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产税的公平性——基于购房款的代际赠与视角
本文关键词: 房产税 代际赠与 恩格尔效应 出处:《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调节财富分配、促进公平是新房产税最基本的职能之一。但是,随着房屋购买中父母赠与购房款逐渐形成一种社会趋势,新房产税发生了纳税人和负税人的代际分离。本文的理论分析认为,当代际赠与存在恩格尔效应时,房产税的累进性将被抵消,甚至可能会造成负税人的累退性特征,即总资产越少的父母实际负担的房产税税款份额越高。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购房款代际赠与额的恩格尔效应在中国显著存在。因此,为了保证房产税税负的公平性,未来房产税的设定仍然要注意将中低收入阶层尽量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
[Abstract]:Adjus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and promoting equity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functions of the new property tax. The new property tax takes place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taxpayer and the negative tax payer.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progressive nature of the property tax will be offset when there exists the Engel effect in th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gift, which may even result in the regress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gative tax payer. That is, the lower the total assets, the higher the real estate tax share of parent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ARLS data, it is found that the Engel effect of intergenerational donation of purchase funds exists significantly in China. Therefor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fairness of the property tax burden, Future property taxes should still be set to keep low-and middle-income people out of the tax range as much as possible.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分类号】:F812.42;F29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冯海波;刘勇政;;多重目标制约下的中国房产税改革[J];财贸经济;2011年06期
2 张熠;卞世博;;遗产税、民生财政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J];财经研究;2015年01期
3 钟晓慧;;“再家庭化”:中国城市家庭购房中的代际合作与冲突[J];公共行政评论;2015年01期
4 黄少安,孙涛;非正规制度、消费模式和代际交叠模型——东方文化信念中居民消费特征的理论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5 安体富;葛静;;关于房产税改革的若干问题探讨——基于重庆、上海房产税试点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45期
6 朱涛;卢建;朱甜;韩n\;;中国中青年家庭资产选择:基于人力资本、房产和财富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12期
7 吴卫星;沈涛;蒋涛;;房产挤出了家庭配置的风险金融资产吗?——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学决策;2014年11期
8 史爽;;房产税征税机理及其区域差异[J];改革;2014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宝娣;汪磊;;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我国居民消费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2 陈享光;王志远;;2005年我国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5期
3 陈享光;刘霄;;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4 董小麟;欧阳秋珍;;对企业启蒙消费不足的思考[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简泽;;企业间的生产率差异、资源再配置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J];管理世界;2011年05期
6 方松海;王为农;黄汉权;;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农村消费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05期
7 孙爱军;;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6—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8 汪凤麟;董黎明;;房产税改革的方向与路径选择[J];地方财政研究;2013年07期
9 周佳琪;;基于房产税试点情况的我国房产税改革的价值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3年18期
10 赵惠敏;李琦;王晨旭;;中国房地产税改革取向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敏;;中国居民消费方式变革的文化视角分析[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彦斌;肖争艳;邹恒甫;;财富偏好、习惯形成和消费与财富的波动率[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1期(总第9期)[C];2003年
3 陈彦斌;周业安;;异质性财富偏好和资产定价[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2期(总第20期)[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文杰;内生消费、消费行为和消费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4 马少康;资产价格对动态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于丽敏;农民工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考燕鸣;中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公共财政支出水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张继海;社会保障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蒲新微;老年群体的层级结构与养老保障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邹德新;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效率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10 金刚;国有资产提高中国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望生;基于世代交叠模型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郑志峰;股票市场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3 高宁宁;政府与居民基于消费倾向的博弈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玉娟;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对消费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5 刘湘海;基于生命周期的家庭资产配置模型[D];天津大学;2008年
6 苏晓宁;农户教育选择问题的模型研究和实证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7 汝虎;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供给影响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李男;非正式制度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陈敏娟;扩大湖南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芳;我国开征物业税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玲;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低贡献水平的成因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8期
2 刘佐;关于目前中国开征遗产税问题的一些不同看法[J];财贸经济;2003年10期
3 胡洪曙;;财产税的税率设计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10期
4 胡洪曙;;开征财产税后的地方财力缺口测算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10期
5 丁成日;;改革和发展中国房地产税:理论问题与现实挑战[J];财政研究;2006年01期
6 王诚尧;;评论对推进房地产税改革持有怀疑的各种观点[J];财政研究;2011年02期
7 郭月梅;杨慧芳;;文化视角下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困境与突破[J];财政研究;2011年11期
8 罗琦;肖文,
本文编号:1517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517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