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基于门槛模型的财政支农收入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4 00:20

  本文选题:财政支农 + 收入效应 ; 参考:《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06期


【摘要】:本文基于2000年至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门槛模型对市场化背景下我国财政支农收入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上,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通过门槛面板模型检验发现财政支农收入效应的大小受到区域市场化水平的制约。进一步根据两个市场化门槛值将我国划分为高、中、低三种市场化类型的样本,然后对其分别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尽管财政支农收入效应在三种市场化水平省份依然显著,但是高市场化省份的财政支农收入效应远高于中低市场化水平的省份,而中等市场化水平省份的财政支农收入效应却反常地低于低市场化水平的省份,即存在"中等市场化陷阱"。本文认为应该在市场化水平比较低的省份采取措施加快其市场化进程,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等制度创新来提升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尽快跳出"中等市场化陷阱",更好地实现财政支农促进农民收入的政策目标。
[Abstract]: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0 to 2010,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rketization by using threshold model. It is found that, at the national level, fiscal expenditure on agriculture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farmers' income. However, through the threshold panel model test, it is found that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support to agriculture is restricted by the level of regional market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two market-oriented thresholds, China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of high, middle and low market-oriented samples, and the regression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the effect of fisc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income is still significant in the three market-oriented provinces, However,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in the provinces with high marketization level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provinces with low and low marketization level, while the financial support income effect of the middle market-oriented provinces is abnormal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rovinces with low marketization level. That is, there is a "medium market trap". This paper holds tha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marketization in the provinces with low marketization level, 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ystem to promo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use of financial funds for agriculture. Jump out of the "middle market trap"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better realize the policy goal of supporting agriculture and promoting farmers' income.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工程学院;
【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我国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体系的社会化服务研究”(20134320110007)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际种业垄断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2CJY08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国际种业垄断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机制、路径及对策研究”(2012M521530)
【分类号】:F81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梅;柳士昌;;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地区差异和门槛效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J];管理世界;2012年01期

2 吴振鹏;胡艳;;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江汉论坛;2013年01期

3 李普亮;;财政农业支出与粮食增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邓宏亮;;财政支农、农业信贷与农民收入效应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焦晓祥;关于曲面到U(N)调和映射的极小uniton数[J];数学杂志;1999年04期

6 缪小林;姚永秀;;云南省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动态冲击效应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7 杨建利;岳正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991~2010年数据的检验[J];软科学;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丽珍;徐健;;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2013年06期

2 尹建华;周鑫悦;;基于吸收能力的国际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揭水晶;吉生保;温晓慧;;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我国技术进步——研究动态及展望[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8期

4 郭庆然;;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与吸收能力——基于门槛面板数据模型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8期

5 李勇;王满仓;;知识产权保护、剩余索取权与长期经济增长[J];产业经济评论;2013年02期

6 郑子龙;;我国信息化对城镇化的非线性动态影响机制研究——基于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的经验分析[J];财政研究;2013年08期

7 余官胜;;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吸收能力与国内技术创新[J];当代财经;2013年09期

8 李爱玲;王振山;;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投资的非线性特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10期

9 符磊;李占国;;关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文献述评[J];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09期

10 符磊;强永昌;李占国;;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效率研究——基于随机前沿面技术的面板数据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邵全权;李晓慧;;关于保险业反垄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3[C];2013年

2 白仲林;赵亮;;城镇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实证分析——伪面板数据门限自回归模型的估计与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3 彭方平;王少平;吴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多重均衡现象——基于动态门槛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4期(总第26期)[C];2007年

4 李平;许家云;;国际智力回流的技术扩散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地区差异及门槛回归的实证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5 邓新明;许洋;;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制度环境门槛效应的分析[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经济与社会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6 申嫦娥;张廷一;;FDI对中国技术创新影响的门槛效应——基于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宏益;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财政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时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中国创新经济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李科;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的计量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胡宗彪;企业异质性、贸易成本与服务业生产率[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李勇;发展战略,产权结构和长期经济增长[D];西北大学;2013年

