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家族企业的研发补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8-11-02 12:49
【摘要】:考察家族企业中研发补助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家族企业的主要特点对于研发补助和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家族企业的研发补助对于企业绩效具有提高作用;在家族企业中股权集中度越高,研发补助对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作用越大;当家族成员担任CEO时,研发补助对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作用更大。
[Abstract]:The effects of R & D subsidies on firm performa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 & D subsid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R & D subsidies of family firms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and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equity in family firms, the greater the effect of R & D subsidi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When family members serve as CEO, R & D subsidies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firm performance.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分类号】:F273.1;F276.5;F810.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德强;谷祺;;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效率评价与改进[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5期

2 许静静;吕长江;;家族企业高管性质与盈余质量——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1年01期

3 苏启林,朱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企业价值[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4 谷祺;邓德强;路倩;;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下的公司价值——基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6年04期

5 许永斌;郑金芳;;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家族控制权特征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7年11期

6 刘德胜;张玉明;;R&D支出驱动中小企业绩效有效性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0年01期

7 卢馨;;企业人力资本、R&D与自主创新——基于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葛永盛;张鹏程;;家族企业资源约束、外部投资者与合同剩余[J];南开管理评论;2013年03期

9 李春琦;影响我国家族企业绩效的经验证据——基于对家族上市公司控股比例和规模的考察[J];统计研究;2005年11期

10 蔡虹,许晓雯;我国技术知识存量的构成与国际比较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彩云;陈占锋;;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掏空行为分析——基于实达集团的案例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张宏亮;崔学刚;;终极控制权性质、市场化程度与公司层级[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王力军;;最终控制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11期

4 闫华红;魏永红;;基于股权结构的家族控制与现金股利政策[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5 龚辉锋;;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6 常殊昱;;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掏空行为探析——基于东盛科技的案例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7 刘锦红;;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分析[J];财经科学;2009年05期

8 王满四;;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及治理效应分析[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邓德强;谷祺;;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效率评价与改进[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5期

10 叶娇;;外资企业研发绩效的随机前沿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方召;周正;曲振涛;;法律保护、控股股东不对称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基于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贺小刚;连燕玲;张远飞;;家族内部权力集中度、偏离度与治理效率——基于家族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3 贺小刚;连燕玲;;家族权威与私营企业的经营效率[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4 俞红海;徐龙炳;;控股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价值——非对称框架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5 周立新;;家族企业网络化成长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中国东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杨淑娥;韩志丽;;民营金字塔结构下控制性少数股东隧道效应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7 马忠;吴翔宇;;终极所有权结构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的影响:来自家族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验证[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8 韩忠雪;;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公司多元化折价[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9 周昌仕;;股权结构、公司绩效与股权改革——基于我国IT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石水平;石本仁;;家族控股、超额控制与大股东利益侵占──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华伟;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中的大股东私人收益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3 孙晓琳;终极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曲春青;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金融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孟丁;基于不同上市方式的两类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徐萌娜;股权分置改革对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李伶俐;公司治理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戚文举;超额控制权、投资者法律保护与企业绩效[D];浙江大学;2011年

9 吴敏晓;基于市场交易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汪满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星;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方索琴;家族企业金字塔式持股结构与资本结构的选择[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艾辉;金字塔结构下家族上市企业资本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华金;我国上市家族企业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许荔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涂永红;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邱宇;金字塔控股、利益输送与公司绩效[D];南京财经大学;2009年

9 翁晓;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与相关财务指标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桂亮;上市公司终极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凤进,韦小柯;西方企业生命周期模型比较[J];商业研究;2003年07期

2 杨俊;李晓羽;杨尘;;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自主创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3 梁莱歆;马如飞;;R&D资金管理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我国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8期

4 原毅军,孙晓华,柏丹;我国软件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力的评估[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3期

5 陈金术,王大明;国际大型制药企业R&D投入分析及对我国制药业的启示[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06期

6 储小平;职业经理与家族企业的成长[J];管理世界;2002年04期

7 唐清泉;家族企业持续成功经营的挑战与应对方案[J];管理世界;2002年09期

8 储小平,李怀祖;信任与家族企业的成长[J];管理世界;2003年06期

9 吕福新;家族企业的资源短缺与理念接续——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持续发展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12期

10 刘学方;王重鸣;唐宁玉;朱健;倪宁;;家族企业接班人胜任力建模——一个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丽娟;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本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冉净斐;;家族企业生命力何在?[J];创新科技;2002年12期

2 张余华;;重新认识家族企业 推动家族企业健康发展——中国首届家族企业国际研讨传统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1期

3 张余华;;家族企业存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状况[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4期

4 陈永为;;家族企业核心竞争力刍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7期

5 王迎春;;我国家族企业上市相关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7期

6 叶国灿;论家族企业的局限性与回避[J];当代财经;2003年05期

7 范忠宝;家族企业:家族矛盾协调机制的建立[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1期

8 金燕;家族企业的企业制度选择与效率边界[J];管理现代化;2003年04期

9 张余华;家族企业所有权结构的演变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9期

10 霍晓荣;如何看待我国的家族企业[J];经济论坛;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玮;;浅谈家族企业核心竞争力[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伟才;;试论非洲华人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梁磊;杨鲲鹏;邢欣;;家族企业组织演进的进化博弈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秦美琴;;我国家族企业岗位设置初探[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徐莉莉;;中部六省家族企业发展中的典型矛盾分析与对策研究[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陈云娟;;我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现状及转型研究——以浙江家族企业为例[A];浙商研究 2010[C];2011年

7 辛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基于上市家族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韩晓舟;万国强;;辽宁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现状分析[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夏春玉;王鑫文;;论我国中小家族企业的三项修炼[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孟艳丽;李建德;;家族企业定义探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凡;全球家族企业榜单公布[N];国际金融报;2003年

2 梁图强;全球家族企业排座次[N];经济日报;2003年

3 高路;家族企业面面观[N];经济日报;2003年

4 梁小民;家族企业“万寿无疆”[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5 李政权;中小家族企业管理突围的五六七[N];今日信息报;2003年

6 李政权;中小家族企业的管理突围[N];今日信息报;2003年

7 艾文;这些大企业都是家族企业[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3年

8 陈虎;西方家族企业仍有价值[N];中国经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刘福兴 蒋弘江 世纪 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袁纲明 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 郭克莎 研究员;家族企业=“武大郎开店”?[N];中国经营报;2001年

10 林金芳;中国为何没有长寿家族企业[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秋兰;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2 林宽;中国家族企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晓婷;基于家庭视角的家族企业传承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文革;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动力模型及实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刘学方;家族企业继承计划模式对继承绩效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刘平青;转轨期中国家族企业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7 吴斌;家族企业理论与当代中国家族企业成长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肖艳;家族企业的制度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余立智;家族企业的成长机理与变迁路径[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张珉;我国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之间的合作困境及其突破——从信任的角度[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卫华;我国家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胡同元;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政府“三位”制因探究及其对策[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尹湘炎;家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动因分析与对策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李雅洁;我国家族企业传承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5 贾建强;东西方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及培养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6 吴宪弟;我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7 王莉敏;中韩家族企业发展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高全乐;我国家族企业传承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薛明明;泉州家族企业上市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10 黄胜涛;中小家族企业转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06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306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d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