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财政概念辨析——基于生产要素的视角
本文选题:城乡二元财政 + 要素 ; 参考:《兰州商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摘要】:二元财政是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共生的一种制度安排,它与二元经济互为因果,互相作用。对应于生产函数,二元财政通过资金、劳动力、土地、制度四个要素实现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从计划经济时期到市场经济时期,二元财政的变迁经历了一个由显性到隐性的过程,但至今依然存在。二元财政改革的难点是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是助力二元结构转型。
[Abstract]:Dual finance is a kind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which is symbiotic with Chines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Corresponding to production function, dual finance allocates resources to the city through four elements: capital, labor, land and system.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the change of dual finance has gone through a process from overt to recessive, but it still exists. The difficulty of dual fiscal reform is to find a balance between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to promote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o help the transformation of dual structure.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ZD146)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11jjd80026) 辽宁省教育厅重大基础理论项目(zw2013002)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项目(2013lslktzijjx-03)
【分类号】:F8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道忠;城乡差距及其二元财政成因探析[J];财贸研究;2004年02期
2 田明,常春平;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障碍及制度创新的要点[J];城市规划;2003年07期
3 何振一;关于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财政困难的深层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04年01期
4 邓子基;;关于土地财政的几个问题[J];学术评论;2012年01期
5 彭俊华;;同工不同酬产生的根源、影响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9年09期
6 苏明;;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与财政政策思路[J];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01期
7 张千友;;同工不同酬:现实状况、负面效应与政策建议[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秦海林;;二元财政转换与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J];经济学家;2007年05期
9 程开明;;从城市偏向到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偏向政策影响城乡差距的Panel Data证据[J];经济学家;2008年03期
10 文峰;消除二元财政体制,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J];开发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平;邱风;丁杨鑫;;对称与协调:基于政策供给、制度安排的城乡差距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秦海林;;农村实际税负变化与二元财政测度[J];财经论丛;2010年05期
3 文峰;;财政农业支出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效果研究[J];财贸研究;2009年03期
4 秦海林;;财政风险金融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J];财贸研究;2011年02期
5 付秀丽;石慧春;;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1979—2009[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4期
6 张立;;新时期的“小城镇、大战略”——试论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机制[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1期
7 彭志远;现阶段我国政府债务“警戒线”的反思及债务风险的防范[J];管理世界;2002年11期
8 李郇;殷江滨;;劳动力回流:小城镇发展的新动力[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2期
9 戴航;江激宇;;安徽省城市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殷江滨;李郇;;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J];城市问题;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田柳;师博;;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消费与二元财政——基于VECM模型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2 田柳;赵军;;二元财政、城乡差距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东喜;传媒集团经营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高建军;城乡社会同构的宪法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王顺;促进新能源电力产业投资的理论应用和政策导向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王继翔;我国国防军工企业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贺书霞;农民社会保障供需均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倪庆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出版业转企改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邹向阳;中国城市居住用地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胡海青;经济利益、价值恰当与企业参与[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彭志远;国债的宏观经济效应及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10 钱陈;转型时期中国的城市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刘庆明;林纸一体化项目运作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文杰;财政金融支农政策的总体效应与时空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康媛;广东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绩效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张荣;我国财政农业投入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戴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王志朔;证券发行审核实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李大伟;论我国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刘闻鸽;省直管县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张文旭;黑龙江垦区低碳型小城镇群落评价与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柏铭,骆晓强;从公共财政角度审视农村税费改革[J];财经研究;2002年07期
2 吴群;李永乐;;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土地财政[J];财贸经济;2010年07期
3 汤玉刚;;财政竞争、土地要素资本化与经济改革——以国企改制过程为例[J];财贸经济;2011年04期
4 王红扬;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J];城市规划;2000年11期
5 苏明;国民经济转型时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上)[J];财政研究;2003年04期
6 刘进,丁伟,刘军民;关于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与实证研究[J];财政研究;2004年03期
7 陈志勇;陈莉莉;;“土地财政”:缘由与出路[J];财政研究;2010年01期
8 薛白;赤旭;;土地财政、寻租与经济增长[J];财政研究;2010年02期
9 邓子基;;关于土地财政的几个问题[J];学术评论;2012年01期
10 陶然;汪晖;;中国尚未完成之转型中的土地制度改革:挑战与出路[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吉瑞;从二元经济走向现代增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6年03期
2 焦立新,刘朝臣,,曾献功;论二元经济转换期中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3 卞爱美,翟留栓;二元经济有效增长的需求带动机制理论研究[J];齐鲁学刊;1999年05期
4 李静霞;中国二元经济演化进程分析[J];财经研究;2001年08期
5 牛习昌;我国二元经济与二元意识互动性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王少国;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型[J];经济评论;2003年01期
7 王文武,钱以璐,左楠;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南京二元经济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S1期
8 汪先平;;论我国二元经济的特殊性[J];甘肃农业;2005年12期
9 管蠡;;城市化与二元经济转化[J];前线;2006年02期
10 王京安;赖景生;;略论二元经济的实质与转化——基于信息和知识视角[J];经济问题;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郑江淮;高彦彦;;以产业转移为背景的城乡二元经济演变——基于江苏发展历程的经验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2 丁思颖;;城市化与二元经济转化[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小凤;;统筹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沈跃;;世博,让城乡互动更添一份异彩——现阶段城乡互动发展的状况分析及策略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5 陈晓谦;;有关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海良;从二元经济到三元经济[N];人民日报;2010年
2 经济学博士 财经评论人 项峥;城镇化必由之路:打破二元经济隔阂[N];上海证券报;2013年
3 东航国际金融公司 陈东海;二元经济困扰美英[N];上海证券报;2013年
4 曙光;春节中国二元经济的结合点[N];中国经营报;2003年
5 黄小鹏;新二元经济与金融资源错配[N];证券时报;2013年
6 ;什么是二元经济[N];中国财经报;2008年
7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统筹城乡”课题组邋执笔:戚攻;辩证看待“统筹城乡”中的几个问题[N];重庆日报;2007年
8 赵晓;打通二元经济“经络”[N];天津日报;2004年
9 刘霞辉;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国务院研究室工业交通贸易研究司 陈全生;调整产业政策 统筹新二元经济[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向仁康;内生动力、机制与途径:中国二元经济转换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 刘帅;二元经济转型中技术创新效应分析[D];辽宁大学;2014年
3 张新生;我国二元经济与健全社会保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谢杰;汇率改革、贸易开放与中国二元经济[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陈锋;中国现阶段居民消费与收入分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亚娟;我国二元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2 崔元常;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二元经济叠加和中国对策[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3 刘伟涛;从制度角度对我国二元经济的定量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金元凯;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二元经济转型与经常项目余额[D];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
5 顾娜;我国省域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金艳锋;决策方式变迁角度的中国二元经济转换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7 吴晓松;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鹤;劳动力全球化视角下的经常项目失衡[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9 沈翔;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与投资率[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10 张霞;少数民族地区家长陪读现象的社会学解读[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75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87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