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生态补偿扶贫的作用机理、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

发布时间:2021-01-16 00:08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是我国解决生态贫困的重要决策安排,目前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生态补偿扶贫模式,对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不同的生态补偿扶贫实践模式的作用机理不同,但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贫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生态补偿政策依据不明朗、部分贫困户参与生态补偿扶贫存在障碍、生态补偿脱贫效应存在差异、生态补偿扶贫资金筹措使用机制不完善、生态补偿扶贫部门衔接不顺畅等困境,抑制了生态补偿扶贫实施效果。应加强生态补偿和扶贫立法,制定专门的生态补偿扶贫政策,发挥现金型补偿、岗位型补偿、产业型补偿三者之间的政策协同作用,拓展生态补偿扶贫资金投入渠道和规模,完善生态补偿扶贫部门间的衔接机制等,可优化生态补偿扶贫政策的实施。 

【文章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2020,4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生态补偿扶贫的理论框架
    (一)生态贫困的发生机理
        1. 生态脆弱区的生态贫困发生。
        2. 生态富集区的生态贫困发生。
    (二)生态补偿与扶贫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生态补偿扶贫的作用机理
        1. 现金型生态补偿扶贫作用机理。
        2. 岗位型生态补偿扶贫机理。
        3. 产业型生态补偿扶贫作用机理。
三、生态补偿扶贫的主要举措
    (一)加大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加速上游地区生态脱贫
    (二)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缓解发展受限地区绿色贫困
    (三)实施林业生态补偿,助推林农脱贫致富
    (四)设立生态公益岗位,有效推动贫困户脱贫
四、生态补偿扶贫的现实困境
    (一)生态补偿扶贫政策依据不明朗
    (二)部分贫困户参与生态补偿扶贫存在障碍
    (三)生态补偿脱贫效应存在差异
    (四)生态补偿扶贫资金筹措使用机制不完善
    (五)生态补偿扶贫部门衔接不顺畅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发展实践与政策建议[J]. 巨文慧,孙宏亮,赵越,刘海龙.  环境与发展. 2019(11)
[2]贫困地区农户参与生态管护岗位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云南省两县的调查数据[J]. 吴乐,覃肖良,靳乐山.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3]精准扶贫与生态补偿的对接机制及典型途径——基于林业的案例分析[J]. 刘春腊,徐美,周克杨,曾凡超,刘子明.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5)
[4]关于生态贫困问题的几点理论思考[J]. 龙先琼.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5]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影响机理——基于江西省1990-2016年统计数据的分析[J]. 孔凡斌,陆雨,许正松.  企业经济. 2019(03)
[6]生态补偿式扶贫:问题分析与政策优化[J]. 赵晶晶,葛颜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7]中国生态补偿40年:政策演进与理论逻辑[J]. 李国平,刘生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8]生态补偿现金方式的减贫效果分析[J]. 尚海洋,宋妮妮,丁杨.  统计与决策. 2018(12)
[9]生态补偿有利于精准扶贫吗?——以三峡生态屏障建设区为例[J]. 朱烈夫,殷浩栋,张志涛,柯水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10]生态补偿对不同收入农户扶贫效果研究[J]. 吴乐,孔德帅,靳乐山.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5)



本文编号:2979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979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9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