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中国式财政分权视角下的非税收入增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01:24
【摘要】:继“税收超经济增长”之后,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超常规增长已经成为财税理论界关注的新焦点。在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非税收入的快速增长无疑与中央政府“减税降费”的政策初衷背道而驰。探寻地方政府非税收入过快增长的根源,并提出应对非税收入过快增长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中国式财政分权的统一框架下,分析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晋升激励下的地方政府竞争对非税收入增长的影响。运用2000—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动态计量模型,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分税制改革所带来的财政压力是导致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央政府税收集中比重每提高1%,地区人均非税收入相应提高0.36%;(2)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竞争进一步加剧非税收入的增长。通过空间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增长存在典型的“策略模仿”。即当地通过非税收入弥补财政收支缺口的行为会被其他地区所模仿,进而导致非税收入的普遍上涨;(3)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非税收入增长呈现出结构性的差异,行政事业性收费与专项收入作为非税收入的绝对主体,是地方政府应对中央财政收入集权的主要手段;(4)分区域的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发现,税收净流出与税收净流入地区在非税收入的竞争上存在差异化的策略,税收净流出地区在通过行政事业性收费弥补财力缺口的同时,采取了“竞赛到底”的策略,兼顾财力保障与流动性要素争夺。而税收净流入地区主要通过专项收入弥补财力缺口,且采取“同向竞争”策略。其中,公共服务的竞争可能是采取该策略的重要诱因。相比于已有研究,本文进一步探究了非税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差异,对非税收入内部的结构性变化做出了合理解释。同时,在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框架下,通过引入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非税收入增长的经济逻辑与政治逻辑,为非税收入增长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解释。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81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佳;公共品的层次性要求实行财政分权[J];吉林财税;2001年02期

2 金戈;财政分权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我国财政分权的特殊原因及工作重点[J];辽宁财税;2003年07期

3 杜延玲;细观新一代财政分权[J];辽宁财税;2003年11期

4 阎坤,陈昌盛;中国财政分权的实践与评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5 陈志勇;如何完善我国的财政分权体系[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31期

6 杨灿明,赵福军;财政分权理论及其发展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杨灿明,赵福军;关于财政分权后果的理论述评[J];财贸经济;2004年07期

8 陈志勇;夏晟临;;如何完善我国的财政分权体系[J];中国财政;2004年02期

9 乔新生;财政分权的五个假设[J];决策;2005年02期

10 杜燕;;财政分权的利弊:各种观点的争论[J];世界经济情况;2005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一平;;财政分权、腐败与治理[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3期[C];2008年

2 刘志广;;财政社会学视野下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于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一个初步分析框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3 李丙红;;省以下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县级政府人力规模——以湖南为例[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4 阮艺华;;财政分权、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谢欣;李建军;;地方财政健康与财政分权——基于湖北省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6 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1期(总第19期)[C];2005年

7 丁菊红;邓可斌;;政府偏好、公共品供给与转型中的财政分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8 张军;;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9 朱富强;;如何健全我国的财政分权体系?——兼论土地财政的成因及其双刃效应[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军华;杨红伟;;浅论改革时期中国财政分权的政治约束——1978—1994年间省级领导的政治流动与地方政府财政表现的相关性分析[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力;公共财政应先于财政分权[N];发展导报;2002年

2 汪才信;过度财政分权代价大[N];财会信报;2005年

3 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 副秘书长 刘尚希;我国财政分权要走自己的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4 陶然;财政分权和经济转轨[N];经济观察报;2003年

5 谷重庆;把握适度的财政分权,方能减少财富不平等分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财政金融学院 吕冰洋;中国财政分权要兼顾活力与秩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梁怡;财政分权理论模型的演进[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逄勇 作者单位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财政分权与行政集权的冲突亟待解决[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周业安;有限财政分权造就短视的地方政府[N];中国经营报;2008年

10 ;财政分权利于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玮;我国市场化改革中的财政分权[D];厦门大学;2003年

2 陈明;财政分权视角下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

3 袁建国;中国式分权、地方政府行为异化及其校正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4 段龙龙;基于“国家治理论”的中国政府间财政分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5 沈伟;中印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刘金涛;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在茂;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刘小勇;经济增长视野下的中国财政分权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潘娟;财政分权对地区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洁;中国式财政分权视角下的非税收入增长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

2 陈冬妮;宪政视野中的我国财政分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王海洋;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行为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4 谢文杰;财政分权下环境治理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杨赞;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最优分权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宜文;财政分权、银行信贷与通货膨胀[D];西南大学;2015年

7 王海颖;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义务教育供给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徐啸;广西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关系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张琛;中国式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10 王云琪;财政分权对省级政府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84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584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9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