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财税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9-06-05 15:25
【摘要】:多样化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工具在实践中的作用有效性研究可以为政策的优化提供参考。文章以福建省若干企业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当前福建省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财税政策在实践中的作用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政府的财税支持政策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产生了正向的激励效应;企业对财政激励政策支持其自主创新的有效性评价高于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在实践中应用最广;企业对间接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效应的评价大于直接优惠政策;行业特点影响着不同财税支持政策的作用效果;企业对享受政策带来效益与成本的比较、政府部门服务质量、企业运用政策的能力是影响企业申请和享受财税支持政策主动性意愿的关键因素。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财税支持政策的作用有效性需要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营造宽松公平的支持企业创新的环境、增强企业运用财税政策的能力。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diversified fiscal and tax policy tools to support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policy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some enterprises in Fujian Province,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ain fiscal and tax policies supporting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in Fujian Province.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government's fiscal and tax support policy has a positive incentive effect on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financial incentive policy in support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ax preferential policy, and the income tax preferential policy support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n practice. The evaluation of the support effect of indirect tax preference policy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direct preferential polic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y affec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iscal and tax support policies. The comparison of benefits and costs brought by the enjoyment policy, the service quality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the ability of enterprises to use the policy are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initiative willingness of enterprises to apply and enjoy the fiscal and tax support policy.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fiscal and tax support policies fo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policy design, create a loose and fair environment to support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enterprises to use fiscal and tax policies.
【作者单位】: 福建江夏学院会计学院;福建省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BJY198) 2014年度福建省财政资助科研项目(2014CZ13)
【分类号】:F273.1;F8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2 张同斌;高铁梅;;财税政策激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3 曾萍;邬绮虹;蓝海林;;政府的创新支持政策有效吗?——基于珠三角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04期

4 钱霞;庄杨;黄晋;;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研究[J];软科学;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丽娜;中国内地专利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洪琳琳;黄良文;;政府财税政策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1年12期

3 阳立高;廖进中;杨沿平;;汽车产业R&D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10年10期

4 叶子荣;贾宪洲;;金融支持促进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吗[J];财经科学;2011年03期

5 师萍;韩先锋;;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趋同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6期

6 吉生保;周小柯;;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研究——基于HMB生产率指数的经验证据[J];财经论丛;2010年06期

7 张秀武;胡日东;;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8 贺京同;高林;;企业所有权、创新激励政策及其效果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9 田园;;重庆与上海工业投资结构比较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滕玉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能源强度——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杰英;;北京市科技创新融资渠道效果的实证分析[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潘雄锋;史晓辉;王蒙;;我国科技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效应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林承亮;许为民;;技术外部性下创新补贴最优方式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同斌;杨彬;高铁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与内资企业间双向动态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兼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吴志娟;肖虹;;新所得税法激励了R&D投资吗?——基于实物期权的数值分析[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2期)[C];2010年

6 徐伟民;;第四十章 政府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来自上海的微观实证分析[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7 马乐;孙丽文;;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系统协调性分析——以河北省为例[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朱承亮;师萍;安立仁;;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与研发创新效率——基于SFA模型的检验[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李辉;朱承亮;岳宏志;;我国R&D经费配置效率与行业差异[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赵立雨;;基于SFA的区域R&D效率的空间相关性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金胜;中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适度规模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王天骄;FDI对中国内资汽车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周艳梅;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陈栋;自主创新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周莹;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体系及其系统失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林海波;中国财政科技投入效率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哲丽;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恩普;高技术产业R&D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星;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小芬;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其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成;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魏平;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兆庭;山东省地区工业知识生产技术效率测算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任栋;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政府对企业R&D支出激励模型与实证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9 余晴瑶;我国高新技术企业R&D支出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韩先锋;中国R&D创新技术效率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晓峰;;自主创新财政支持的理论基础与政策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6期

2 郑绪涛;柳剑平;;促进R&D活动的税收和补贴政策工具的有效搭配[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3 黄永明;何伟;;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理论与实践[J];财政研究;2006年10期

4 金碚;高技术在中国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12期

5 刘刚;李峰;;跨国公司在华竞争战略演变驱动力及实现路径——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6期

6 王勇;;欧美国家推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解析及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7年04期

7 张建君;张志学;;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8 罗党论;刘晓龙;;政治关系、进入壁垒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5期

9 蓝海林;皮圣雷;;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分割性双重条件下中国企业战略选择研究[J];管理学报;2011年08期

10 余泳泽;;创新要素集聚、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效率——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经济评论;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科技推动山西化工企业经济快速增长[J];大氮肥;2002年06期

2 李兆雄;;德国企业经济研究所[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2年07期

3 宁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社会学分析及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J];南方经济;2000年06期

4 高兆明,管华;企业经济行为选择中的道德边际[J];学术研究;2000年11期

5 ;“一企一策”抓落实 努力营造企业发展的好环境[J];广西经贸;2000年03期

6 王淑新;企业发展的核心:建立资本运作机制[J];上海商业;2000年09期

7 张新国;以改制改革为动力 促进企业经济全面发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0年03期

8 李桂红;企业创新不言小[J];中小企业科技;2000年08期

9 仲伟周;论企业集团的本质与功能——企业集团形成及其运作边界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01期

10 陈体伟;民营企业面临的危机与对策(续)[J];电工技术杂志;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志莉;赵子静;王小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行为[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2 沈四宝;程华儿;;浅谈中国企业社会责任[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3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吉林省企业集团调查与问题研究[A];吉林省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续集三)[C];1998年

4 陈贵民;雷造民;;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A];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5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刘艳良;;网络经济下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思考[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王益锋;王安民;王瑛;;企业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A];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张波;陈亮;;浙江非公企业中的青年员工发展对策[A];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3)[C];2003年

8 庞新会;;深化企业信息化建设 实现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A];山西省科技情报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正德;洪明军;黄炜;;温岭市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周伟;许建;张全智;王丽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洪流 武汉市财政局 枝江市财政局 荆州市财政局 黄冈市财政局 襄樊市财政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做好财政企业工作[N];湖北日报;2004年

2 ;民营企业的战略选择[N];建筑时报;2002年

3 吴江;激活企业社会责任感[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效翔邋贺鹏;今年免费培训千名企业高管[N];福州日报;2007年

5 玉财;玉溪市2007年度企业经济运行分析[N];玉溪日报;2008年

6 ;探究《企业生命的秘密》[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7 曾亚卫;秦南工商力促高空行业企业健康发展[N];中国工商报;2010年

8 十八局党委副书记 刘树洪;改制企业加强党的领导要坚持“五个不能变”的原则[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1年

9 新疆屯河集团公司党委书记 裴洪斌;用先进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N];光明日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杜伟静;80%企业销售有困难 15%陷入生存窘境[N];大庆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集甜;企业责任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德佳;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长喜;利益相关者、社会契约与企业社会责任[D];复旦大学;2005年

4 田虹;企业社会责任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永平;社会和谐发展环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6 陈锋;企业社会责任与减缓贫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周景勤;利益均衡与效率[D];中共中央党校;1995年

8 李家鸽;基于知识观的企业理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姜涛;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响应与企业价值[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10 赵国儒;中国民营企业IPO前后经营绩效变化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阎旭;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吴楠;中国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3 屈莉;我国转型期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宗晓兰 ;企业公民:理论探索与经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王新;论民营企业的规范化管理[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6 王明华;企业社会责任本质及其治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7 骆阳;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王春香;影响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成因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付园;内蒙古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

10 彭国昌;企业公正:打造我国百年企业之魂[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93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493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a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