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学派理论对当前我国减税政策的启迪
本文关键词:供给学派理论对当前我国减税政策的启迪
【摘要】:本文拟分析供给学派理论形成的经济学背景与经济传导机制以及经济效应,以此对我国"新常态"下减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与政策指引,并为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运行提供适当的税收政策依据与支撑。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关键词】: 供给学派 减税 税率 经济转型
【基金】: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减税政策的可持续性与社会福利效应研究:基于税制板块联动效应的视角”(项目编号:7147319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12.42
【正文快照】: 自2012年起,我国经济告别两位数的高速增背景与经济传导机制以及经济效应。长,开始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劳动要素成本上升,企一、供给学派减税的理论依据与经济传导机制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由此引供给学派的减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静;岳希明;;税收不公正如何影响收入分配效应[J];经济学动态;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风;战争与资本主义文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陈端计;小康社会的供给瓶颈及突破方略[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3年05期
3 陈端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供给“瓶颈”及突破方略[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4 杨立雄;李星瑶;李超;;从对立到妥协:民主社会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福利思想的演进[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年01期
5 王志伟;经济全球化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连建辉;浅析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与政府行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7 邱本;论经济法主体[J];法学评论;1997年03期
8 陈端计;减税与中国通货紧缩的治理[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9 陈端计;;中国现阶段信用失效的现状、危害及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张凤阳;;论先发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基;人口增加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京明;现代西方政府宏观经济干预理论发展及其比较[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3 林昀;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优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余显财;财政政策与经济稳定发展[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5 王亚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我国的政策取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程乐明;证券业自律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7 孙晋亮;保守主义对布什政府对外政策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王天孜;论生态良知[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鹏;论里根总统第一任期内的财政政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小玉;我国宏观税负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彭海艳;;我国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实证分析:1995-2006[J];财经论丛;2008年03期
2 岳树民;卢艺;岳希明;;免征额变动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J];财贸经济;2011年02期
3 岳希明;徐静;;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居民收入分配效应[J];经济学动态;2012年06期
4 岳希明;徐静;刘谦;丁胜;董莉娟;;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J];经济研究;2012年09期
5 徐建炜;马光荣;李实;;个人所得税改善中国收入分配了吗——基于对1997—2011年微观数据的动态评估[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秉文;;论供给学派与里根的经济实验[J];桂海论丛;1987年05期
2 吴庆柏;供给学派经济理论评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3 范家骧 ,高天虹;供给学派(下)[J];经济纵横;1987年04期
4 范家骧,高天虹;供给学派(上)[J];经济纵横;1987年02期
5 谢群松;论税收的组织替代效应——兼评供给学派的减税主张[J];财经研究;2000年09期
6 陶一桃;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选择——供给学派对扩大“内需”的启示[J];学习与探索;2000年03期
7 于红;关于供给学派减税理论的实践效果的评析及其启示[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孙宝强;;供给学派理论及其对中国的现实启示[J];珠江经济;2005年08期
9 孙宝强;供给学派的理论及其对中国的现实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10 甘小军;王,
本文编号:1128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128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