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税“双重红利”在我国的适用性探讨
本文关键词:环境税“双重红利”在我国的适用性探讨 出处:《税务研究》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起源于西方学者的相关论述,基于"双重红利"的有益启发,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税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其环境保护现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格局以及劳动力市场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环境税的引入需要协调环境保护、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等各方面的诉求。因此,加强环境税"双重红利"在国情背景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环境保护税的制度设计应注重对"双重红利"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Abstract]:The hypothesis of "double dividend" of environmental tax originated from the related exposition of western scholars. Based on the beneficial inspiration of "double dividend", the reform of environmental tax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attern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the labor market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western countries. The introduction of environmental tax needs to coordin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cial equity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emand.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double dividend" of environmental tax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system desig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in China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double dividend"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2016年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分类号】:F812.42;X196
【正文快照】: 环境税(1)“双重红利”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庇协调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围绕这一焦点,学术界古在1932年的相关论述:环境污染带来了负外部展开了诸如“弱式双重红利”与“强式双重红利”性,环境税在纠正负外部性并改善环境的同时,提的讨论以及“增长双重红利”、“分配双重红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克国;环境税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Z1期
2 毛学翠,王秀玲;环境税与环境保护[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3年01期
3 朱坦;刘倩;;推进中国环境税改革——国际环境税实践经验的借鉴与启示[J];环境保护;2007年17期
4 陈鹰;;环境税 可交易排污权及其交易成本的比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年04期
5 ;我国拟征环境税 农药归类其中[J];农化新世纪;2008年11期
6 周子勋;;开征环境税时机已经成熟[J];环境;2009年07期
7 ;环保部:正在研究开征环境税[J];上海造纸;2009年03期
8 ;“环境税”面面观[J];世界环境;2009年05期
9 刘世昕;;环境税能否解决排污费诸多难题[J];中国减灾;2010年03期
10 ;三部委酝酿开征环境税[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楼紫阳;沈奕红;李明;袁文祥;朱南文;;我国固体废弃物环境税征收的思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冯兵;;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必要性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3 田义文;徐晓庆;刘斌;;积极实现制度创新 建构和完善我国环境税制度[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4 李山梅;;开征环境税,,促进生态文明[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张巨勇;;环境税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严立冬;屈志光;黄鹂;;制度变迁视角下的环境税改革博弈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7 王璞;;环境税理论与实践及在我国的基本构想[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8 蒋莉;;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冷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李平;;构建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基本问题探讨[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徐周;;发达国家环境税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代金;四座“大山”阻挡环境税[N];财会信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毕强;环境税摆上桌面[N];经济观察报;2007年
3 法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宋杰;开征环境税刻不容缓[N];中国企业报;2008年
4 记者 钱铮;日本四成大企业赞成征收环境税[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记者钱铮;日本四成大企业支持环境税[N];经济参考报;2008年
6 记者 厉征;环境保护部:尽快研究推出环境税[N];中国税务报;2009年
7 孙瑞灼;环境税应当尽早开征[N];大众科技报;2009年
8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 王慧;环境税的现实障碍何在?[N];中国环境报;2010年
9 周锐;中国拟开征环境税[N];中国贸易报;2010年
10 马红漫 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经济学博士;环境税当真正让污染者“付费”[N];经济视点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传轩;环境税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韩存;煤炭生产与消费环境税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3 雷芸;环境税正义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张会萍;环境税及其国际协调[D];厦门大学;2002年
5 王哲林;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我国环境税有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魏光明;我国环境税收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王慧;环境税合法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蒋书彬;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环境税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9 吴立岩;中国石油税费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琬;环境税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王毛毛;环境税法律制度的建立[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3 于天雷;关于我国开征环境税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9年
4 王佃春;环境税理论与实践及在我国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9年
5 蒋文晴;构建中国特色的环境税体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谢建红;论我国环境税的立法构建[D];暨南大学;2011年
7 张艳;环境税实施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8 易远宏;环境税的设立及其经济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建新;环境税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7年
10 佐丹丹;环境税的价值分析及制度构建[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39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439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