6 张晓蓓;人力资本与省际经济收敛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孙章杰;二元结构与央行最优目标选择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8 郑展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差异、影响因素及溢出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陈培钦;中国高投资下的资本回报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谭朵朵;金融集聚的演化机理与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培巧;云南省新农村建设投融资长效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缪小林;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与可持续性探析[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张惠茹;甘肃省财政农业支出的经济效益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葛辰;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5 秦蕾;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6 赵彦嘉;金融发展与减贫[D];西北大学;2013年

7 李柯;东道国国家经济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8 周至诚;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实证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9 简伟楠;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保费收入的非线性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10 黄圆;FDI对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志兴;孟会生;;山西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关系实证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3期

2 温涛,王煜宇;农业贷款、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效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2期

3 李晓芳,高铁梅,梁云芳;税收和政府支出政策对产出动态冲击效应的计量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2期

4 秦建军;武拉平;;财政支农投入的农村减贫效应研究——基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考察[J];财贸研究;2011年03期

5 蒋庆洋;;公共财政如何反哺“三农”——我国财政支农的框架分析[J];财政研究;2008年11期

6 胡德仁,刘亮;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绩效及政策选择[J];调研世界;2003年10期

7 冉光和,李敬,万丽娟,温涛;经济转轨时期财政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8期

8 马静;霍学喜;;河南省财政农业支持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黄凌云;徐磊;冉茂盛;;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模型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10 赵伟;古广东;何元庆;;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胜;区域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松龄;公司制变革的收入效应[J];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2 陈东;;我国农民自我就业的收入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财贸研究;2009年01期

3 卢锋;今年应当实施棉花收购价支持政策——棉花改革的棉农收入效应与供求过度调节问题[J];中国经贸导刊;1999年21期

4 王文成;周津宇;;农村不同收入群体借贷的收入效应分析——基于农村东北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05期

5 刘星;发挥税收的收入效应调节收入差距[J];理论导刊;2003年08期

6 文乐;麻学锋;;乡村旅游对农民的收入效应及其机制探究——以凤凰县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8期

7 孙巍;谢淑萍;朱嫒玲;林国怀;;收入效应说与现阶段轿车市场需求的规律性——基于2004-2006年21种典型轿车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8期

8 张改清;;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下农户储售粮行为响应及其收入效应[J];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07期

9 吴艳;;我国储蓄利率与收入效应分析[J];西部金融;2007年12期

10 王广慧;张世伟;;基于倾向分匹配法的农民工培训收入效应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东;;我国农民自我就业的收入效应及其影响因素[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炳林;需重视消费不足中的“收入效应”[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2 记者 过国忠;无锡多项经济指标有新突破[N];科技日报;2010年

3 周印东 强殿英;如何评价企业战略成败(二)[N];海峡财经导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张粼粼;扩农民需求,着眼生产需求更佳[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赖德胜;人力资源的“99°+1°论”[N];北京日报;2007年

6 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 国世平;论自然环境对消费的影响[N];消费日报;2004年

7 牧科;我国生猪市场高位波动还能维持多久[N];中国畜牧报;2005年

8 李仁君;价低为何买者众[N];海南日报;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最需要理解的是企业家[N];湖北日报;2002年

10 记者 潘晟;安倍“第三支箭”恐难中靶心[N];上海金融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树森;中国农村居民健康收入效应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广慧;人力资本投资收入效应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丽;培训的就业效应和收入效应[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璐璐;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收入效应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

3 邓香林;FDI在中国城市的就业效应和收入效应[D];湖南大学;2010年

4 周微;我国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5 谭烨;基于农业经济资本化的微型金融收入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王晓飞;新生代劳工的流动与工资收入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7 吴庆源;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2年

8 张阳;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李志飞;基于参缴者收入效应的我国住房公积金利益补偿问题探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10 崔如慧;知识经济时代资本有机构成变动及其收入效应[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74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974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7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