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执法风险及其防范
发布时间:2017-08-18 13:05
本文关键词:税收执法风险及其防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纳税主体日渐多元化,而税收法制化的进程却显得相对滞后;纳税人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使得针对税收执法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逐渐增多;而党和国家对依法治税的要求不断提高,则使得税收执法人员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应对和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是广大税收执法人员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首先本文从税收执法风险的七个实际案例出发,对税收执法中容易发生风险的环节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办税服务厅、纳税评估、纳税稽查、税务日常征管等业务环节执法风险的表现。其次,从法律因素、人员因素、体制因素和其他因素四个方面对税收执法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税收执法风险之所以产生就是上述四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再次,基于对税收执法风险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对如何防范税收执法风险,从提高税收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廉政意识、完善税收执法监督机制两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首先要健全税收法律体系,其次要提高税收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廉政意识,完善税收执法监督机制;而完善税收执法监督机制既要通过深化税收征收管理体制的改革、切实执行执法责任制度和加强行政监察来完善税收执法内部监督机制,又要完善税收执法外部监督机制。此外,还针对如何防范税收执法各环节中容易发生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对本文作了总结,税收执法风险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但是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防范,以达到减少税收执法风险的产生的目的。
【关键词】:税收执法 风险 防范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12.42;D922.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0.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8
- 0.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8-10
- 第1章 税收执法风险的现状10-16
- 1.1 办税服务厅税收执法风险10-13
- 1.1.1 综合服务窗口岗位10-11
- 1.1.2 申报征收岗位11
- 1.1.3 出口退税申报岗位11-12
- 1.1.4 发票岗位12-13
- 1.2 纳税评估执法风险13-14
- 1.3 税务稽查执法风险14
- 1.4 税务日常征管风险14-16
- 第2章 税收执法风险产生的原因16-22
- 2.1 法律因素16-18
- 2.1.1 现行税收法律体系不完善16-17
- 2.1.2 税收法律法规效力等级低17
- 2.1.3 缺乏税收程序法17-18
- 2.2 人员因素18-19
- 2.2.1 税收执法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18
- 2.2.2 税收执法职业道德缺失18-19
- 2.2.3 税收执法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19
- 2.3 体制因素19-20
- 2.3.1 税收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19
- 2.3.2 考核指标的不科学19-20
- 2.4 其他因素20-22
- 2.4.1 地方政府的干预20
- 2.4.2 税收执法手段落后20-22
- 第3章 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对策22-30
- 3.1 健全税收法律体系22-23
- 3.1.1 制定税收基本法律22
- 3.1.2 提升税收执法依据的效力等级22-23
- 3.1.3 制定缺少的重要税收法律23
- 3.1.4 修订现行税法23
- 3.2 提高税收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廉政意识23-24
- 3.2.1 提高税收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23-24
- 3.2.2 增强税收执法人员的廉政意识24
- 3.3 完善税收执法监督机制24-26
- 3.3.1 完善税收执法的内部监督机制24-25
- 3.3.2 完善税收执法的外部监督机制25-26
- 3.4 防范税收执法各环节的风险26-30
- 3.4.1 防范税务登记执法风险26-27
- 3.4.2 防范定额征收执法风险27
- 3.4.3 防范税收优惠执法风险27
- 3.4.4 防范发票管理执法风险27-28
- 3.4.5 防范纳税评估风险28
- 3.4.6 防范税务稽查执法风险28
- 3.4.7 防范日常征管执法风险28-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2
- 致谢32
本文编号:694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694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