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纳税信用评价体系实施效果及优化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7 19:17
作为组成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一环,纳税信用体系的建设既是当前我国税收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依法治税的重要环节之一。纳税信用体系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则是纳税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建设好纳税信用评价体系不仅可以规范征纳双方的行为,促进纳税人树立自觉、诚信纳税的意识,增强纳税人对我国税收法律制度的认可程度,早日实现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目标。健全科学完善的纳税信用评价体系能够减少我国税收的流失,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珠海在落实纳税信用评价体系过程中不仅承接全国纳税评价体系建设标准,同时也开展了个性化的纳税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为了解珠海纳税信用评价体系情况,发现体系实施和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优化纳税信用评价体系,本文通过抽样统计的方法,对珠海市纳税信用评价体系运行情况开展数据分析。从税收规模、行业类型和企业开业时间三个方面分别研究纳税信用评价体系实施情况,同时对珠海纳税信用评价体系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在总结珠海纳税信用评价体系实施和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发现目前评价体系实施过程中公平性不足、新办企业支撑不够等问题。在对导致前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后,有针对性地...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路线图
图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架构建立纳税信用评价体系提供了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一种可行手段。通过建立互联互信息网络,税务部门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能更快捷准确地了解到纳税人的涉税信息其涉税情况进行全面完整的读取分析,从而对其进行信用评级,并通过纳税信用等异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建立纳税信用评价体系能够对不同纳税信用等级的纳税人不同的奖惩措施,努力引导纳税人提升自身信用评级。在提升纳税信用等级,降低为低信用等级风险的过程中,纳税人会主动了解国家有关税收相关政策并主动防范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纳税人及时准确缴纳税款。2.2.2 纳税遵从理论纳税遵从是指纳税人依照法律法规履行纳税义务,向国家按时准确缴纳各项应纳,并且服从税务部门符合法律法规的管理行为,反之,就是纳税不遵从。目前普遍税收遵从有两种模式:一是基于预期效用理论的理性模式,二是基于前景理论的行
图 2-2 纳税信用在基于预期效用的税收遵从理论中起的作用根据纳税遵从理论中基于前景理论的行为模式,有三种效应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不一致,分别是确定性效应、框架效应和分离效应。第一,确定性效应是指在决策过程中,人倾向于选择具有确定性的结果。在纳税遵从中,也就是说如果税制简明且易于遵守,纳税人就会倾向选择诚实纳税;如果税制繁琐难懂不易操作且存在漏洞,使纳税人办税困难或容易逃避纳税义务,纳税人就容易选择纳税不遵从。第二,框架效应指的是人并不拥有一个确定不变的偏好,在决策中通过改变对结果的描述来改变人的参照物,就可以影响到人的偏好选择。应用到纳税遵从上,反映在纳税人的风险偏好是不固定的。如果纳税人在填写申报表的时候可能面临补缴税款,那么可能倾向于风险偏好,因为可能可以免于缴税;但是如果可能获得退税前景,就倾向于风险厌恶,就会老实申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然人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J]. 李磊. 纳税. 2018(28)
[2]对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J]. 唐秋鸽,周洁,温宇涵,耿俊,廖燕. 金融经济. 2018(08)
[3]企业纳税信用行为选择与政府税收治理杠杆[J]. 魏修建,姜博,吴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4]横琴自贸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基于政府作用视角[J]. 夏群,于菁,孟庆福. 特区经济. 2017(07)
[5]小微企业纳税信用担保体系研究[J]. 李嘉琦. 现代商业. 2017(16)
[6]纳税信用分级管理实施效果研究——以S市Y区税务局为例[J]. 徐婷婷. 税收经济研究. 2017(02)
[7]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及征信体系架构分析[J]. 邓超文,王子卿,孟纯,刘璐,彭嘉铭. 中国市场. 2017(13)
[8]人民银行在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定位与作用探析[J]. 唐琦. 征信. 2017(01)
[9]基于征纳信用的税收征管模式思考[J]. 肖蓉,李佳.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03)
[10]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路径探析[J]. 宋雄伟. 行政管理改革. 2015(12)
硕士论文
[1]作为治理工具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D]. 谢一奇.南京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22556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路线图
图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架构建立纳税信用评价体系提供了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一种可行手段。通过建立互联互信息网络,税务部门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能更快捷准确地了解到纳税人的涉税信息其涉税情况进行全面完整的读取分析,从而对其进行信用评级,并通过纳税信用等异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建立纳税信用评价体系能够对不同纳税信用等级的纳税人不同的奖惩措施,努力引导纳税人提升自身信用评级。在提升纳税信用等级,降低为低信用等级风险的过程中,纳税人会主动了解国家有关税收相关政策并主动防范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纳税人及时准确缴纳税款。2.2.2 纳税遵从理论纳税遵从是指纳税人依照法律法规履行纳税义务,向国家按时准确缴纳各项应纳,并且服从税务部门符合法律法规的管理行为,反之,就是纳税不遵从。目前普遍税收遵从有两种模式:一是基于预期效用理论的理性模式,二是基于前景理论的行
图 2-2 纳税信用在基于预期效用的税收遵从理论中起的作用根据纳税遵从理论中基于前景理论的行为模式,有三种效应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不一致,分别是确定性效应、框架效应和分离效应。第一,确定性效应是指在决策过程中,人倾向于选择具有确定性的结果。在纳税遵从中,也就是说如果税制简明且易于遵守,纳税人就会倾向选择诚实纳税;如果税制繁琐难懂不易操作且存在漏洞,使纳税人办税困难或容易逃避纳税义务,纳税人就容易选择纳税不遵从。第二,框架效应指的是人并不拥有一个确定不变的偏好,在决策中通过改变对结果的描述来改变人的参照物,就可以影响到人的偏好选择。应用到纳税遵从上,反映在纳税人的风险偏好是不固定的。如果纳税人在填写申报表的时候可能面临补缴税款,那么可能倾向于风险偏好,因为可能可以免于缴税;但是如果可能获得退税前景,就倾向于风险厌恶,就会老实申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然人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J]. 李磊. 纳税. 2018(28)
[2]对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J]. 唐秋鸽,周洁,温宇涵,耿俊,廖燕. 金融经济. 2018(08)
[3]企业纳税信用行为选择与政府税收治理杠杆[J]. 魏修建,姜博,吴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4]横琴自贸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基于政府作用视角[J]. 夏群,于菁,孟庆福. 特区经济. 2017(07)
[5]小微企业纳税信用担保体系研究[J]. 李嘉琦. 现代商业. 2017(16)
[6]纳税信用分级管理实施效果研究——以S市Y区税务局为例[J]. 徐婷婷. 税收经济研究. 2017(02)
[7]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及征信体系架构分析[J]. 邓超文,王子卿,孟纯,刘璐,彭嘉铭. 中国市场. 2017(13)
[8]人民银行在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定位与作用探析[J]. 唐琦. 征信. 2017(01)
[9]基于征纳信用的税收征管模式思考[J]. 肖蓉,李佳.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03)
[10]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路径探析[J]. 宋雄伟. 行政管理改革. 2015(12)
硕士论文
[1]作为治理工具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D]. 谢一奇.南京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22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922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