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西方经济学中的减税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发布时间:2017-08-26 08:37

  本文关键词:西方经济学中的减税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西方 经济学 中的 减税 理论 及其 借鉴 意义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资本流量增加,劳动力流动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明显增强,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近一段时期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推出了减税的财政政策恢复经济。而我国自从1998年开始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通过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发放国债等手段有效的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随着国债增发空间变小,政府投资的效果也在逐步减弱。与此同时,我国宏观税收总量在逐年增加,表现出了与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一致的状况。由此,也引发了国内学者对中国是否因该减税、如何减税的一番讨论。 本文试图从西方主流经济学派所阐述的财税理论入手,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减税经验,来分析中国目前的税收政策的现状,进而对我国如何运用减税的财政政策来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减税所产生的效应进行阐述,最终得出我国减税当行的结论。 本文除前言以外分为三部分。 一、西方经济学减税理论背景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各国纷纷推出了新的减税计划和方案,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减税浪潮。此次减税的主要特点是:实行合理税率,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负,扩宽税基,刺激经济增长。具体措施包括:降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税率,增加个人所得税的免税额和扣除额,对研发、创新、投资实行税收优惠,对中小企业实行特别的低税率和特殊的优惠政策。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开始实施减税政策刺激经济,到了近期的布什政府 WP=42 减税,减税政策从客观上刺激了经济增长,减税政策的实施对美国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减税理论评析 凯恩斯的财税理论从需求管理的角度入手,强调根据不同经济情况来使用增税或者是减税的手段。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产生衰退和失业时,政府应采取刺激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产生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抑制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萧条的时期采用减税的政策可以增加一国的财政收入。供给学派则是从供给方面入手,主张削减边际税率已增加高收入阶层的储蓄和投资,并且使用拉弗曲线得出,税率的高低和税收量的大小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甚至还有可能按相反方向变化。过高的税率不仅不会增加税收总量,还会抑制经济的增长。 三、西方经济学减税理论的借鉴意义 目前,我国的税收一方面存在着与宏观经济政策方向不一致的现象,即税收收入连年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的企业与个人的所得税税率和边际税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偏高,企业与个人税负较重。过高的税率影响了企业投资和个人劳动的积极性,过高的关税也影响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 西方国家实施财税政策的经验丰富,也值得我们从中吸取经验。尤其是近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各国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鼓励了企业投资和减轻了企业的负担,降低个人所得税增加了储蓄从而刺激了消费,降低资本利得税鼓励了利润的投资。因此,我国 WP=43 不妨借鉴经验,通过统一企业所得税、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提高起征点、转型增值税、对高科技、中小企业采用差别税率和减免农业税的措施来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达到从供给方面刺激投资、从需求方面拉大内需的目的。 很多学者反对减税主要是担心减税所带来的政府财政赤字。从短期来看,减税由于其政策的时滞性难免会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造成赤字。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相应的货币及其他财政手段来缓解赤字的扩大。但是从长期来看,实施减税政策的政策滞后效应能够完全被现实经济和其他因素消化,减税政策的目标与理论分析将趋于一致,减税政策对财政收入将产生正面影响。同时,减税的促进效率方面的正向效应有可能大于由于贫富差距拉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带来经济的增长。 中国减税是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减税浪潮的一种反映,同时也是解决国内经济实际情况的一种必然,有着实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以来,增发国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一直被当作是拉动经济的主要手段。但随着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产生的“挤出效应”的不断增大,以及由于增发国债、扩大支出而带来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使得最终可能产生房地产、证券等资产价格上涨过快而出现“泡沫”。增债扩支型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效果正在逐渐减弱。因此,笔者认为,在目前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前提下,应该更好地发挥税收这一手段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作用,重在调整税制结构上的不合理,普遍减轻税负压力,在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寻求公平,从而实现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812.42
【目录】:
  • 前言5-6
  • 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减税理论背景分析6-10
  • 一 近期西方减税的原因和特点6-7
  • 二 美国的减税政策及效果分析7-10
  • 第二章 西方经济学中的减税理论评析10-19
  • 一 凯恩斯的积极财政政策理论10-13
  • 1 需求管理政策10-12
  • 2 税收乘数对财政收入的影响12-13
  • 二 供给学派的减税理论13-19
  • 1 关于边际税率的基本命题13-15
  • 2 拉弗曲线15-19
  • 第三章 西方经济学减税理论的借鉴意义19-38
  • 一 我国税收的现状19-23
  • 1 我国近几年税收收入的超常增长19-20
  • 2 我国主要税种税率偏高20
  • 3 我国目前的税负水平较高20-23
  • 二 结合西方的经验,我国应如何减税23-31
  • 1 减轻微观税负,刺激经济增长23-26
  • 2 实施税收优惠,加大科技开发的税收扶持26-28
  • 3 以税制改革刺激中小企业发展28-29
  • 4 减免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29-31
  • 三 减税的效应分析31-35
  • 1 减税对财政的长、短期效应31-33
  • 2 减税的经济增长效应33-35
  • 四 结论35-38
  • 注释38-39
  • 参考文献39-41
  • 中文摘要41-44
  • 英文摘要44-4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淑慧;美国减税政策及其启示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方姝辉;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的消费调控[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40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740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6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