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析
本文选题:财政政策 切入点:产业结构优化 出处:《深圳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从1979年建市,深圳市政府从“六五”计划纲要开始一步步布局适合深圳市长远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如今,步入了“十三五”的第二年,深圳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在新常态下的第一追求就是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深圳经济质量的发展取决于深圳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而产业结构优化直接由政府与市场间关系主导。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深圳市政府的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来分析财政政策对深圳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在研究三次产业变迁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以五年发展规划为基本单位,横向对比每一个五年计划中三次产业在整体上的发展水平与稳定性水平,并在这一过程中结合当时整体政策与经济环境分析其产业结构的特点。纵向上,把深圳放在全国的视角下对比分析,从对比中发现深圳的产业结构相对于全国而言的特质性,并且针对这一特质性分析其原因。在时间上看,深圳进行产业结构优化的时间点较早,具有先发优势;在空间上看,深圳毗邻香港,地理位置优越。在深圳市三次产业结构历史演进的基础上,本文简化产业结构变化为产业差速这个名词(源于三次产业,但运用范围不限于三次产业分析)。利用时间序列模型的协整分析,求出长期均衡下产业差速的影响因素方程,将财政政策量化分解为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量分析。其中重点分析了深圳市财政政策是如何影响产业差速进而对产业结构优化进行影响。在产业差速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问题上,本文试图通过建立两个关于产业差速基础上的产业差速器机制与产业同步器机制来解释各产业间的产业发展与支柱产业的发展问题,针对当前经济环境下深圳市面临的突出产业结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不仅仅局限于深圳,以深圳的经验为全国城市财政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参考样本
[Abstract]:In 1979, the Shenzhen municipal government started to step by step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layout system in Shenzhen city from the "65" plan. Now, entered the "13th Five-Year" second years in Shenzhen City, "13th Five-Year" plan emphasizes the first pursuit in the new normal is Shenzhen Shenzhen Shenzhen quality standard. The quality of the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depends on the degree of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Shenzhen,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directly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markets leadi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the Shenzhen municipal government fiscal policy impact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fiscal policy on the mechanism of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Shenzhen city. I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the change in the five years of development planning as the basic unit, comparing every five year plan in three industries in the overall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and in At that time the overall policy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is process. The vertical, putting Shenzhen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found from the comparis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Shenzhen with respec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ntry, a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alysis of its causes. At the time, Shenzhe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point in time earlier, with first mover advantage; in space, Shenzhen adjacent to Hongkong,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is superior. Based on the three Shenzhen city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 this paper simplified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for the industry differential this term (from the three industries, but the application range is not limited to the analysis of three industrial). By using the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time series model, calculate the long-run equilibrium equ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industrial differential, the fiscal policy is divided into quantitative fiscal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and on this basis The total amount of analysis. With emphasis on the analysis of Shenzhen's fiscal policy is how to influence the industry differential and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industry. In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establish the two industry on differential mechanism and industrial speed on the basis of the synchronizer mechanism of industry difference to explain the problem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illar industry of each industry, for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Shenzhen City,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Not only in Shenzhen, in the experience of Shenzhen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national sample City fiscal policy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812.0;F12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兆文,许绍忠;调整产业结构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12期
2 邹跃权;调动农民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性的途径[J];创造;2000年11期
3 徐匡迪;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呼格吉勒图;从产业结构的现状找准调整的突破口[J];内蒙古宣传;2000年01期
5 ;调整产业结构要在“准”字上下功夫[J];中国禽业导刊;2000年09期
6 程晔;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04期
7 洪春;加快湖北省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J];统计与决策;2001年08期
8 杜传忠,李建标;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作用[J];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9 ;安徽产业结构纵横向比较[J];安徽决策咨询;2001年04期
10 李力;2001年,产业结构的调整要突出抓好三个环节[J];中国中小企业;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如贤;成盛超;王毅;;产业结构优化的动力与机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2 邹礼瑞;乔海迎;;产业结构转移机制及地区产业结构转移若干问题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3 戴锦;;生态化的产业结构[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马慧强;;山西省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陈方正;周勤;;江苏和西部产业结构的衔接和互动模式[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梁少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广西产业结构的调整[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7 王晶;;一种基于需求的产业结构优化控制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陈树文;袁方;;创新驱动在实现首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应用[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9 孙利杰;;廊坊市加强“两个环境”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A];基于对接京津的科技创新与环首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光;李久洲;;对廊坊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思考[A];基于对接京津的科技创新与环首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桂丽;培育产业结构调整主体 从源头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2 西江日报记者 袁绫 实习生 白凌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N];西江日报;2012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张淼;献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江淮时报;2014年
4 孙曙英;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才算合理[N];发展导报;2002年
5 臧斗尔;调整产业结构要多听群众意见[N];保定日报;2006年
6 广西大学商学院 张林;优化我区产业结构[N];广西日报;2007年
7 苗蓓;省政协调研产业结构优化[N];南通日报;2007年
8 孙红源 林静 作者单位:通化市房屋管理处;充分发挥品牌企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N];通化日报;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更新发展理念 调整产业结构[N];渭南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鄢来雄;以节能降耗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中国信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凤波;我国铁矿需求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2 赵秀娟;低碳转型目标下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与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3 李西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4 倪明明;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5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6 贺丹;基于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汪朝阳;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江洪;自主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雪松;利用外资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韶华;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张晓倩;我国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3 高爽;徐州市产业结构优化与转型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刘璐;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唐山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胡泽明;首都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段春莲;“泛珠三角”区域内云南省产业结构差异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陆道芬;八师石河子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8 杨露鑫;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9 姜江;东、中、西15省相对劳动生产率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10 贾明乐;日本O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83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683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