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平衡财政约束下最优国债规模与利率

发布时间:2018-05-21 02:03

  本文选题:无限期界模型 + 平衡财政 ; 参考:《财政研究》2017年04期


【摘要】:2015年上半年资本价格暴跌反映出当前货币政策拉动中国经济复苏的乏力,需要以供给侧改革为指导的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发展。国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融资手段,如何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突破了以往在国债发行总量研究中单一注重风险控制或者经济效应的局限性,并在无限期界框架下建立理论模型,得到了从政府决策角度出发的国债规模-产出关系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经济传导机制与决策机制反向逻辑关系的对偶转换,得出国债规模、国债利率在政府平衡预算约束下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公式。基于此公式展开实证分析得到:我国国债余额规模略高于最优规模但保持着同步变动的趋势;国债利率波动较大,最优利率水平在3.1%上下波动;国债规模应当保持相当增速以配合积极财政政策在中短期内激活经济发展动力,而在长期角度应当警惕其风险累积。
[Abstract]:The sharp fall in capital prices in the first half of 2015 reflects the weakness of the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to drive China's economic recovery and the need for proactive fiscal policies guided by supply-side reforms to stimulate the economy. As an important financing means of active fiscal policy,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its positive role on economic growth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trollable risk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his paper breaks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single emphasis on risk control or economic effect in the research of the total amount of national debt issuance in the past, and establishes the theoretical model under the indefinite frame, and obt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ale and output of the national debt from the angle of government decision. On this basis, through the du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vers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 conduction mechanism and the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the formula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scale of the national debt and the interest rate of the national debt on the total economic output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the government's balanced budget is obtained. The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is formula shows that the balance of national debt in China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optimal scale but keeps the trend of synchronous change, the interest rate of national debt fluctuates greatly, and the optimal interest rate level fluctuates around 3.1%. The scale of national debt should be maintained at a high speed to match the active fiscal policy to activa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ower in the short and medium term, while in the long run, the risk accumulation should be on the aler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项目编号:2013010079)的资助
【分类号】:F8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正清;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0年S1期

2 曲丹,吕喜艳,李惠民;对我国国债规模与结构的探讨[J];黑龙江财专学报;2000年02期

3 娜仁,锡林花;保持适度国债规模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刘亮,胡德仁;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国债规模[J];辽宁财专学报;2001年01期

5 丁晓娟;国债规模与期限设计合理化研究[J];辽宁财专学报;2001年01期

6 尚金梅;继续扩大国债规模的必要性及应解决的问题[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7 高正章;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及对策[J];财政研究;2001年10期

8 于天义;国债规模投资论[J];辽宁财专学报;2002年05期

9 于天义;国债规模投资论[J];山东经济;2002年05期

10 张晶,金波;如何保持适度国债规模之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玲玲;刘黎明;裴蓓;;国债规模的最优控制模型[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4卷)[C];2003年

2 孙玉栋;谭云;;国债规模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孙玉栋;谭云;;国债规模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文奇;目前国债规模过大了吗[N];经济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高健;美“第一家庭”没有负债[N];中国证券报;2011年

3 王延春;积极财政投向调整 明年国债规模适度压缩[N];经济观察报;2003年

4 记者 肖莹莹;美国债规模创历史新高[N];经济参考报;2010年

5 牟 放;财政赤字与国债规模实证分析[N];证券日报;2003年

6 梅新育;如何避免如当年日本般浅薄?[N];国际商报;2009年

7 两会报道组 董少鹏;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安全可控[N];证券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徐建军;美“低利率强汇率”策略将日益强化[N];中国证券报;2010年

9 刘旭宁 山东财政学院;财政赤字与国债规模[N];中国审计报;2008年

10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王宙洁;G20峰会意在“减赤” 英日加急推瘦身计划[N];上海证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涂立桥;国债规模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何代欣;国债规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研;我国国债规模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洪源;我国国债规模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张金兴;我国适度国债规模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张龙;我国国债规模及相应风险的实证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5 牛海鑫;我国国债的适度规模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谷朴;国债规模及期限结构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7 张玉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我国国债规模风险评价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8 刘文锋;我国适度国债规模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9 张玉林;中国国债规模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兴强;我国国债规模的实证研究(1979-2003)[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17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917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b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