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纤维素燃料乙醇产业化进展
本文关键词:世界纤维素燃料乙醇产业化进展
【摘要】:大力推进纤维素燃料乙醇产业化,有助于减轻长期以来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主要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美国、加拿大、瑞典、日本、西班牙和巴西等世界上6个国家在纤维素乙醇产业化方面取得的进展,并简单说明了各个示范工厂和商业化工厂所采用原料与主要技术。最后提出了只有打破纤维素燃料乙醇在糖平台和合成气平台技术方面存在的各种瓶颈,才有可能实现纤维素燃料乙醇的大规模商业化。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关键词】: 燃料乙醇 木质纤维素 产业化 纤维素酶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3AA065803)
【分类号】:F416.72
【正文快照】: 能源供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环境保护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当前最主要的能源物质。随着历史的进程,它们失去了再生的条件,大量的消耗必然导致快速的枯竭,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因此,寻找可再生性的、污染排放小的替代能源,已成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丹丹;赵黛青;廖翠萍;陈宪笙;唐兆兴;;生物基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能耗分析与节能技术综述[J];化工进展;2007年11期
2 张治山;袁希钢;;玉米燃料乙醇生命周期净能量分析[J];环境科学;2006年03期
3 张治山;袁希钢;;玉米燃料乙醇生命周期碳平衡分析[J];环境科学;2006年04期
4 曲音波;;纤维素乙醇产业化[J];化学进展;2007年Z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旺开;汤斌;张庆庆;陈阿娜;翟光雯;周逢云;陈中碧;;麦秸秆稀酸水解条件的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孙传伯;李永丽;李云;廖梓良;刘士清;;云南省马铃薯产燃料乙醇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3 赵妍;刘淑霞;潘梓权;;玉米多元醇生产及使用产生的环境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4 贾春蓉;夏训峰;席北斗;张军;;基于生态足迹的甘薯燃料乙醇循环产业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5 李高扬;李建龙;王艳;潘永年;窦观一;;利用高产牧草柳枝稷生产清洁生物质能源的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08年05期
6 张军;夏训峰;席北斗;贾春蓉;李铁松;;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的燃料乙醇能值分析——以木薯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年01期
7 刘果;张政;段承杰;冯家勋;;一株降解结晶纤维素细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产纤维素酶特性[J];广西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8 岳力;熊兴耀;苏小军;周红丽;曾璐;;发酵木糖产乙醇菌株的筛选[J];贵州农业科学;2014年02期
9 路璐;傅新宇;江东;付晶莹;姜小三;;基于GIS-LCA的能源植物黄连木开发环境潜力评估[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10 郭峰;张崇玉;傅责中;;酱香型酒糟发酵产还原糖条件的优化与发酵中组分含量的变化[J];贵州农业科学;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洪超;杨富裕;谢光辉;张蕴薇;;耐盐碱能源草研究进展[A];能源草产业发展战略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聪聪;阔叶木生物质精炼两种利用模式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阮奇城;红麻骨纤维质转化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3 季仲强;近岸海域氮磷污染生态修复与大型海藻生物能源提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建;木质纤维素原料生物转化生产纤维素乙醇过程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慧;基于能值分析的植物生物质能评价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雯;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工艺及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7 郑凯;斜卧青霉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程合丽;玉米秆半纤维素的分离表征及硫酸酯化改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田峗;园林废弃物堆肥化处理及其产品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秦玉琪;瑞氏木霉内切葡聚糖酶Ⅱ蛋白质工程改造和表达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蕾蕾;海藻加工废弃物的复合降解及乙醇转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顾京君;生物含水乙醇制备醇醚燃料的新工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孔珊;盾叶薯蓣的乙醇发酵与皂苷双水相萃取的集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福良;绿色木霉内切葡聚糖酶Ⅲ在酿酒酵母表面的展示及酶学性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秦利军;稻草/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界面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廖沃日汗;杂交狼尾草和荻制燃料乙醇的化学预处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7 李静;纤维原料中木素及LCC的分离与表征及提高纤维保水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牛小翠;木质素悬浮液管式降膜蒸发传热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郝伟伟;产β-葡萄苷酶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酶的分离纯化和基因的克隆[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10 王俊丽;芦竹原料生产纤维素酶与发酵产乙醇的工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Daniel A.Lashof,Dilip R.Ahufa,朱希敏;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相对贡献[J];地球科学进展;1991年03期
2 韩德奇,李伟,张冬捧,徐国英;燃料乙醇的生产进展和应用探讨[J];化工技术经济;2002年06期
3 叶振华;无水酒精汽车混合燃料的现状和发展[J];化工进展;2001年01期
4 刘宗宽,顾兆林,贺延龄,冯霄;燃料乙醇热泵恒沸精馏新工艺的研究[J];化工进展;2003年11期
5 宁寻安,胡勇有;酒精废醪的固液分离在我国的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1998年02期
6 张治山;袁希钢;;玉米燃料乙醇生命周期净能量分析[J];环境科学;2006年03期
7 马忠海,潘自强,贺惠民;中国煤电链温室气体排放系数及其与核电链的比较[J];核科学与工程;1999年03期
8 马晓建,孙凤杰,刘龙飞;降低燃料乙醇生产成本若干问题的分析[J];河南化工;2003年09期
9 黄忠水,纪威,鄂卓茂;我国开发燃料酒精的综合效益分析[J];节能;2001年12期
10 马书霞,陈砺,王红林;发展新型能源——木薯燃料酒精[J];可再生能源;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百良;任天保;王许涛;;纤维素乙醇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7年04期
2 陈晓进;;美国利用纤维素乙醇替代石油的计划进展[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3 庞晓华;;2014年前美国将拥有首套商业化规模的纤维素乙醇装置[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8年06期
4 郑文;;纤维素乙醇的技术开发与发展前景[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8年05期
5 段黎萍;;纤维素乙醇的商业化现状及经济分析[J];化工进展;2008年06期
6 ;澳大利亚推进纤维素乙醇商业化[J];上海化工;2009年07期
7 ;美国建世界最大第二代乙醇装置[J];青海石油;2009年01期
8 赵向东;;美国纤维素乙醇产业化发展概况[J];全球科技经济w,
本文编号:983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983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