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审计质量是否引起连锁反应
发布时间:2017-04-10 18:44
本文关键词:低审计质量是否引起连锁反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由于所有者自身能力不足、精力有限等原因不能行使其全部权利,会选择一些具有专业能力的代理人来行使委托权利。审计便是基于这种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社会监督活动。审计人员通过实施审计工作来行使其代理人的义务。审计质量则是衡量审计工作效用的指标。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不仅是投资者需要的重要财务信息,也是有效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审计不可观察性,关于审计质量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与实务界探讨的热点领域。DeAngelo最早给出了审计质量的定义:审计质量是审计人员发现并报告或揭露客户存在的违约行为的联合概率,前者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收入水平,后者则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随着审计市场的发展,国内学者也不断深入对审计质量的相关研究,丰富审计理论知识,这对于我国审计市场的健康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经历了三次合并浪潮,通过新设或者吸收合并创建分所的方式,事务所的规模得到壮大。然而随着事务所规模的不断壮大的同时,接连爆出的会计造假丑闻让社会公众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质量产生更大的质疑。2011年的绿大地事件导致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遭受到严厉的处罚,而去年爆发的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门事件,更是将其中磊会计师事务所推入舆论的风口浪尖。因此,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不断做大做强的背景下,事务所内部管理现状中最急切、最突出的问题是总所与分所虽然在形式上是一个法律统一体,但实际上却未能实现实质性统一,事务所的内部结构及运营依然是一个还未打开的“黑箱”。不断发生的低审计质量事件不仅会导致公司的信誉受损,也会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公信力。而一次低的审计质量的发生隐含着两种可能性:首先,它可能只是单纯的由于审计业务的偶然因素而导致;第二种可能性则是低审计质量事件隐含着该事务所存在着系统问题,诸如员工素质较低或者质量控制程序不合理等问题。本文的连锁反应便是建立在第二种可能性的基础上。那么在一次低的审计质量发生的时候,是否会对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它审计客户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研究的课题。 本文就是基于以上背景与疑问对作为低审计质量事件的发生是否会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存在连锁反应进行探讨。笔者将“连锁反应”定义为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客户中,如果有某一客户存在财务重述(即低审计质量),那么该财务重述是否会对该事务所为其它审计客户提供的审计业务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其审计收费。 本文使用规范与实证分析两种方法将相关理论与审计行业市场进行结合。本文首先在第二部分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审计质量的相关文献综述,在明确审计质量概念的基础上,探讨理论界较常采用的三个衡量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它们分别是审计意见、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紧接着本文对关于审计质量与审计费用相关性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进一步总结归纳出降低审计质量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在本文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低审计质量与财务重述进行探讨,简要阐述了国内外各学者专家对财务重述定义的不同界定,并对财务重述引起的经济后果进行简要总结,之后解释了本文采取财务重述作为低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笔者总结归纳了低审计质量的三个可能表现,即审计报告差错、补充更正公告及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公告。其中发生补充更正公告的原因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主要包含有补充披露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更正董事会会议次数及更正高管薪酬数额等原因;第二类主要是会计政策变更以及会计估计变更所引起的财务报告补充更正公告;第三类是前期差错更正。笔者认为第一类原因所引起的财务报告更正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及财务状况的影响较微弱,主要是涉及摘要等内容的更正,而第二类原因所引起的财务报告的更正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的,对上市公司而言属于外部冲击。因此,本文所选择的作为低审计质量替代变量的财务重述并不含以上两类原因所导致的补充更正公告。 在本文的第四部分研究设计中,笔者在介绍了我国连锁反应的发生机制基础上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并收集2006-2011六年间所有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A股数据作为低审计质量的数据。在对连锁反应的研究中,本文采用以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计算出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DA来衡量审计质量,并且将事务所划分为“十大”与“非十大”,分别研究对比了其连锁反应的程度。同时考虑到我国的特殊背景,将上市公司划分为“国有”与“非国有”,分别研究这两种类型的上市公司如果发生低审计质量事件,那么相应的连锁反应程度是否不同。通过上述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低审计质量会引起连锁反应。也就是说一旦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中有一家发生财务重述,那么该财务重述会对该事务所为其它审计客户提供的审计业务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并且降低审计收费,即存在连锁反应。(2)“十大”事务所的连锁反应程度低于“非十大”。相较于“十大”,在“非十大”的事务所里,一次低审计质量的发生更可能是由于事务所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人员素质水平不够高、质量控制体系不够健全等因素造成的。(3)在低审计质量的连锁反应中,如果发生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为国有企业,则该连锁反应较明显。 