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城市用地扩张与土地财政收入关系研究——基于264个城市的实证
本文选题:土地经济 切入点:城市用地扩张 出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摘要】:城市用地扩张与土地财政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两者存在耦合关系。利用中国大陆地区264个城市2002-2011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城市用地规模与土地财政收入呈递增趋势,组内差距扩大,两者具有相关性;城市用地扩张对土地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用地扩张都是土地财政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仅在全面工业化阶段存在反向关系。在现有制度设计下,城市用地扩张增加了土地供给,但仍满足不了城市因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产生的用地需求,是土地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土地财政的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张的必然结果;在全面工业化阶段,地方政府为获取更多土地财政收入付出的努力推动了城市用地的扩张。
[Abstract]:The phenomenon of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land finance is the produ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and there is a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Using the data of 264 cities in mainland China from 2002 to 201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studied by using panel data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the scale of urban land and land revenue are increasing, and the gap within the group is widening, which is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e contribution of urban land expansion to the growth of land revenue increase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in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 land expansion is the Granger cause of land revenue growth. However, there is a reverse relationship only in the stage of full industrialization. Under the existing system design, urban land expansion has increased the land supply, but it still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of urban land caused by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growth of land finance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in the stage of comprehensive industrialization, the efforts made by local governments to obtain more land revenue promote the expansion of urban land.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14JZD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空间管制下土地非均衡发展及空间外部性扩散机理与区域发展政策研究”(713730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城市用地扩张的碳排放效应与减碳公共政策研究”(71403045)
【分类号】:F301.2;F81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昕皓;胡妍;;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土地财政与城市扩张的相关性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2期
2 蒋省三;刘守英;李青;;土地制度改革与国民经济成长[J];管理世界;2007年09期
3 踪家峰;杨琦;;中国城市扩张的财政激励——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8期
4 赵力;;土地财政压力下的城市规划思考[J];规划师;2013年12期
5 王丰龙;刘云刚;;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财政收入增长的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J];地理学报;2013年12期
6 郭贯成;汪勋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动机、能力、约束与效应:一个分析框架[J];当代财经;2013年11期
7 蒋震;;工业化水平、地方政府努力与土地财政:对中国土地财政的一个分析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10期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土地课题组;李剑阁;蒋省三;韩俊;刘守英;;土地制度、城市化与财政金融风险——来自东部一个发达地区的个案[J];改革;2005年10期
9 张安录;可转移发展权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J];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02期
10 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机制与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红梅;邱道持;张传华;黎邦华;;征地制度改革研究现状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2 邵绘春;;“土地财政”的风险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3期
3 赵鑫;刘平;曾灿;;从小城镇建设财政窘境看农村土地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4 刘明明;;论我国土地发展权制度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5 闵捷;;农地城市流转“燃烧”机制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6 柏振忠;;武汉市城郊耕地流失特征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7 王艳玲;;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变革[J];北方经济;2008年04期
8 林丹;;我国征地补偿问题研究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李涛;;土地市场收益分配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10 戴双兴;;开征累进物业税的战略构想[J];财经科学;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长发;;制度环境约束下的我国农地超产权改革论[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陈若英;;信息公开——强制征地制度的第三维度[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林奇胜;;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的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宋敏;;土地开发整理投资成本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省级联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蔡银莺;张安录;;湖北省农地存在价值的CVM估值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刘明明;卢群群;;土地立法新探——以土地发展权为视角[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7 张安录;;可转移发展权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8 闵捷;;城乡结合部农地流转问题与对策——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9 蔡银莺;李晓云;张安录;;湖北省农地资源价值研究[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高进云;乔荣锋;张安录;;农地城市流转福利变化的经济学分析框架[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教燎;土地政策传导机制与路径的分析与仿真[D];南昌大学;2010年
