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中国式分权、地方政府行为异化及其校正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9 16:28

  本文选题:财政分权 + 中国式分权 ; 参考:《武汉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进行分权化改革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的政策选择,然而分权化改革的结果却迥异。相对于世界上众多的实行财政分权的国家,中国式分权改革无疑被认为是成功的。中国式分权改革与渐进式的改革开放互相促进,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表现出很强的路径依赖和渐进色彩,具有和西方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明显不同的制度背景和实施机制,突出表现在中国式分权是从高度中央集权开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中央政府推动实施的在保持政治集权基础上自上而下的供给主导型财政分权,“摸着石头过河”的分权化改革过程中逐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在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具有有限的独立自主性,党的执政理念通过党的思想政治组织领导逐级实施,党的宗旨在中央政府得到严格实施,符合“仁慈父爱主义”的政府假设。中国式分权改革仍然是从中央向地方政府和市场让渡权力的过程,市场化和地方化的权力配置与其他国家的分权无本质不同,然而中国式分权改革显然更为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分权改革通过政治激励引导地方政府将目标放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 对地方政府的传统分析忽略了层级政府的异质性,认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同质的,或者是“仁慈的父爱主义”或者是“利维坦式的怪兽”。然而层级政府的设置下地方政府行为有其自身的特征,表现在其行为的地方公共性、弥补市场缺陷、地方自治性和与中央政府的协调性等特征,但受特定的激励约束机制、层级结构和地方政府的官员行为的影响,地方政府会表现出不同于中央政府的特质。中国式分权改革,尤其是分税制改革,建立在政治集权基础上,重收入分权轻事权界定,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基于信息不对称下层级政府的委托代理机制最优契约理论分析,在指定行动(事权划分清晰)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应给予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就可以达到最优契约安排;在隐藏行动(事权划分不清晰、地方政府有较大自由行动选择权)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必须在分权契约中设置合理激励机制,否则会导致代理人不积极作为或者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利己行为。中国式分权在事权界定不清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正式契约收入(税收收入)不足,中央政府依靠政治激励、非正式契约收入(非税化的收入)的放任等非正式补偿激励,成功引导了地方政府围绕着中央政府的目标实现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渐进性的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既有积极发挥地方自主性实现公共职能和目标的一面,也有公共选择学派所描述的地方政府为追逐自利而导致的行为变异从而背离分权化改革初衷的适应性反应。中国式分权尤其是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承担了主要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但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和事权与支出责任严重不对称,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这种现实导致地方政府的行为异化,表现在地方政府背离中央目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追逐地方利益而影响宏观经济稳定,财政支出结构和方向存在扭曲,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不足,收入中高度依赖非税化的收入。这些行为异化导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累积下了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对地方政府行为异化的校正,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分税制改革,一是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范围。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政府职能转变,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尤其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改革干部考核机制,从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变;按照公共服务型财政的要求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时需要充分考虑中国式分权的特点,与政治体制相适应,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坚持受益原则,实现事权法定和明确。二是合理划分政府问税收收入。完善分税制改革,科学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推进省以下的分税制改革。三是借鉴美国地方财政治理机制中财产税的经验,在地方政府中确立财产税的主体税种地位,从完善财政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财政激励机制和财政约束机制三个方面构建我国地方财政治理机制。
[Abstract]:Since the 1970s , the reform of decentralization has become a common policy choice betwee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 However , the reform of China ' s decentralization has been regarded as successful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and opening - up .

The traditional analysis of local government ignores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hierarchy government , thinks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are homogeneous , or it is " benevolent father - love " or " litany - style monster " . However , the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setting of the level government . However , the local government will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
In the process of gradual reform , local government ' s behavior is different from the local government ' s official contract income ( tax revenue ) , but the local government relies on political incentives and informal contract income ( non - tax revenue ) .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deepen and perfect the reform of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 , and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deepen and perfect the reform of the tax system . One is to divide the central and local conditions reasonably . To carry 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overnment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 especiall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nterprise , should be handled correctly , and the cadre assessment mechanism should be reformed , and the financial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type finance to the public service type ;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public service - oriented finance , the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y and expenditure responsibility among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is reasonably divided ;
The third is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property tax in the local financial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the United States , establish the subject tax status of the property tax in the local government , and construct the local financial governance mechanism from three aspects of perfecting the financial science democratic decision - making mechanism , the financial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the financial restraint mechanism .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25;F8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康华;;地方竞争造就了高房价?——财政分权视角下的焦点问题辨析[J];人民论坛;2010年15期

2 熊英;;论财政分权法制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倪志良;王洪涛;;发达国家财政分权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邓;;财政分权问题根源在于分权不够[J];当代社科视野;2008年01期

5 拉里·施罗德;蔡岚;;寻求负责任的财政分权政策[J];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04期

6 黄伟;;财政分权、官员腐败及其防治文献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2期

7 陈少毅;傅鹏;;关于中国财政分权制度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郭广珍;李绍平;黄险峰;;经济发展中的地方官员行为研究——基于政治晋升、财政分权与腐败的视角[J];经济评论;2011年05期

9 于舒扬;;浅谈财政分权下的地方竞争效应[J];思想战线;2011年S1期

10 李明;李慧中;苏晓馨;;财政分权、制度供给与中国农村基层政治治理[J];管理世界;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一平;;财政分权、腐败与治理[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3期[C];2008年

2 刘志广;;财政社会学视野下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于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一个初步分析框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3 李丙红;;省以下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县级政府人力规模——以湖南为例[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4 阮艺华;;财政分权、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谢欣;李建军;;地方财政健康与财政分权——基于湖北省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6 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1期(总第19期)[C];2005年

7 丁菊红;邓可斌;;政府偏好、公共品供给与转型中的财政分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8 张军;;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9 朱富强;;如何健全我国的财政分权体系?——兼论土地财政的成因及其双刃效应[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军华;杨红伟;;浅论改革时期中国财政分权的政治约束——1978—1994年间省级领导的政治流动与地方政府财政表现的相关性分析[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力;公共财政应先于财政分权[N];发展导报;2002年

2 汪才信;过度财政分权代价大[N];财会信报;2005年

3 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 副秘书长 刘尚希;我国财政分权要走自己的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4 陶然;财政分权和经济转轨[N];经济观察报;2003年

5 谷重庆;把握适度的财政分权,方能减少财富不平等分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财政金融学院 吕冰洋;中国财政分权要兼顾活力与秩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梁怡;财政分权理论模型的演进[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逄勇 作者单位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财政分权与行政集权的冲突亟待解决[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周业安;有限财政分权造就短视的地方政府[N];中国经营报;2008年

10 ;财政分权利于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玮;我国市场化改革中的财政分权[D];厦门大学;2003年

2 陈明;财政分权视角下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

3 袁建国;中国式分权、地方政府行为异化及其校正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4 沈伟;中印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刘金涛;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在茂;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刘小勇;经济增长视野下的中国财政分权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潘娟;财政分权对地区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淑霞;俄罗斯财政分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冬妮;宪政视野中的我国财政分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王海洋;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行为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3 谢文杰;财政分权下环境治理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杨赞;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最优分权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宜文;财政分权、银行信贷与通货膨胀[D];西南大学;2015年

6 王海颖;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义务教育供给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徐啸;广西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关系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8 张琛;中国式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9 王云琪;财政分权对省级政府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娈英;我国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影响探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73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773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4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