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支农政策与体系的演变历程
本文关键词:中国财政支农政策与体系的演变历程
【摘要】:本研究报告遵循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脉络,将中国财政支农政策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将财政支农政策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国民经济恢复过渡期的财政支农政策(1949—1952年),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支农政策(1953—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财政支农政策(1979—1993年),"分税制"改革时期的财政支农政策(1994—2003年),"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财政支农政策(2004年以来)。以全面客观发展的角度,去梳理、认识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与体系的形成发展历程,系统地描述、归纳不同阶段中国财政支农政策与体系的特点与特征,为未来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和支农体系、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农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分类号】:F812.8
【正文快照】: 现实是历史发展的延续,也是未来发展的起点。这是我们研究认识财政支农政策问题的逻辑起点。梳理、了解、认识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演变与形成过程,既是我们全面系统总结建国60多年财政支农政策经验教训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们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革现行财政支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健夫,周核新;财政支农政策转轨过程中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经济论坛;2003年23期
2 姜长云;调整财政支农政策的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79期
3 蔡映红;;入世后我国财政支农政策调整策略研究[J];金融经济;2005年08期
4 胡春兰;对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农政策选择的思考[J];甘肃农业;2005年09期
5 林大贤;;关于浙江财政支农政策问题的思考[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6期
6 林大贤;;关于我省财政支农政策问题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年01期
7 杨萍萍;;新时期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8年22期
8 何先平;陈硕;;中国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年01期
9 郭永俊;吴淑景;余聪;;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9年25期
10 何平均;;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财政支农政策探究[J];财务与金融;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及支持方式做适度调整[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朱宏升;;入世背景下大连财政支农政策选择[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获奖优秀论文选编(2004)[C];2004年
3 宁国良;罗立;刘弘;;我国财政支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三卷)[C];2011年
4 赵鸣骥;;关于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几个问题[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5 杨中万;;关于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若干建议[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6 刘满香;;浅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省财政支农政策的选择[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获奖优秀论文选编(2004)[C];2004年
7 肖万春;李伟舵;唐琼;肖向晶;;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建立完善新形势下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研究[A];湖南财政与“三农”问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C];2013年
8 毛阳海;;西藏财政支农政策的变迁与创新[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3期 总第17期)[C];2005年
9 邹小勤;刘晓薇;;财政支农政策效应研究——基于计量方法的实证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福建省农村财政研究会课题组;陈小平;;福建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政支农政策研究[A];全国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优秀论文汇编(2006)[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业伟;黑龙江培训农民了解支农惠农政策[N];中国财经报;2011年
2 湖南省财政厅副厅长 欧阳煌;财政支农政策要体现“重中之重”定位[N];农民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骆伟琼;吉林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完成年中“大考”[N];中国会计报;2014年
4 谭学亮;财政支农政策只增不减[N];中国财经报;2005年
5 王守臣 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农委主任;推进财政支农政策法制化管理[N];农民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赖文忠;把财政支农政策送到农民手中[N];福建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王会芹 记者 杨丽红;市财政局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N];承德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张瑶瑶;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第一线[N];中国会计报;2010年
9 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 黄晓平;建立以农民增收为导向的财政支农政策框架体系[N];农民日报;2012年
10 ;现行财政支农政策简答宣传专刊[N];闽东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方鸿;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及其资金效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汪厚安;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效果及政策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芸;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2 耿铭阳;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0年
3 富天骄;中外财政支农政策对比分析[D];暨南大学;2007年
4 刘茂盛;新农村背景下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5 冯婷婷;庆阳市财政支农政策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6 袁春煜;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财政支农政策评估与完善[D];安徽大学;2010年
7 陈湃然;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赵瑞芬;公共财政体制下我国财政支农政策框架的构建[D];河北经贸大学;2005年
9 龚蜜;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调整[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10 张摚;财政支农政策效应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33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23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