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我国国债规模风险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6 14:31

  本文关键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我国国债规模风险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债 国债规模风险 支持向量机 多类分类


【摘要】:自1981年我国国债重启发行以来,国债所表现出的财政、经济金融功能日臻完善,国债政策业已成为我国当代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政策之一,与此同时在应对了1998年与2008年的两次经济金融危机后,我国国债规模也相应地膨胀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如今恰逢宏观经济持续低迷,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财政赤字规模不断攀升,国债规模应声继续保持增加,此时非常有必要对我国国债规模风险的变化情况保持密切关注,因而国债规模风险评价和管理就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国债规模风险评价研究对于防范国债规模风险、确立我国合理国债规模、维护经济金融的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首先明确界定了所研究国债、国债规模风险的概念和内涵,梳理了当前主要的研究国债规模风险的理论模型,并对我国国债发行历史及现状做了总结;其次,在分析影响国债规模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表征政府融资能力相关指标的我国国债规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依据1981-2014年的我国国债相关数据资料,应用综合指标法进行了风险评价;最后,在介绍了支持向量机理论及算法的基础上,应用多类分类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我国国债规模风险进行了评价,接着将评价结果与综合指标法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据此提出国债规模风险防范和管理建议。研究表明:第一,将支持向量机模型应用于国债规模风险评价是可行的,且与传统风险评价技术同样有效;第二,国债规模风险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第三,自2011年后,我国国债规模风险一直保持低位运行,因此政府现行扩大赤字规模、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的政策是安全的、可行的。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1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正清;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0年S1期

2 曲丹,吕喜艳,李惠民;对我国国债规模与结构的探讨[J];黑龙江财专学报;2000年02期

3 娜仁,锡林花;保持适度国债规模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刘亮,胡德仁;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国债规模[J];辽宁财专学报;2001年01期

5 丁晓娟;国债规模与期限设计合理化研究[J];辽宁财专学报;2001年01期

6 尚金梅;继续扩大国债规模的必要性及应解决的问题[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7 高正章;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及对策[J];财政研究;2001年10期

8 于天义;国债规模投资论[J];辽宁财专学报;2002年05期

9 于天义;国债规模投资论[J];山东经济;2002年05期

10 张晶,金波;如何保持适度国债规模之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玲玲;刘黎明;裴蓓;;国债规模的最优控制模型[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4卷)[C];2003年

2 孙玉栋;谭云;;国债规模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孙玉栋;谭云;;国债规模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奇;目前国债规模过大了吗[N];经济日报;2004年

2 苏文;中国4月减持美国债规模创7年之最[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张朝晖 高健;我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再上8000亿美元[N];中国证券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高健;美“第一家庭”没有负债[N];中国证券报;2011年

5 记者 严湘君;黑田暗示“宽松”不变 日本国债规模“与日俱增”[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6 王延春;积极财政投向调整 明年国债规模适度压缩[N];经济观察报;2003年

7 卢铮;6月海外投资者买入美国债规模下降[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记者 肖莹莹;美国债规模创历史新高[N];经济参考报;2010年

9 卢铮邋任晓;我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达5065亿美元[N];中国证券报;2008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吴心韬;日本公布未来10年财政战略[N];中国证券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涂立桥;国债规模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何代欣;国债规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研;我国国债规模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洪源;我国国债规模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张金兴;我国适度国债规模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张龙;我国国债规模及相应风险的实证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5 牛海鑫;我国国债的适度规模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谷朴;国债规模及期限结构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7 张玉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我国国债规模风险评价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8 屠俊;国债规模及其最佳发行策略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刘文锋;我国适度国债规模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10 张玉林;中国国债规模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30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230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9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