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当前权力道德失范及其治理
本文关键词:公共财政的公共性与透明度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海大学》 2004年
论我国当前权力道德失范及其治理
王群峰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权力道德失范现象已呈蔓延之势,危害日趋严重。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失,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因此,加强当前权力道德失范的研究,对预防权力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从权力、权力道德等基本概念出发,具体阐述了权力道德的特征、原则和作用等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对权力道德失范现象进行深刻的分析,指出其具体的表现,并就其在人性、体制、思想等方面的复杂成因和其对政治、经济、社会风气所造成的危害进行阐释。最后,就其治理提出具体的分析对策:首先要加强行政伦理基础理论的研究,为权力道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加强权力的监督,并把一些权力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加大约束和惩罚的力度,,最后,对影响权力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组织文化进行分析,并提出权力道德失范治理的展望,即行政改革和善治。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630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仲伟周;公共权力委托代理运行的扭曲与管制[J];当代经济科学;1999年02期
2 龙静云;论社会主义权力道德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3 陈丽珍;公共权力及其约束:另一种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4 卜宇;社会转型中腐败危害的社会学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12期
5 韩宝清,王思中,杨瑞玲;论腐败的严重危害性和反腐败斗争的系统而配套的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张康之;论公共权力的道德制约[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小聪,聂勇浩;行政伦理:降低行政官员道德风险的有效途径[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2 王庆东,齐靠民;城市公用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完善[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10期
3 王如娃;上官健;;当前我国财政监督法制基础有待于夯实[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S2期
4 陈协心;;社会管理创新中公证的价值与作用[J];中国司法;2011年09期
5 章瑞;;我国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研究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12期
6 严国军;从儒家德治思想看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7 江涛;论公共权力的道德制约[J];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08期
8 沈晶晶;;煤矿安全监管的委托代理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9 胡玉鸿;;“权力制约”概念辨析[J];公法研究;2002年00期
10 吕鹏;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研究中的结构、功能取向[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广奇;当代中国反腐模式转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秦彪生;中共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赵大全;公共财政的公共性与透明度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徐笠崴;基于资产升值预期的投机性需求对我国房价影响的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宁华强;信息化条件下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贾金易;当代中国官德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雪华;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一种公共权力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8 尹杰钦;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彬;走出道德困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翟波;转型期弱势群体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睿夫;公共权力异化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石彦波;腐败问题的道德素质成因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满婧;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中国公共政策制定问题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耿建斌;公务员行政行为规范管理的思索[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俞彦超;论公证人民事责任制度[D];复旦大学;2010年
6 蔡萝;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缺陷与对策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7 夏峰;从公民文化视角浅析我国腐败的成因及其对策[D];复旦大学;2011年
8 王月恒;中国公务员报考热现象的制度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9 黄劲松;社会转型期我国政治道德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学锐;我国乡镇政府公务员道德建设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雷;1995年北京市民政治心态调查[J];北京经济瞭望(北京财贸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2 李南雄,高新军;关于中国腐败现象的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9年01期
3 王丕君;体制与腐败:相关分析[J];学术月刊;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家林;谈加强新时期权力道德建设[J];党建与人才;2003年05期
2 史慧明;市场经济的道德追问[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任延涛;;社会迅速转型背景下的道德失范与青少年犯罪[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贾雪丽;;论网络大众文化的伦理诉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04期
5 李永华;道德失范以及制度伦理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于璐;赵佩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失范探源及其回归[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胡梦迪;;关于行政道德失范的研究[J];传承;2010年27期
8 张宗亮;;网络道德失范与青少年犯罪[J];犯罪研究;2006年03期
9 晁团光;;行政道德建设刍议[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初德录;领导干部权力道德建设对策初探[J];思想工作论坛;199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经照;;浅论领导人才的权力道德[A];海南省“人才发展与荣辱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蔡丽玲;;写作道德与文化自觉[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水旸;;对当前科学道德失范问题的研究[A];2002福建省科技界科学道德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2年
4 李欢;;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责任[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汪武;;媒体改革的道德路径[A];论传媒改革与发展——中国传媒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彭景阳;;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与个体的自我异化——兼论大学生网络生存方式的思想和行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梁伟;梁柱平;;个人行为对他人行为的影响——关于运动员体育道德失范原因的新思考[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8 ;附录二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9 林兴发;;试论权力道德失范的治理[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包亚宁;;社会道德资源培育与人才道德素质提升[A];海南省“人才发展与荣辱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支玲琳;[N];解放日报;2011年
2 常梦飞;[N];检察日报;2010年
3 ;[N];发展导报;2000年
4 郭加奇;[N];中国教师报;2003年
5 本报评论员 易艳刚;[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汪美媛;[N];宜春日报;2008年
7 本报特约评论员 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高级顾问 叶小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陈尧;[N];宁波日报;2011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任雪 本报记者 杜晓;[N];法制日报;2010年
10 樊宏丽;[N];楚雄日报(汉);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2 朱丹丹;风险社会背景下科技道德的失范与重建[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3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许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D];吉林大学;2010年
5 贾凌昌;文化软实力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6 陈世民;论财富伦理[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长清;论江泽民的权力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孔文清;弗洛姆自律道德及其对中国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华忠;善的支撑[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群峰;论我国当前权力道德失范及其治理[D];河海大学;2004年
2 彭菲;江泽民权力道德建设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欢;我国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探析[D];吉林大学;2013年
4 周恬;中国体育道德失范的发展过程、成因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杨宇;关于网络“人肉搜索”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6 孙远标;关于农村初中生道德失范成因与对策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韵;体育道德失范问题的社会哲学解释[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8 阳洋;传统儒家文化与体育道德失范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周微;独立学院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10 丁鹏;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道德建设的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公共财政的公共性与透明度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1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71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