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4.0”与中德制造业合作新发展
本文关键词:德国“工业4.0”与中德制造业合作新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工业. 再工业化战略 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技术产业 中德制造业合作
【摘要】:德国"工业4.0"战略给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机遇。本文对中国和德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有一定程度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技术水平不高、企业陷入发展困境以及缺乏高端适用人才等问题,并提出中国应当利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机遇,加强与发达国家制造业合作,尤其是与重要贸易伙伴国德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政策、技术、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合作。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关键词】: 工业. 再工业化战略 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技术产业 中德制造业合作
【基金】:2014年商务部课题“中德经济合作”子课题“德国‘工业4.0’与中德制造业新发展”
【分类号】:F451.6;F424
【正文快照】: 一、德国“工业4.0”及其他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历了“去工业化”过程,即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制造业转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占发达国家GDP的比重和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劳动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玉林;石璋铭;;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富山;;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在发展的效应研究——基于财务视角下经典统计方法的实证分析[J];税收经济研究;2014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正德;詹斌;林雪;;基于DEA和Logit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J];系统工程;2011年06期
2 潘文卿,张伟;中国资本配置效率与金融发展相关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8期
3 熊正德;林雪;;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金融支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管理;2010年11期
4 韩立岩,王哲兵;我国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与行业差异[J];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5 方军雄;;市场化进程与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J];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6 李青原;李江冰;江春;Kevin X.D.Huang;;金融发展与地区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来自省级工业行业数据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3年02期
7 马军伟;;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体制改革;2013年03期
8 陈德球;李思飞;钟昀珈;;政府质量、投资与资本配置效率[J];世界经济;2012年03期
9 曾五一;赵楠;;中国区域资本配置效率及区域资本形成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10 范学俊;;金融政策与资本配置效率--1992~2005年中国的实证[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区行;俄罗斯确定17个高技术产业方向[J];全球科技经济了望;1999年04期
2 李新娇;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分析[J];广东经济;2003年07期
3 何大昭;李刚;;高技术产业市场与我国的发展战略[J];未来与发展;1993年05期
4 柳卸林,郑逊良;江西铜业集团公司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选择研究[J];铜业工程;2003年02期
5 郑逊良 ,柳卸林;我国大型铜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战略选择与模式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04年06期
6 阙机龙;;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布局[J];人文地理;1990年04期
7 敖亚平;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4年06期
8 陈初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其评价[J];科学经济社会;1989年04期
9 ;高技术产业新闻[J];高科技与产业化;1996年05期
10 陶良虎;张翼;;高技术产业对湖北工业增长贡献度的实证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季麟;;从世界高技术与无源元件看中图钽工业的发展[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师昌绪;;序言[A];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4)[C];2004年
3 师昌绪;;序言[A];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5)[C];2005年
4 李彬;孙本双;李海军;;钽铌高技术新产品产业发展状况[A];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6)——航空航天材料专辑[C];2006年
5 张立德;;我国纳米材料产业产品技术升级的机遇[A];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纳米颗粒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师昌绪;;序言[A];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6)——航空航天材料专辑[C];2006年
7 张存柱;;陕西医药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探析[A];2005年经济体制课题研究和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邱巨峰;;国外稀土应用及市场需求预测[A];第九届中国稀土企业家联谊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柳百成;;制造业科技发展战略[A];2005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史坚忠;;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加快建设创新型集团[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敬琏;制度重于技术——论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2 乔地;河南新乡全力打造国家级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记者 张超柱 实习生 胡馨婷;高技术产业产值首破百亿大关[N];嘉兴日报;2006年
4 ;高技术产业提前完成“十五”目标[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何建昆 通讯员 傅深展;中国生物高技术产业崛起山东瀚霖[N];科技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李莉 杨光林;周口省级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揭牌[N];周口日报;2009年
7 李智军 本报记者 潘忠颖;沈阳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向国际化迈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8 记者 陈百艺;推进沈阳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N];中国航空报;2010年
9 田斌;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推进工业强省实施[N];甘肃经济日报;2007年
10 钟文;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座城市产业发展的先导[N];成都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少博;以高技术为支撑的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蒋雪根;上海市制造业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张赤东;中国工业企业R&D资源分布及优化配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王灏;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的构建与演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石忠国;生物技术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策略[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李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机制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7 王大鹏;中国电子产业创新能力及经济效率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周明;我国产业集聚的地区差异性分析—兼论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颜克益;知识溢出视角下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杜鹏;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璐彬;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2 王丽叶;自主研发创新与FDI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推动作用的实证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杨莹;我国卫星产业的成长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李丫丫;高技术产业融合与技术进步协同演化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姜雁斌;浙江省制造业技术转型模式、途径及其匹配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6 刘松涛;印度软件产业公共管理政策研究与启示[D];吉林大学;2006年
7 李磊;提升我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万青;中国航天产业政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9 蔡晓栋;中国地区医药制造业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许利民;生物技术产业企业的融资渠道与方法[D];重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18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818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