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16:02
本文关键词: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税制已经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营业税的重复征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2012年1月1日,“营改增”首先在上海市进行试点,掀起了我国税制的新一轮改革浪潮;自2014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亦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内,至此整个交通运输业已全部被纳入改革范围。“营改增”的目的在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的升级,实现结构性减税。交通运输业作为基础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交通运输行业进行营改增改革必定产生极大的意义。此外,在交通运输业改征增值税之前,交通运输企业支付的运输费用,在取得运输发票后可按7%的抵扣率抵扣进项税额,同时多年的征收管理使得税务机关对运输发票等相关抵扣凭证的管理也日渐完善,首先选取交通运输业进行改革具有良好的基础,但在“营改增”改革过程中部分企业税负出现不降反升的现象已引起多方关注。 鉴于此,论文以交通运输业“营改增”为背景,阐述了交通运输业的相关概念以及“营改增”的相关理论基础,其次是分析了当前交通运输业的现状以及“营改增”的进程,并指出了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部分企业税收负担加重,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过高,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税收征管难度较大,增值税发票获取困难以及主辅业分离征管难度大等,并对存在的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同时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和数据选取原则,选择部分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其税收负担率的变动以及税负变化的影响因素,同时借鉴国外交通运输业征收增值税的经验,提出完善交通运输业增值税制度,适当降低税率,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制度等措施,使企业能够享受到“营改增”所带来的税收福利,使国家能够真正实现“营改增”的初衷,达到结构性减税的目的。这不仅有利于理论结合实践,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能够对其他行业进行增值税改革提供丰富的建议。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 营改增 结构性减税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12.42;F5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4
- 1 绪论14-26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4-16
- 1.1.1 研究背景14-15
- 1.1.2 研究目的15
- 1.1.3 研究意义15-16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6-21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6-19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9-21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21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21-23
- 1.3.1 研究内容21-22
- 1.3.2 研究方法22-23
- 1.4 研究路线与创新点23-26
- 1.4.1 研究路线23-25
- 1.4.2 创新点25-26
- 2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基础理论26-32
- 2.1 交通运输业的概念界定26-27
- 2.1.1 交通运输业的含义26
- 2.1.2 交通运输业的分类26-27
- 2.2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理论依据27-32
- 2.2.1 税收中性理论27-28
- 2.2.2 税制优化理论28-30
- 2.2.3 税收负担理论30-32
- 3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现状与问题32-41
- 3.1 交通运输业及其营改增现状32-35
- 3.1.1 交通运输业现状32-34
- 3.1.2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34-35
- 3.2 交通运输业增值税存在的问题35-37
- 3.2.1 部分企业税收负担加重35
- 3.2.2 税收征管难度大35-36
- 3.2.3 增值税发票获取困难36-37
- 3.3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问题的成因37-41
- 3.3.1 增值税实际税收负担率偏高37
- 3.3.2 可抵扣进项税额较少37-38
- 3.3.3 税收优惠政策过渡不够平稳38
- 3.3.4 税收征管制度衔接不够细化38-39
- 3.3.5 主辅业分离管理难度大39
- 3.3.6 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较高39-41
- 4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负影响的回归模型分析41-50
- 4.1 研究样本与指标选择41
- 4.1.1 研究样本41
- 4.1.2 指标选择41
- 4.2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负的影响分析41-43
- 4.2.1 研究方法41-42
- 4.2.2 实证分析42-43
- 4.3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负的影响因素分析43-50
- 4.3.1 选取变量43-44
- 4.3.2 建立模型44-45
- 4.3.3 模型结论45-50
- 5 国外交通运输业增值税政策的借鉴50-54
- 5.1 国外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的经验50-52
- 5.1.1 法国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的经验50-51
- 5.1.2 德国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的经验51
- 5.1.3 韩国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的经验51-52
- 5.2 国外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的启示52-54
- 5.2.1 实行全面的消费型增值税52-53
- 5.2.2 交通运输业税率相对较低53
- 5.2.3 税收征管程序比较简化53-54
- 6 完善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的对策54-60
- 6.1 完善交通运输业增值税制度54-56
- 6.1.1 适当降低行业税率54
- 6.1.2 适当扩大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54-55
- 6.1.3 降低一般纳税人资格划分标准55-56
- 6.2 完善交通运输业税收优惠政策56-57
- 6.2.1 实施过渡性扶持政策56
- 6.2.2 适度扩大税收优惠范围56-57
- 6.3 完善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制度57-60
- 6.3.1 合理分配税收征管职能57-58
- 6.3.2 提高税收征管效率58-59
- 6.3.3 推行电子发票管理59-60
- 结论60-62
- 参考文献62-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5-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尉;;浅谈我国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市场;2010年19期
2 曾娟红;;增值税研究国外文献综述[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金鑫;关于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的若干问题[J];税务研究;2000年12期
4 张悦;蒋云峗;;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地方分享收入的影响[J];税务研究;2010年11期
5 甘启裕;;将交通运输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思考[J];税务研究;2011年06期
,本文编号:522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52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