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燃煤电力工业煤炭低碳化利用的政策仿真

发布时间:2017-09-22 13:43

  本文关键词:燃煤电力工业煤炭低碳化利用的政策仿真


  更多相关文章: 燃煤电力工业 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 系统动力学 政策仿真


【摘要】:基于燃煤电力工业煤炭低碳化利用政策优化为目标,在深入分析燃煤电力工业煤炭低碳化利用系统以及系统中要素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建立了燃煤电力工业煤炭资源低碳化利用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设定变量的不同情景值,以2005年为基期,对2005年至2020年的燃煤电力碳排放量进行仿真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政策变量能够影响燃煤电力工业燃煤电力碳排放量,低碳化效果显著.政策因素中,上调煤炭资源税和电煤价格,加大节能减排专项基金力度的低碳化效果较为显著,电源结构因素与清洁利用贷款额度因素减排效果相对较弱,随着时间推移,各政策因素的减排效果不断增强,具有政策积累效果.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燃煤电力工业 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 系统动力学 政策仿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3258)
【分类号】:F426.21
【正文快照】: i引言氋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虽然我国煤炭消费比重有所 降低,但从资源储量及开采程度上,煤炭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68.4%,其80%以上用于直接燃烧.2011年燃煤电力工业生产所消费的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桂敏;;节能减排 关键在于政府的环境责任[J];环境保护;2007年07期

2 周宏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现节能减排[J];环境保护;2007年12期

3 杨卓;毛应淮;;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朱晓冲;毕丽;;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7年13期

5 魏涛远,格罗姆斯洛德;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8期

6 艾小娟;鲁仕宝;白亮;;低碳经济发展制约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1年03期

7 施国洪,朱敏;系统动力学方法在环境经济学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12期

8 王建军;李莉;谭忠富;牛东晓;;电力需求侧响应利益联动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拟[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年12期

9 濮洪九;;关于推进我国煤炭清洁生产与利用的相关思考[J];中国能源;2010年03期

10 谢和平;;发展低碳技术 推进绿色经济[J];中国能源;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秀;吴开亚;刘晓薇;朱勤;;碳减排经济手段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2 孙烨;梁冬梅;;系统动力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3 王继政;王国懿;;论重工业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才智;2011年10期

4 林年丰,王娟,汤洁,孙平安;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优化研究——以吉林西部平原长岭县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1期

5 丁婕;李川;苏思斯;胡佳佳;;系统动力学在我国城市发展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6 张景华;;碳税的产业竞争力效应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6期

7 李岩岩;赵湘莲;;我国开征碳税的税率问题研究——以石化塑胶行业为例[J];财经论丛;2011年01期

8 王文举;范允奇;;碳税对区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影响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4期

9 贺正楚;张训;;电力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及实例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10 张明喜;;我国开征碳税的CGE模拟与碳税法条文设计[J];财贸经济;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牟永铭;罗丹波;;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污染物减排目标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薛钢;;关于我国碳税设计中的次优选择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3 张兴法;;发展核电实现低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C];2011年

4 张兆国;靳小翠;李庚秦;;低碳经济与制度环境实证研究——来自我国高能耗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贵锋;;洁净煤技术新发展与重点方向[A];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高层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企业低碳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一个文献综述[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一章)[C];2014年

7 文书洋;林则夫;;柔性投资策略下补贴政策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斌;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天配;中国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易经纬;广东电力低碳转型研究:路径、政策和价值[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永彬;排放控制目标下我国最优经济增长路径、减排路径与碳排放趋势研究及模拟系统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宁;气候变化对制造业的经济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8 刘婧;基于强度减排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曾雁冰;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医疗费用过快增长问题建模与控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郭正权;基于CGE模型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模拟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青;节能减排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缪仲妮;政府环境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杨超;上海银行碳金融战略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妍竹;基于成本平衡关系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丽;完善政府环境责任之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韩啸;清洁发展机制的中外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严思佳;碳关税的政治经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文雯;政府环境责任在现行环保法中的完善[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钢;含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微网动态建模与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余达蔚;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降耗与排放指标多因素关联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小平;;以节能减排为切入点 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J];财经界;2007年03期

2 王冬容;刘宝华;孙昕;曾鸣;;单边电力市场静态稳定环节和带需求侧响应的组合市场模式[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年01期

3 周永灿;李扬;;考虑需求侧响应的尖峰电价实施效益的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2期

4 王冬容;;激励型需求侧响应在美国的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年01期

5 康重庆;陈启鑫;夏清;;低碳电力技术的研究展望[J];电网技术;2009年02期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张玉台;刘世锦;周宏春;;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08期

7 朱四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J];发展研究;2009年05期

8 金涌;王W,

本文编号:901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901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6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