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碳税合理性水平研究
本文选题:绿色金融 切入点:E-G两步法 出处:《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快速的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负外部性。2016年,为了动员和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放到绿色产业中,以便能更加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必须在国家、政府、金融机构三方合力支持下,才能将绿色金融在我国从概念转变为实践。由此,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不仅有助于我国传统经济快速向绿色经济转型,同时也非常有利于促进新能源、环保、节能等领域的技术发展,对提高新型产业经济增长点与我国宏观经济潜在增长力都极具帮助。而确定碳税合理性水平,切实落实我国绿色金融相关政策,能够促使宏观经济活动真正回归到绿色发展轨道,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本文在前人已有的学术基础之上,选取2007-2016年相关数据,基于RGUI及Matlab软件,使用协整的方法来论证发展中国宏观经济与扩大中国绿色金融规模是息息相关的,并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与绿色金融的规模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并且前者影响后者。这说明在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离不开宏观经济的支持,然而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是大势所趋,因此寻找一条新的发展绿色金融的道路势在必行。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以碳金融模式为例,比较其经济措施——碳排放权与碳税对于中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影响,自主设计了碳税空间计量模型。研究表明我国省域碳排放量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这说明在我国制定碳税政策时应把空间效应考虑进去,建议在山东、江苏、河北等高排放地区收取较高的碳税,而在宁夏、青海等低排放地区收取较低的碳税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绿色金融的具体措施。
[Abstract]: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caused serious negative pollution externalities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2016, in order to mobilize and encourage more social capital to be invested in green industries in order to more effectively curb polluting investment,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The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other seven ministries have jointly issued the guiding opin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Financial system, pointing out that only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govern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an green finance be transformed from concept to practice in our country.As a result, the construction of a green financial system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rapid transition of our traditional economy to a green economy, but also to the promotion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s of new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so on.It is of great help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growth point of new industry and the potential growth force of China's macro economy.To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 level of carbon tax and carry out the related policies of green finance in our country can promote the macro-economic activities to return to the green development orbit and realize the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Based on the previous academic foundation, this paper selects the relevant data from 2007 to 2016, and based on RGUI and Matlab software, uses the co-integration method to prov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cro econom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xpansion of China's green financial scale.Granger causality test is used to test their causality.The study shows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economic growth and the scale of green finance in China, and the former affects the latter.This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inance in China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macroeconomic support, but the macroeconomic growth rate is the trend of the times, so it is imperative to find a new way to develop green finance.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paper takes the carbon finance model as an example, compares the impact of carbon emission rights and carbon tax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inance in China, and designs a carbon tax spatial measurement model.The study show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arbon emission levels in China,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patial effect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formulation of carbon tax policies in China. It is suggested that higher carbon taxes should be collected in high emission areas such as Shandong, Jiangsu and Hebei.In Ningxia, Qinghai and other low emission areas, low carbon tax is collected to make specific measures to develop green financ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different regions.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196;F832;F124;F81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同爱;倪宇霞;;绿色金融制度的兴起与我国的因应之策[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01期
2 胥刚;论绿色金融──环境保护与金融导向新论[J];中国环境管理;1995年04期
3 王小江;;让绿色金融成为绿色经济的动力[J];绿叶;2012年01期
4 曾诚;;“绿色金融”值得期待[J];现代商业银行;2008年04期
5 赵鹏;;倾情“绿色金融”[J];中国金融家;2008年Z1期
6 李仁杰;;绿色金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金融;2011年10期
7 杜朝运;吴惠萍;;绿色金融 金色前程[J];绿叶;2007年07期
8 赵静;;实施绿色金融措施保护环境概论——以英国“绿色金融项目”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9年04期
9 何雪;;贵州省发展绿色金融的思考与建议[J];北方环境;2011年03期
10 黄贤;钟为亚;;我国绿色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探讨[J];环境保护;2014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祝晓光;王小江;;论绿色金融政策的深化[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王顺庆;;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陈泰锋;叶子琦;;强化产融对接 发展绿色金融——云南普洱绿色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绿色金融助力绿色经济[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4 孙工声;;发展绿色金融 促进经济转型——在“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业创新”论坛上的主题演讲[A];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业创新---2010年金融业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马国旺;赵欢;;绿色金融契机与天津金融服务体系转型探析[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6 龚晨;;探索微利时代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合作模式[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7 王青;;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环境金融战略思考[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3年
8 范帅邦;;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分析——基于兴业银行的实践的案例分析[A];中国创新与企业成长(CI&G)2013年度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课题组;曹淑清;纪雪梅;张民;孙季强;;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10 王姝婷;;对天津市绿色金融业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红梅;绿色金融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N];中国财经报;2011年
2 李静;绿色金融发展尚需时日 急需解决机制问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3 记者 李静;我国绿色金融尚处于自发初级阶段[N];经济参考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武卫政;越过绿色金融发展的障碍[N];人民日报;2011年
5 尹中卿;发展绿色金融是一场深刻的金融革命[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6 陈文喜;尹中卿:发展绿色金融是一场深刻的金融革命[N];中国联合商报;2011年
7 王小江 祝晓光;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绿色金融发展[N];河北日报;2011年
8 记者 王强;加强合作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N];吉林日报;2010年
9 吴红军;大力构建绿色金融机制[N];金融时报;2012年
10 邵海峰;绿色金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N];大连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竹君;中国银行业推行绿色金融政策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于岩熙;绿色金融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3 肖尧;我国绿色金融信托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赵欢;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5 王紫熙;绿色金融政策对产能过剩行业外部融资扩张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6年
6 杨胜;我国创新性绿色金融产品应用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刘玮;论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策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8 高鑫娟;绿色金融法律保障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9 段光沛;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10 陈超逸;绿色金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碳税合理性水平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715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715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