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科技激励与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government incentive policy is divided into six kinds, and the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incentive policy on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discussed by combining static and dynamic gam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government direct subsidy and tax return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but will cause waste of social cost and damage social welfar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purchase and industry, college and research can promote the maximization of social welfare, but the profit increment of enterprises in the cooperation of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s obviously smaller than that under the government purchase. The governmen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protection fixed royalty gold authorization, the governm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unit royalty gold authorization can not only realize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evel optimization, but also can realize the social resources Pareto optimization; The royalty authorization of the governmen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unit can make the equilibrium profits of large enterprises greater than the equilibrium profits obtained by using the fixed royalty authorization method. And the governmen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fixed royalty authorization can make the profit of small business balance greater than the profit obtained by unit royalty authorization.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商学院;南京市社会科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现代服务业发展与我国城市转型研究”(11BGL103)
【分类号】:F812.45;F812.42;F2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邓子基;杨志宏;;财税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05期
2 周灵;;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经济增长视角[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年03期
3 赵黎明;曾鑫;;“科技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在孵企业”三方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02期
4 廖中举;程华;;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措施的影响因素及绩效研究[J];科研管理;2014年07期
5 马海涛;许强;;财税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及其启示[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水莲;;企业孵化器与区域创新:文献综述和研究框架[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2 尹利锋;徐登峰;;企业孵化器的国际合作与国际孵化器发展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02期
3 李思慧;赵曙东;;财政激励、资源能力与企业创新[J];当代财经;2012年10期
4 葛宝山;王艺博;;孵化网络对孵化器多维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李爱鸽;钟飞;;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定量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3年04期
6 王黎明;鲁守博;李文文;;中美企业孵化器的发展与演变比较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年04期
7 汪传雷;潘珊珊;张怡;孙兵;;企业孵化器孵化流程研究综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12期
8 吴金光;胡小梅;;财政支持对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基于1997~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J];系统工程;2013年09期
9 汪艳霞;钟书华;;从企业孵化器到企业加速器:缘起、演进及走向[J];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04期
10 高培勇;毛捷;;间接税税收优惠的规模、结构和效益:来自全国税收调查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钟卫东;孙大海;刘爱萍;;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动机、行为与绩效的关系[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黄金树;李仁耀;蔡惠羽;;外国技术授权策略与本国关税政策之探讨[A];经济学(季刊)第4卷增刊(总第18期)[C];2005年
3 乔晓楠;张欣;;东道国的环境税与低碳技术跨国转让[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3期[C];2012年
4 钟卫东;孙大海;刘爱萍;;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动机、行为与绩效的关系[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周建华;企业孵化器网络构建与绩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谢菲;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创投合作及激励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王忠;科技企业孵化器合作与激励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赵江敏;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入孵和毕业筛选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张亚兰;基于战略联盟视角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创业投资外部合作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林德昌;基于资源网络理论的新服务开发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杨艳;产业集群嵌入对创业人才的孵化过程及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晓英;虚拟科技孵化网络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陈粟;企业孵化器与技术创新[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福刚;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孵化器知识服务能力建模与仿真[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杜立婷;企业孵化器的网络化运行模式研究及实证分析[D];烟台大学;2011年
3 张娇;我国国家级企业孵化器运行效率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刘茜;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创新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5 沈薇;深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能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秋月;旅顺民营科技创业中心盈利模式的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周颖;高新技术孵化网络的生成与运行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黄蔚娟;创新孵化网络对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周佳华;在孵企业社会资本、知识获取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10 马卉;高校科技园孵化器功能的管理创新[D];河海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京同;高林;;企业所有权、创新激励政策及其效果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2 曾国祥;税收政策与企业科技创新[J];财贸经济;2001年03期
3 匡小平;肖建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税收优惠政策整合——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7年S1期
4 邓子基;杨志宏;;财税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05期
5 朱晓波;;辽宁沿海城市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马山水;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设计的影响因子[J];调研世界;2003年08期
7 唐晓华,唐要家,苏梅梅;技术创新的资源与激励的不匹配性及其治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1期
8 郑绪涛;;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5期
9 李焰;秦义虎;张肖飞;;企业产权、管理者背景特征与投资效率[J];管理世界;2011年01期
10 李垣;杨知评;史会斌;;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影响联盟绩效的机理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金德;论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J];特区与港澳经济;2000年07期
2 刘素华;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社会环境[J];探索与求是;2000年01期
3 赵宏中;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障碍与前景[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任懿奇;坚持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有效结合 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全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J];现代管理科学;2000年03期
5 宋丽红;如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J];现代企业;2000年09期
6 李小萍,李正墨;百余名专家学者研讨山西技术创新[J];学会;2000年11期
7 杨钰清;贵轮注重企业技术创新[J];中国橡胶;2000年08期
8 秦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问题[J];学习论坛;2000年12期
9 ;第二批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单位已确定[J];冶金管理;2000年03期
10 张奔;坚持技术创新 依靠科技降成本[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孔来;亓庆亮;王琳娜;;对技术创新与其他相关概念关系问题的认识[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姜正权;;企业科学发展模式初探——略论技术创新与技术路线图[A];中国通信学会2009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强;;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A];贵州省第五届科技创新论坛文集[C];2009年
4 焦勇;;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技术创新[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李福苟;;坚持技术创新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刘艳龙;;技术创新的产业内扩散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姚禄仕;王薇薇;;安徽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分析与对策[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凤敏;娄克建;;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研究[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9年
9 赵海民;李建民;;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系统整合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夏恩君;;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博弈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中;塑编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N];中国包装报;2004年
2 朱森第;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 [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3 孙金华;化工企业信息化与技术创新[N];中国工业报;2003年
4 金文;技术创新怎么“创”[N];中国化工报;2000年
5 柳永祥;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N];中国航空报;2002年
6 {勗谄,
本文编号:2414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414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