2 林丹;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宫漫;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地资源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张丽;农地城市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恒义;中国省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吴泽斌;耕地保护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淑华;城乡建设用地流转法律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王心良;基于农民满意度的征地补偿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潘文轩;我国财政分权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10 吴萍;农村土地流转:基于现代经济学范式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平平;农地城市流转的交易成本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漪;社会理性决策视角下的农地城市流转效益测度[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胡仕琴;农村土地证券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世杰;焦作市农地流转问题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腾;企业私下战略行为的规制合法性形成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佳;陕西省农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董海忠;我国“土地财政”规模估算及其原因、风险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8 王涤平;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9 郝诗凝;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及财政策略[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谢明辉;多重逻辑下的农村公共服务[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王平;肖文;;二次城市化、土地开发与经济增长[J];财经研究;2011年09期
3 王克强;胡海生;刘红梅;;中国地方土地财政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2年04期
4 杜雪君;黄忠华;吴次芳;;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1期
5 吴群;李永乐;;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土地财政[J];财贸经济;2010年07期
6 杨圆圆;;“土地财政”规模估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10期
7 郭宏宝;;财产税、城市扩张与住房价格:基于12个城市面板的经验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03期
8 陈志勇;陈莉莉;;财税体制变迁、“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J];财贸经济;2011年12期
9 胡家勇;;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与利益分配格局——基于东部地区Z镇调研数据的分析与思考[J];财贸经济;2012年05期
10 康锋莉;艾琼;;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绩效[J];财贸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周涛 刘粤 陈文雅 杨兴云;[N];经济观察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雪飞;;当前我国土地财政“倒逼金融”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政研究;2008年09期
2 赵沛楠;;“土地财政”困局待解[J];中国投资;2009年03期
3 杜雪君;黄忠华;吴次芳;;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1期
4 程瑶;;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土地财政[J];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01期
5 陈国富;卿志琼;;财政幻觉下的中国土地财政——一个法经济学视角[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易毅;;现行体制下我国“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J];经济师;2009年05期
7 林燕;;土地财政的形成、危害及改革措施[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年02期
8 本刊编辑部;;扭转“土地财政”须制度保证[J];城市住宅;2010年04期
9 施正文;;从“土地财政”到公共财政[J];中国税务;2010年05期
10 郑钦月;;“土地财政”对房价影响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富娟;;厦门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财政与政府经济行为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小虎;;解析土地财政[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小虎;;对《“土地财政”的两种模式——浙、陕的两个案例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4 秋风;;对《“土地财政”的两种模式——浙、陕的两个案例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胡长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财政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分析[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申明锐;罗震东;;高房价中的土地财政作用机制初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漆亮亮;;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的危害、成因及其治理——以厦门市为例[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8 茅明睿;;北京土地财政的现状、未来及有关趋势判断[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 城市总体规划)[C];2014年
9 蒋仁开;;土地财政规模过大不利于发展方式转变[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 集约用地论文集[C];2010年
10 吴冠岑;牛星;王洪强;;土地财政、房地产价格和城市特性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志杨;地方失去“土地财政”后路该怎么走[N];中国审计报;2009年
2 郭立场;“土地财政”驱动砖窑场“疯长”[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3 尹卫国;“土地财政”再度膨胀隐忧甚多[N];中国税务报;2009年
4 冀北仁;应谨防土地财政“复活”[N];中国审计报;2009年
5 安邦咨询公司高级研究员 陈和午;日益畸形的土地财政影响堪忧[N];证券时报;2010年
6 蔡永飞;城镇建设要减轻土地财政依赖[N];农民日报;2010年
7 瞿玉杰;“偷偷卖地”:土地财政的“升级版”[N];工人日报;2010年
8 黄小鹏;欲终结土地财政先节制地方事权[N];证券时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马爽;拆迁条例修改引发地方土地财政之忧[N];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江苏省连云港市司法局 吴学安;摒弃“土地财政”才是调控根本[N];中国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骆祖春;中国土地财政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周卫;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成因及治理思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3 贾丽杰;制度约束、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互动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维一;中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海忠;我国“土地财政”规模估算及其原因、风险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3 王涤平;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4 简玉婷;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形成机制与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刘锦;“土地财政”问题研究:成因与治理[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李良海;土地财政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周娟;和谐社会进程中土地财政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山西大学;2011年
8 侯文明;“土地财政”的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郝建平;我国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缘由分析及改良途径[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10 张淑芳;土地财政下地方与中央政府博弈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680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66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