最后笔者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针对我国审计质量现状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主要从提高市场对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健全法律法规制度、鼓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组织形式的转变、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水平并建立健全的事务所聘任机制五个方面出发。同时提出了本文存在的数据收集与模型建立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分析了未来可能研究方向,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建议。 本文的特点主要是以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出发,研究以财务重述为替代变量的低审计质量是否在事务所内部引起连锁反应,即是否对事务所提供的审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采用财务重述这一实际发生的、直接可确定的证据作为低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其证明力较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并且本文还结合了我国特有背景,分别从被审计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两个角度研究“十大”、“非十大”与“国有”、“非国有”的不同连锁反应的程度。通过对连锁反应问题的研究,为判断会计师事务所整体审计质量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本文的主要贡献则表现为通过从财务重述这一视角来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整体审计质量,进而提供了一个判断会计师事务所整体审计质量的方法。因此,审计准则制定者可以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从而有效预防那些分所数量较多、审计客户众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潜在的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识别出发生低审计质量的分所,以查证其在执行审计时是否合理遵循事务所的相关质量控制程序;同时投资者也能够根据事务所在以前年度执行的审计记录来判断其审计质量的高低,进而推断被审计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
【关键词】:审计质量 连锁反应 财务重述 审计费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39.4;F233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2
- 1. 引言12-17
- 1.1 研究背景12-14
- 1.2 研究目的14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14-16
- 1.4 研究约定16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16-17
- 2. 审计质量相关文献回顾17-30
- 2.1 审计质量的内涵17-18
- 2.2 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18-24
- 2.3 审计质量与审计费用24-26
- 2.4 降低审计质量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26-30
- 2.4.1 降低审计质量的行为26-27
- 2.4.2 降低审计质量行为的影响因素27-30
- 3. 低审计质量与财务重述30-37
- 3.1 我国低审计质量的表现30-33
- 3.1.1 审计报告差错30-31
- 3.1.2 补充更正公告的发生31-32
- 3.1.3 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公告32-33
- 3.2 财务重述33-35
- 3.2.1 财务重述的内涵33-34
- 3.2.2 财务重述的经济后果34-35
- 3.3 财务重述作为低审计质量替代变量35-37
- 4. 研究设计37-49
- 4.1 低审计质量引起连锁反应的背景与理论基础37-40
- 4.1.1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现状37-38
- 4.1.2 连锁反应发生的理论基础38-40
- 4.2 研究设计40-49
- 4.2.1 研究假设的提出40-42
- 4.2.2 衡量审计质量模型的选择42-44
- 4.2.3 数据搜集44
- 4.2.4 样本选择与研究步骤44-45
- 4.2.5 模型构建45-46
- 4.2.6 相关变量说明46-49
- 5. 实证结果分析49-56
- 5.1 描述性统计49-52
- 5.1.1 财务重述数据的描述性统计49-50
- 5.1.2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50-52
- 5.2 相关性检验52
- 5.3 实证结果分析52-56
- 5.3.1 连锁反应的实证结果分析52-53
- 5.3.2 假设二的实证结果分析53-54
- 5.3.3 假设三的实证结果分析54-56
- 6. 结语56-62
- 6.1 研究结论56-57
- 6.2 相关政策与建议57-60
- 6.3 本文的局限性60-61
- 6.4 未来的研究方向61-62
- 参考文献62-66
- 后记66-67
- 致谢67-68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维安,王新汉,王威;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曹志文;牛晓叶;张玲;;我国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及未来展望[J];财会通讯;2011年30期
3 张萍;张渠;;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关系研究——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J];财会月刊;2009年27期
4 高利芳;;从上市公司补充更正公告看新准则执行:推测与证据[J];财贸研究;2009年01期
5 吴水澎;李奇凤;;国际四大、国内十大与国内非十大的审计质量——来自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6年02期
6 江伟;李斌;;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基于签字注册会计师任期的经验研究[J];当代财经;2008年01期
7 张龙平;试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的建设[J];注册会计师通讯;1994年08期
8 易琮;有关审计市场集中度问题的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年05期
9 李爽 ,吴溪;制度因素与独立审计质量──来自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经验证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年06期
10 易琮;审计意见类型能反映审计质量吗?[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08期
本文关键词:低审计质量是否引起连锁反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97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