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QF公司一线生产人员薪酬体系优化设计

发布时间:2017-10-01 21:17

  本文关键词:QF公司一线生产人员薪酬体系优化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一线生产人员 绩效 薪酬体系


【摘要】:利益的分配,自古以来就是社会关系最核心的部分,工业革命后形成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促进了现代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完善,随着组织形式的不断丰富合理,管理工具的日趋多样化,管理方法的推陈出新,冲突与合作不断的劳资双方也在这一发展浪潮中不断完成新契约的达成,经济人也好,社会人也罢,永不停止思考的管理学家们致力追求的,最终还是要达成一种利益的更合理计算和分配方式,以使劳动者更加乐意和高质量的去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最终使企业组织顺利完成经营目的。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核心部分,薪酬管理对员工的满意度和积极性、组织执行力的有效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对企业制度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塑造和完善起着重要作用。一个标准不清、分配不均的薪酬制度会大大打击职工工作热情,破坏组织秩序,并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不成功或者失败,这一点,在大生产型企业中尤其明显。本文以QF公司一线生产人员的薪酬体系为研究切入点,从QF公司目前遇到的薪酬体系不足入手,借鉴国内外薪酬研究理论和流行方法,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探索出一个更为科学、更有效的一线生产工人薪酬改进思路。本次研究,从薪酬演变历史及演变趋势的分析出发,结合国内薪酬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分析,以薪酬体系设计的原则出发,完成问卷的设计并组织开展较大规模薪酬满意度员工调查并进行结果数据分析,对QF公司现行的一线生产工人薪酬制度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发现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1)岗位薪资和对应薪资级别不科学;(2)绩效薪酬不姓“绩”而姓“固”;(3)分配过程不透明,导致内部公平性受到普遍质疑;(4)与公司战略不匹配;(5)薪资水平与员工能力没有形成有效联系(6)薪酬水平不具有市场竞争力等。针对发现的问题实施薪酬体系的再设计,从以下层面进行改进:(1)根据公司竞争战略明确薪酬管理策略和再设计目标;(2)从岗位分析入手,明确基本薪酬标准,建立基本薪资标准体系,对影响薪资的因素进行赋值编入薪资等级,同时细化绩效工资计算方法并加大绩效工资在整体薪资中的分量;(3)对薪酬体系细化设计最终形成新薪酬方案。最后,针对薪酬优化设计方案提出培训、制度保障等具体的实施建议,以保障新体系的可行性和最佳效果。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薪酬理论和外部经验,将QF公司一线生产人员薪酬体系进行再设计,细化标准,加大绩效激励,在适度控制总人力成本的前提下,达到内部具有公平性、外部具有激励性的目的,从而推动一线生产工人绩效提升,为企业快速、稳妥、健康、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一线生产人员 绩效 薪酬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2.92;F426.72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1章 绪论12-16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13-14
  • 1.3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14-15
  • 1.4 研究创新点15-16
  • 第2章 薪酬理论综述16-27
  • 2.1 薪酬的概念16-18
  • 2.2 薪酬管理18-24
  • 2.3 薪酬体系设计24-27
  • 第3章 QF公司薪酬体系的现状及问题27-41
  • 3.1 QF公司概况27-31
  • 3.2 QF公司一线生产人员薪酬体系现状31-33
  • 3.3 QF公司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33-41
  • 第4章 QF公司薪酬体系优化设计41-54
  • 4.1 薪酬体系再设计的总体理念41-44
  • 4.2 QF公司薪酬体系优化设计方案44-54
  • 第5章 QF公司一线生产人员薪酬体系有效实施的保障54-57
  • 5.1 重视宣传、沟通的作用,获得充分认可与支持54
  • 5.2 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54-55
  • 5.3 强化培训55
  • 5.4 充分做好薪酬的把控调整工作55
  • 5.5 透明化55-56
  • 5.6 与人力资源其他工作形成组合拳56
  • 5.7 持续改进56-57
  • 结论和展望57-58
  • 主要参考文献58-60
  • 致谢60-61
  • 附录61-70
  • 附件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霞;崔勇;;煤炭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导报;2011年18期

2 周健明;岗检勿忘“外围”[J];中国培训;1998年03期

3 子墨;;记者走进“车立洁”厂部 探询一线生产现场[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08年10期

4 邓霖贤,付士禄;稳定和加强石油一线职工队伍问题的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1991年04期

5 王晓莉;程广业;;制造业一线生产工人工作环境研究——以A制衣厂为例[J];特区经济;2014年01期

6 鲁;;济南第一机床厂稳定一线生产工人的十条措施[J];企业管理;1987年06期

7 金琪尔;;制造业升级背景下一线生产员工素质差异性分析[J];商;2013年22期

8 舒斌;降低物耗是班组生产的中心[J];经贸导刊;1996年07期

9 王光辉;;班组长应注重提升“四个三”[J];电力安全技术;2013年12期

10 朱萍萍;加大统计监督力度 服务一线生产管理[J];江苏纺织;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隽;袁秋涛;;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在一线生产区队的实践[A];全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优秀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许忠 通讯员 王宝琪;“穿越”三百公里 服务一线生产[N];中国石油报;2012年

2 沙岗 记者 米生富;子北采油厂“十办一不办”制度为服务好一线生产作保障[N];延安日报;2008年

3 记者 李兵;华北局调整部分青工充实一线生产岗位[N];中国石油报;2005年

4 高瑞贤;大港录井合同工一线生产唱主角[N];中国石油报;2007年

5 陈子玮;一线生产需要后勤限时办到[N];中国石油报;2007年

6 ;春节快到 广东鞋企急招工[N];消费日报;2007年

7 段煜第;佛山:制造业一线生产工人最紧缺[N];就业时报;2009年

8 王满昌 记者王功海;“自制”创产值 “修复”增利润[N];鹤岗日报;2011年

9 记者 孙克 通讯员 谷永德;安徽采油厂:小厂大练降本功[N];中国石化报;2000年

10 王琼杰 王淑玲;青海地勘院改革赢来新局面[N];中国矿业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昊;QF公司一线生产人员薪酬体系优化设计[D];山东大学;2015年

2 刘媛;A公司一线生产员工薪酬优化设计[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廖芝淇;大陆台资电子制造业一线生产员工绩效评估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康洁;F公司第三热电厂一线生产人员激励机制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55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955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a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