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策略探索
本文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策略探索
【摘要】:在多年的发展中,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不仅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受到基础薄弱、起步较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仍旧存在产品附加值较低、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本文在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作出分析的基础上,对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策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作者单位】: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 创新能力 激励机制 技术合作
【分类号】:F273.1;F426.6
【正文快照】: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随着20世纪60年代第一代计算机的产生而逐渐形成雏形,在几十年的实践中,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得到了不断扩大。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充当着先导产业、基础产业、战略性产业以及支柱产业的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伍笛笛;贾森;;“产业振兴”机遇下的工业创新与产业深化——以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中国科技投资;2009年06期
2 鲍玉桐;如何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质的飞跃[J];北京观察;2005年09期
3 施昌奎;潘葆铸;;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运行与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2007年02期
4 郑艳玲;韩润春;;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于丽敏;刘继云;王国顺;;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学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年13期
2 沈君;石红波;;辽宁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6期
3 董水生;郝素娟;葛平平;;京廊同城对接与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华章;2012年31期
4 刘勇;;毛纺织产业创新体系研究——以东莞市大朗镇和桐乡市濮院镇为例[J];特区经济;2013年12期
5 张志坚;杨雷;宋跃;;升华创新实验室功能,提升学生工程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年01期
6 赵洁琼;;基于同城对接的廊坊“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发展模式研究[J];职业时空;2011年03期
7 刘会;;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12期
8 赵洁琼;王华;陈海燕;;廊坊电子信息产业走廊发展模式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1年1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峰;区域产业转移的综合协同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丽;河北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2 延龙俊;延边地区发展软件产业的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3 谢先进;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陈佃红;环渤海经济圈信息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D];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
5 陈雪莹;基于创新视角的吉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观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J];环境科学动态;2005年03期
2 李晖;入世后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04期
3 朱春奎;增强上海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人才开发战略[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2期
4 王少梅;河北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情报杂志;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台湾电子信息产品降价声声[J];电子产品世界;2001年06期
2 董云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邵皓萍;美国经济放缓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分析[J];电子产品世界;2001年10期
3 ;挖潜创新 提升核心竞争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高层论坛在深圳举行[J];电子质量;2001年12期
4 ;北京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1年01期
5 顾钱江;从“西进潮”看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危机与出路[J];经济世界;2001年10期
6 陈艳华;以信息整合为目标 优化企业集成管理系统──华星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追求[J];中国信息导报;2001年06期
7 陈雅兰,雷德森;入世后闽台电子信息产业合作趋势研究[J];发展研究;2001年02期
8 ;从数字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J];领导决策信息;2001年32期
9 李敏;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透视[J];情报杂志;2002年05期
10 ;2002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继续快速增长[J];电子产品世界;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辉;游劲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2 王新川;程煜;;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合作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周子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思路[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4 李晓辉;游劲松;;面向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5 吴艳霞;党兴华;;加速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建设小康与高技术产业化——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第35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6 王秉科;;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展望[A];21世纪中国电子仪器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2004年
7 张庆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分析和出路研讨[A];促进信息通信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资料汇编[C];2005年
8 吴艳霞;党兴华;;加速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康灿华;阮飞;;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初探[A];第十二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晓辉;孙玉法;朱军;;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同 马继亮;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点燃工业强市新亮点[N];蚌埠日报;2007年
2 新华;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低开高走”[N];电子报;2007年
3 陈斯;我省电子信息产品首度打上环保标识[N];福建日报;2007年
4 主持人: 晁毓山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记者 嘉 宾: 闻 库 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怀进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 龚 克 清华大学副校长 徐智群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电子信息技术何以突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5 王杰;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凸显四大问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6 夏似飞;加快发展全省电子信息产业[N];湖南日报;2007年
7 ;以自主创新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N];计算机世界;2006年
8 记者 廉士传;我市举行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座谈会[N];四平日报;2006年
9 记者 江领;信产部:电子信息产品启用环保准入证[N];商务时报;2007年
10 龚砚庆;电子信息产业又聘“智囊团”[N];河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永翔;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周新;淫秽电子信息犯罪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伟;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张希荣;全球价值链下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朱文飞;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4 徐福曼;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曹洪亮;哈尔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孙慧玲;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分析与评价[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李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梁倩茜;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文杰;成都重庆两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何悦;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82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88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