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促进财政科技研发投入的经验与借鉴
[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most active and revolutionary factor i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y comparing the government financial investment system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policy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draws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and policies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practice of the current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
【基金】:江苏省江苏科技体制改革思想库项目“江苏财政研发投入的机制创新与政策研究”(苏科政〈2012〉264号)
【分类号】:F81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松庆;张毕西;;政府科技投入的国际趋势及我国策略[J];商业研究;2008年01期
2 罗长坤,王振维,刘本禄,李杰,王关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投入体系与运行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1996年01期
3 苏盛安,赵付民;政府科技投入政策工具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的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8期
4 董书礼,刘彦;WTO规则对我国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1期
5 华锦阳;汤丹;;科技投入体制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科技政策的建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5期
6 莫燕 ,刘朝马;科技投入结构分析及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4期
7 岳书敬;;中国区域研发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省级区域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科研管理;2008年05期
8 白俊红;江可申;李婧;;中国地区研发创新的相对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9 罗亚非;王海峰;范小阳;;研发创新绩效评价的国际比较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10 王文利;林巍;;日本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型及其对研究生教育的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昕;徐家源;;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2 谢兰云;;政府、企业R&D投资与经济增长:一个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6期
3 阳立高;廖进中;杨沿平;;汽车产业R&D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10年10期
4 肖鹏,国建业;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现状分析与调整策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2期
5 钟祖昌;;研发创新SBM效率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OECD国家和中国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9期
6 孙建;吴利萍;;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与中国经济增长——区域研发宏观效应评价[J];西部论坛;2010年01期
7 武鹏;余泳泽;季凯文;;市场化、政府介入与中国高技术产业R&D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8 肖泽磊;封思贤;韩顺法;;我国高技术产业两阶段效率的测算及其提升路径分析——基于改进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实证[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9 余泳泽;武鹏;;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3期
10 朱云鹃;李银安;;财政收支分类改革后财政科技投入构成分析及政策启示[J];科技和产业;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党兴华;张优智;;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基于1988-2009年的数据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曲亮;任国良;;中国科技投资效率省际差异的实证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卢博科;唐清泉;;基于松弛投入产出的中国省级区域创新效率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孙玮;成力为;王九云;;高技术产业内外资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基于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视角的三阶段DEA-windows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官建成;陈凯华;;中国省域研发生产前沿绩效的测度框架——基于SBM-DEA/RD-Malmquist的实证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郭忠仁;;提高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创新能力的思路[A];2008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赵立雨;党兴华;师萍;;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基于1987-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姚禄仕;赵萌;;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以安徽省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9 谭琨;何志毅;;国家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估与比较2000-2010[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白俊红;;中国的政府R&D资助有效吗? 来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金胜;中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适度规模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林海波;中国财政科技投入效率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郑循刚;区域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邓蕾;中国集装箱港口企业生产率测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白俊红;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李纪生;农业科研投资的生产率增长效应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易将能;区域创新网络与共性技术研发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8 黄俊;武汉市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9 王雪原;基于科技计划的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系统优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10 施定国;基于过程分析的政府R&D支出绩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梅;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成;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庆;以创新为目标的地方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吴留永;我国国家科技经费的投入结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春燕;我国创新活动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6 于霞;我国知识生产函数估计及应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7 任栋;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政府对企业R&D支出激励模型与实证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余晴瑶;我国高新技术企业R&D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韩先锋;中国R&D创新技术效率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孟付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税收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松庆;张毕西;;政府科技投入的国际趋势及我国策略[J];商业研究;2008年01期
2 吴延兵;;中国地区工业知识生产效率测算[J];财经研究;2008年10期
3 张倩肖;冯根福;;我国地区间用于科技发展的研发绩效评估与比较[J];财贸经济;2006年11期
4 白俊红;江可申;李婧;;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收敛性分析[J];财贸经济;2008年09期
5 杜卫红;论科技法制化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杨瑞;杨飞;;企业科技投入问题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7 朱有为;徐康宁;;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8 冯根福;刘军虎;徐志霖;;中国工业部门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9 姚先国;薛强军;黄先海;;效率增进、技术创新与GDP增长——基于长三角15城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2期
10 古利平;张宗益;康继军;;专利与R&D资源:中国创新的投入产出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玲利;科技资源配置理论与配置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全迎 ,谷献忠;科技投入好 经济效益高[J];中国经贸导刊;2001年22期
2 卢晶;政企加大科技投入 重大项目公开招标[J];中国高校技术市场;2001年09期
3 郑振涛;我国科技投入的现状及成因[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陈昭锋;美国科技投入社会化的微观基础[J];科学与管理;2002年04期
5 于小晗;;科技投入的喜与忧[J];华夏星火;2002年04期
6 李会敏,赵红霞;科技投入洞开农产品出口之门[J];经济论坛;2003年14期
7 曾祥效;先进国家科技投入变化趋势对广东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05期
8 金振蓉;;科技投入达到一千亿元说明什么[J];科学咨询;2003年02期
9 乔桂银;我国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02期
10 里程;科技投入虚假现象透析[J];河南科技;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昊;;中国科技投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初探[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贾康;;科技投入及其管理模式研究[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黄浩邦;;构建科技投入增长机制 增强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南宁市为例[A];《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 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论文集[C];2005年
4 杨莲芬;李烨;;杭州市十大产业科技投入比较研究[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5 李文光;;谈加大邮政和科技投入问题[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四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张静萍;牛卫红;吴毅坤;靳慧霞;;长治市科技投入与高新技术发展趋势[A];山西省第七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韩永平;徐泉雯;;江苏省三大区域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的实证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8 程冰;;山东省科技投入发展对策措施研究[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9 陈永杰;;改革科技投入机制变“伯乐相马”为“比赛选马”[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1~2012)[C];2012年
10 郝小江;;机遇与挑战[A];贵州省第二届科技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广菁;科技投入使用需加强监督评估[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记者 张建军;广东省:创新科技投入机制 支持企业科技创新[N];经济日报;2008年
3 首席记者 周秀芳;我区在科技投入机制上取得三项突破[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4 本报记者 翟慎良;把科技投入纳入考核“硬指标”[N];新华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杨颖慧 通讯员 张瑞祥 蒋正祥;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N];嘉兴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琦琨;贵州用法律形式确保科技投入和成果转化[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7 实习生 徐文 记者 刘常俭;科技投入规定应更具可操作性[N];河北日报;2010年
8 记者 米丽古丽;“十一五”地区科技投入增五倍[N];吐鲁番日报(汉);2011年
9 吕贤如;让大众关注科技投入[N];光明日报;2005年
10 记者 郑昭;我省拟立法保障科技投入[N];福建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卫;城市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曹泽;区域创新资源投入结构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柱;建设创新型河南的科技投入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2 柯忠义;科技投入对广东省经济影响的测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廖添土;科技投入多元化的模式选择与机制建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淑敏;新时期我国科技价值观与科技投入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房甜甜;青岛市科技投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6 杨彦超;区域科技投入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7 叶晓辉;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科技投入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赵中川;构建福建省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韩笑;地质勘查科技投入机制与效果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姜琛;科技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04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204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