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补贴政策、家庭禀赋特征与林业经营规模效率——以324份油茶微观调研数据为例

发布时间:2018-02-02 19:49

  本文关键词: 油茶经营 生产效率 油茶补贴 家庭禀赋特征 出处:《东南学术》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社会各界对农业和林业补贴政策的关注焦点已由规模绩效转向质量绩效,即关心农业和林业补贴政策是否会导致经营主体盲目扩张而降低规模效率。鉴于此,本文以油茶生产经营为例,基于324位油茶经营主体的问卷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克服家庭特征异质问题,考察补贴政策对油茶经营主体规模效率的真实影响,主要研究结论为:第一,亩均补贴收入和总补贴收入均对油茶经营主体的规模效率具有显著的直接正面效应,总体上讲,亩均补贴收入和总补贴收入的间接影响效应不明显;第二,家庭特征变量中,受教育年限、油茶经营目的、单块油茶林平均面积和培训对油茶经营主体的规模效率具有显著正面影响。
[Abstract]:The focus of the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ubsidy policy has shifted from scale performance to quality performance, that is, whether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ubsidy policy will lead to blind expansion of the main business and reduce the scale efficiency. Taking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data of 324 Camellia oleifera operators, a quantile regression method was used to overcome the heterogeneity of family characteristics. To investigate the real impact of subsidy policy on the scale efficiency of Camellia oleifera,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average per mu subsidy income and the total subsidy income have significant direc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scale efficiency of Camellia oleifera, but on the whole, the indirect effects of the per-mu subsidy income and the total subsidy income are not obvious. Second, the family characteristic variables, the years of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Camellia oleifera management, the average area of single oil tea forest and the training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scale efficiency of the main body of Camellia oleifera business.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林业局林业软科学项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福建省监测及林权收储担保专题研究”(项目编号:2016-R08) 国家林业局2014年重大调研项目“主要木本粮油品种生产消费与主要政策评价调研”(项目编号:2014ZDAY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补贴政策对农户林业生产行为调整和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1403053)
【分类号】:F326.24;F812.8
【正文快照】: 油茶产业发展关系国家粮油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央和地方层面也早已制定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来支持油茶产业的发展。而稍显严重地说,纵观中国大豆油产业链被国际巨头控制的全过程可知,保障油茶产业原材料(油茶籽)的自主供应能力,是油茶产品抵御橄榄油等替代品竞争压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智富;油茶产业市场前景广阔[J];农村百事通;2004年16期

2 汪维勇;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林副特产;2004年06期

3 邹宽生;;入世后江西油茶产业发展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4年05期

4 黄春元;加快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湖南林业科技;2005年02期

5 王奇;;发展油茶产业前景看好[J];农村新技术;2006年02期

6 柏方敏;何志高;;油茶盛开致富花[J];湖南林业;2006年05期

7 彭建桃;;茶陵县增加油茶效益的主要措施探讨[J];湖南林业科技;2006年03期

8 韦荣华;;我国油茶产业期待做大做强[J];中国林业;2006年20期

9 李锦明;尹承勇;曹跃进;;油茶产业前景广阔[J];中国林业;2006年21期

10 汪长根;;拓展上饶山油茶的新思路[J];现代园艺;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磊;霍宝民;谷留杰;翟文继;臧建立;;河南油茶产业化资源培育技术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2 李德明;王绿林;曾广林;;襄樊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3 李苏荣;张津平;黄福平;;对促进我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黔东南州政府油茶产业发展调研组;蒲祖银;;关于我州油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A];黔东南州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雅鹏;刘雪芬;吴娟;;湖北省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6 郭水连;郭亮;郭卫平;;气候对油茶产量的影响研究[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7 穆姝慧;孙承文;桂房红;蒋立科;;对目前我国油茶科学研究战略的刍议[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8 谭晓风;;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对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9 文会中;;做大做强湖南油茶产业的几点思考[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李铁明;;关于做大做强宜春中心城区油茶产业的几点建议[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辉霞 傅仁斌;杂交油茶产量高[N];湖南科技报;2005年

2 袁海明 (作者系袁州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五方面下工夫发展高产油茶产业[N];宜春日报;2007年

3 胡青松邋洪鸣;江西油茶产业获财政重点扶持[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4 湖南省林业厅厅长 邓三龙;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确保油茶产业科学发展[N];湖南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沈秘四 陈艳;做大做强油茶产业[N];湖北日报;2008年

6 记者 徐蓉;坚持科学规划依靠科技加快发展提升油茶产业[N];湖南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李少平 通讯员 曹丽珠 蒋文兰;推动油茶产业集约化发展[N];郴州日报;2009年

8 记者 李银雁 见习记者 韦宇怡;广西力推千亩油茶产业[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9 陈天长;长汀突出“五抓”打造油茶产业强县[N];闽西日报;2009年

10 丽清 桑文 记者 陈建;省政协领导在饶调研油茶产业[N];上饶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军;油茶低磷适应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周裕新;油茶营养诊断及平衡施肥效应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3 吴炜;普通油茶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对其北缘不同生境的响应[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4 洪燕真;基于农户经济视角的油茶供给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张鑫;安徽不同生态区域油茶叶片结构及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6 曾艳玲;油茶种仁糖酵解途径解析及醛缩酶基因家族功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7 马锦林;油茶耐弱光生理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8 黄勇;小果油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杂交渐渗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9 谢一青;小果油茶种内类型划分、评价及亲缘关系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年

10 张国武;油茶优良无性系性状表现的比较分析与评价[D];江西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雪罡;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2 石斌;不同库源关系对油茶光合作用及同化物分配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3 潘波;广西油茶幼龄期配方肥研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4 周招娣;水分胁迫下普通油茶嫁接苗生理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5 廖文婷;5个油茶无性系光合及叶解剖特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6 肖云旭;海南油茶5个无性系光合特性综合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7 陈家铭;庐山和井冈山不同海拔野生油茶叶片比较转录组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8 刘伟;福建省油茶产地主要生态因子与油茶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9 刘学锋;测土配方施肥对油茶高产无性系生长结实的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10 杨浪;施用钾肥对油茶营养生长、结实影响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85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485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e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