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单位根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分析 脉冲响应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危机日益严重,经济转型压力逐渐增大,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遭遇双重压力。以安徽省为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图定量分析了安徽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得出结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的协整关系,从长远来看,碳排放的增加对经济发展将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污染性企业在皖投资建设的标准等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民生银行大连分行延安路支行;
【关键词】: 单位根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分析 脉冲响应分析
【分类号】:F426.2;F127;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能源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物,如常见的水能、风能、电能,以及随着科技发展逐渐走入人们视野的核能、生物质能等,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与能源紧密相关的是碳排放问题。从“多哈谈判”到“哥本哈根谈判”,再到中共十八大的召开,都把节能减排作为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首丽;马立平;;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效应的统计分析[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2 徐玉高,郭元,吴宗鑫;经济发展,碳排放和经济演化[J];环境科学进展;1999年02期
3 孙欣;张可蒙;宋马林;;中国碳强度影响因素长期均衡与动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年12期
4 齐晔;李惠民;徐明;;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估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娜;顾凯平;;中国区域碳循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2 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5期
3 计军平;刘磊;马晓明;;基于EIO-LCA模型的中国部门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陈m"然;;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变——基于隐含碳的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3期
5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张迪;魏本勇;方修琦;;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2002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7 沈可挺;李钢;;CGE Model Measures Carbon Duty's Impact on China's Exports[J];China Economist;2010年06期
8 梅林海;谭轶;;引入进口贸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9 王磊;;美国碳关税政策对中美贸易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0年12期
10 赵爱文;李东;;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关系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旭;王英;;国际贸易中隐含碳测量方法研究综述[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钱圆;袁建辉;姜慧勤;宋天野;;我国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联研究——以华东地区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晓唯;赵娜;;基于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的碳关税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絮絮;徐鹤;;欧盟第二波碳关税压力与中欧贸易中隐含碳的估算——基于EDR的隐含碳系数[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5 史贤华;徐明辉;;中国中部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闫云凤;杨来科;;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以CO_2排放为例[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7 鞠丽萍;陈彬;戴婧;陈绍晴;杨谨;何国p,
本文编号:868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868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