位的重新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10期

8 洪联英;彭媛;张丽娟;;FDI、外包与中国制造业升级陷阱——一个微观生产组织控制视角的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05期

9 丁一兵;刘璐;;中日产业内贸易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3年09期

10 王岚;;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新型国际贸易统计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耀中;洪联英;刘建江;;企业所有权、贸易组织结构与中美贸易失衡——基于两国经济一体化均衡模型的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1期[C];2009年

2 文东伟;冼国明;;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3 高越;李荣林;;异质性、分割生产与国际贸易[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4 卢锋;;产品内分工[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1期(总第14期)[C];2004年

5 梁琦;吴俊;;财政转移与产业集聚[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C];2008年

6 张宇;;空间经济视角下的外资依赖与中国经济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7 余淼杰;;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和关税减免——来自中国产品面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8 梁琦;丁树;王如玉;;总部集聚与工厂选址[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3期[C];2012年

9 金祥荣;陶永亮;朱希伟;;基础设施、产业集聚与区域协调[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青年基金获得者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德友;对外贸易与产业地理[D];南京大学;2011年

2 刘志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外资区位选择及变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李文强;都市圈产业结构演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保林;基于CAS的产业集群形成[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周一欣;西北地区工业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何琼峰;市场整合、工业集聚与统筹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刘世铎;基于多元主体视角的公路畅通合理性评价理论与方法[D];长安大学;2011年

8 向永辉;集聚经济、区域政策竞争与FDI空间分布:理论分析与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D];浙江大学;2013年

9 李小平;中国木材加工产业集聚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10 覃一冬;集聚、增长与福利:理论和实证[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楼儒铠;基于产业集群导向的跨区域群体投资根植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2 罗轶;产业集聚、块状经济及集聚指数测算[D];复旦大学;2011年

3 李文强;上海都市圈城市间产业分工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孟建;武汉市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及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闵琳佳;中国制造业转移现象与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王聪;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7 刘鹏;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国贸易利益获取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徐敏;服务联系成本对我国汽车产业垂直专业化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9 尹文静;产品内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影响的差异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10 孙书利;浙江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经济效应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耀;冯超;;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集群迁移[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3期

2 蒋明华;朱玉;;关于贸易自由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制的讨论[J];知识经济;2010年07期

3 赵婷;赵伟;;国内市场效应理论:主要论题及近期拓展[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10期

4 陈耀;;东西部合作互动 集群迁移与承接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陈耀;;东西部合作互动、集群迁移与承接策略[J];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6 刘时阳;;我国东中西地区贸易成本、本地关联与产业转移[J];东南亚纵横;2010年07期

7 马涛;刘仕国;;产品内分工下中国进口结构与增长的二元边际——基于引力模型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8 罗知;郭熙保;;进口商品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9 刘安国,杨开忠;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介[J];经济学动态;2001年12期

10 李国璋;戚磊;;市场潜力、经济集聚与地区间工资差异[J];财经科学;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守营;中印竞争给世界带来什么[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2 张楠;世行敦促南亚加强区域合作[N];中国证券报;2007年

3 筱阳;是要良性的市场,,还是要充满敌意的氛围?[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殷贝;巴曙松:宏观在好转 微观仍艰难[N];珠海特区报;2009年

5 华民;中国应该放弃追求地区平衡[N];中国经营报;2006年

6 记者 申成勇;美国五个州来深招商[N];中国贸易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韩洁;中国对非贸易与投资促进非洲经济增长[N];中国证券报;2006年

8 王怀成;德欲与美建共同市场[N];光明日报;2007年

9 姜峗邋王军;10年内,泛北部湾将令人兴奋[N];人民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沈莉;香港谋求京沪港共赢[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向明;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与出口增长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廉东;汇率变动、贸易自由化与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胡国恒;国际生产的微观组织与利益博弈机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4 彭支伟;东亚生产与贸易一体化[D];南开大学;2009年

5 司传宁;本地市场效应与产业空间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张旭亮;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文妮;老挝对外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8 颜银根;区域政策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D];南开大学;2012年

9 张文武;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徐杨;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区域发展差距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华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产业布局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2 陈玺;中国产业竞争优势演进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3 熊青;开放经济下区域公平与福利补偿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戴兼弟;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本地市场效应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杨媛;技术创新对我国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机制及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6 徐珊珊;地方保护对江西省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张娜;本地市场效应与区域收入差距的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812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812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b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