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政策效应分析
本文关键词: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政策效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对税制不断调整以适应经济的发展。到2009年为止基本实现了从“生产型”到“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从2011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及税收结构特点着手进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研究,并出台具体规定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及交通运输行业相关业务税收情况,从2012年起在上海市增加交通运输业和相关业务税收试点并逐步推行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政策的实施;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政策,2016年5月1日,建筑安装业、金融保险业及生活服务业等属于原营业税征税范围全面施行“营改增”。当前国内对“营改增”政策的关注重心不同,国内学者主要关注“营改增”的施行效果,对有关交通运输业方面的税收转型的研讨有限,更缺乏对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政策效应的分析。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结合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施行效果,一方面对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政策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另一方面借鉴实际数据对论述内容进行实证分析和论证,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在第一章论述了国内外对增值税的研究和发展现状,接下来对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理论基础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对交通运输业执行增值税必要性进行分析;在第三章,对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政策的施行效果加以描述,列举所存在的问题;此后,在实证部分主要从交通运输业“营改增”以后对税负的影响及相关经济数据的变化,测算交通运输业施行“营改增”后的实际政策效应影响,并根据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运行情况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 营改增 政策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12.42;F51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3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9
- 1.1.1 选题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最新动态9-11
- 1.2.1 交通运输业实行增值税的必要性研究9-10
- 1.2.2 交通运输业实行增值税的制度设计研究10-11
- 1.2.3“营改增”的政策经济效应研究11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1-12
- 1.3.1 研究内容11
- 1.3.2 研究方法11-12
- 1.4 研究框架12-13
- 第2章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理论基础13-19
- 2.1 流转税相关理论综述13-15
- 2.1.1 流转税基本理论介绍13
- 2.1.2 营业税及增值税相关政策13-15
- 2.2 税收公平理论15
- 2.3 税收中性理论15-16
- 2.4 最优课税理论16-17
- 2.5 税收的经济调节作用17-19
- 第3章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必要性19-26
- 3.1 交通运输行业的基本情况介绍19-21
- 3.1.1 交通运输行业定义及分类19
- 3.1.2 交通运输行业的特点19-21
- 3.2 交通运输业税收转型的必要性21-26
- 3.2.1 重复征税问题21-23
- 3.2.2 税收管理问题23-26
- 第4章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效果及问题26-29
- 4.1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政策运行的成效26-27
- 4.1.1 增值税抵扣链条得以完善26
- 4.1.2 避免部分重复征税的现象26
- 4.1.3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26
- 4.1.4 促进物流行业发展26-27
- 4.2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施行存在的问题27-29
- 4.2.1 一般纳税人的税负有所增加27
- 4.2.2 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过高27
- 4.2.3 税源管理难度加大27-28
- 4.2.4 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难度加大28-29
- 第5章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29-37
- 5.1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对微观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29-34
- 5.1.1.样本选取29
- 5.1.2.研究方法29-30
- 5.1.3.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对企业税负影响的实证分析30-34
- 5.2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34-37
- 5.2.1 样本指标的选取34-35
- 5.2.2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对财政收入变动影响的实证分析35
- 5.2.3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对国民生产总值变动影响的实证分析35-37
- 第6章 建议和结论37-40
- 6.1 建议37-39
- 6.1.1 适当增加可抵扣项目范围37
- 6.1.2 完善营改增配套财政补贴政策37
- 6.1.3 降低交通运输企业税率37-38
- 6.1.4 推行电子发票管理38
- 6.1.5 加强税收征管38-39
- 6.2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2
- 后记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强,岳群;对垦区交通运输业发展走向的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2001年02期
2 赵海燕;中国交通运输业与黑龙江省沿边口岸的发展[J];西伯利亚研究;2002年05期
3 热孜娅·哈巴斯;对新疆交通运输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袁伟峰;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轨道运输[J];综合运输;2002年02期
5 经运;上半年交通运输业的几个特点[J];综合运输;2002年08期
6 王毅;交通运输业面临“非典”考验[J];综合运输;2003年05期
7 王国强;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电业;2003年12期
8 张卫良;工业革命前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樊桦;;交通运输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及途径[J];综合运输;2006年05期
10 吴云勇;王兆生;;中国交通运输业“瓶颈”问题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权忠光;;科技进步与交通运输业发展:理论、方法与测评[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杨涛;;交通运输业绿色投入产出模型的理论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王贺礼;谢运生;罗成龙;黄贞岚;;交通运输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A];新形势下长三角能源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对策——第八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刘凯;张晓东;;交通运输业应积极向现代物流业融入与拓展[A];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张炜熙;张金桥;;交通运输业对经济系统恢复的影响研究[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6 娄菁;;低碳交通-未来交通运输业发展战略[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马新文;;西部大开发应以交通运输业为先导[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泽民;杨晨;;入世对兵团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A];全国中等城市道路运政管理工作第十二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致中;;中国交通运输业与运筹学[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0年
10 张冀新;;生产性服务-交通运输业-城市群的纵向集成创新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陆娅楠;破解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难题[N];人民日报;2008年
2 郭艳君 驻马店市天佳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强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推动交通运输业科学发展[N];驻马店日报;2008年
3 杨传堂 交通运输部部长;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五大任务[N];经济日报;2013年
4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试点八月全国推开[N];中国交通报;2013年
5 记者 赫文芳;我市全力推动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N];大同日报;2013年
6 实习生 王悦良;前6月 我市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24亿余元[N];攀枝花日报;2013年
7 窦桐;上半年交通运输业投资回暖[N];中国冶金报;2013年
8 记者 陈熹 通讯员 高斌 实习生 苏雪琦;交通运输业加速提质[N];湖北日报;2013年
9 记者 于宛尼;交通运输业技能竞赛决赛落幕[N];工人日报;2013年
10 记者 梁振君 通讯员 曾德立;交通运输业投资撑起半壁江山[N];海南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廷华;河北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07年
2 肖义勇;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统计分析[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3 林荣;山东省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关系发展趋势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霞;“营改增”对云南省交通运输业实际税负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姚慧慧;“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6 陈宇;基于耦合模型的云南省交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陈丹;促进我国发展低碳交通的法律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8 杨明;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效应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9 陈庆响;二氧化碳控排约束下的我国交通运输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任璐璐;湘鄂赣三省交通运输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性分析[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
本文关键词: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政策效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88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