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营改增”政策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3 17:08
本文关键词:南昌“营改增”政策效应分析
【摘要】:1994年进行的分税制改革调整了原有的税收征收和分配结构,分设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两套征收系统,基本形成了中央以增值税为主,地方以营业税为主的税收收入结构,此后营业税和增值税逐渐成长为我国三大主体税种中的两支。1994年税制改革虽然改变了以往一直存在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大包干体制,初步理顺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但出于稳定地方财政收入等多方面考虑,此次税制改革在开征增值税的同时,对服务业等行业继续征收营业税。营业税的税基是企业经营所取得的全部营业额,而不是像增值税一样只是对流转过程中的增值部分征税,不可避免的造成重复征税。在服务业成为经济转型发展新引擎的今天,营业税的存在造成增值税抵扣链条不能形成闭环,使得征收营业税的服务业等行业税负水平高于征收增值税的制造业,既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和升级,也不利于企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影响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更不利于产业均衡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2012年1月1日起,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简称“营改增”,2012年8月至9月,“营改增”试点扩围至10个省市,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试点增加广播影视服务业并扩围至全国范围。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随后从2014年1月1日起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2014年6月1日起,电信业也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作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又一次重大的税制改革,“营改增”拉开了我国税制改革的序幕。“营改增”可以从制度上解决营业税制下所造成的重复征税问题,并通过完善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实现增值税税制下的“环环征收、层层抵扣”。同时“营改增”试点也是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降低服务行业整体税负,推动服务业发展,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可以预见,“营改增”后,我国税制将更科学合理、也更符合国际惯例。本文以南昌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的效应分析为研究重点,对“营改增”在南昌市具体实施情况加以深入了解,并分析“营改增”对南昌市试点行业、税收收入、税收征管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具体影响。从试点运行情况看,“营改增”在极大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发展,改善了南昌市三次产业结构,提升了南昌市经济活力的同时,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的税负也有所提高。在“营改增”税收政策的设置和实施方面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需要国、地税机关在税收征管中予以关注,也需要政策的制定者不断加以维护和完善。本文为“营改增”政策提出完善相关执行的方案,对改善当前行业发展不均和加快税收征管建设等方面提供对策及建议,为下一步“营改增”继续扩围、进一步加快南昌市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也为研究“营改增”试点提供了具体案例,具有一定实践意义。对于处在中部的南昌市来说,其区位优势并不明显,如何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准确给予定位,发挥城市独特的优势,实现弯道超车是一个重大的改革问题。抓住“营改增”这次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契机,促进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应该是南昌更加长效通往经济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关键词】:营改增 南昌 政策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12.42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第1章 导论13-20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3-15
- 1.1.1 研究背景13-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5-18
- 1.2.1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15
- 1.2.2 国内有关研究的综述15-18
- 1.3 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18-19
- 1.3.1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8-19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19
- 1.4 创新和不足19-20
- 第2章“营改增”政策概述20-26
- 2.1 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历史演变20-21
- 2.2“营改增”的必要性21-22
- 2.3“营改增”的改革内容22-26
- 2.3.1“营改增”扩围路径和税率安排22-24
- 2.3.2“营改增”过渡性政策安排24-26
- 第3章 南昌市“营改增”相关行业的影响分析26-35
- 3.1 南昌市“营改增”概况26-27
- 3.2“营改增”对南昌市交通运输业的影响27-32
- 3.2.1 交通运输业主要政策调整28-29
- 3.2.2 南昌市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基本情况29-30
- 3.2.3 对南昌市交通运输业税负的影响30-32
- 3.3“营改增”对南昌市部分现代服务业的影响32-35
- 3.3.1 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主要政策调整32
- 3.3.2 南昌市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基本情况32-34
- 3.3.3 对南昌市部分现代服务业税负的影响34-35
- 第4章“营改增”对南昌市税收收入和征管的影响分析35-41
- 4.1“营改增”对南昌市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35-39
- 4.1.1 试点期间南昌市税收总收入35
- 4.1.2 试点期间税收减收情况35-36
- 4.1.3 对南昌市国、地税税收收入的影响36-38
- 4.1.4 南昌市税收收入的未来趋势38-39
- 4.2“营改增”对南昌市国、地税机关税收征管方式的影响39-41
- 4.2.1 对南昌市国税机关税收征管方式的影响39-40
- 4.2.2 对南昌市地税机关税收征管方式的影响40-41
- 第5章“营改增”对南昌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41-45
- 5.1“营改增”对南昌市产业结构的影响41-42
- 5.2“营改增”对南昌市相关企业经营的影响42-43
- 5.2.1 提升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42
- 5.2.2 提高了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42-43
- 5.2.3 促进企业专业化生产43
- 5.3“营改增”对南昌市经济活力的影响43-45
- 5.3.1 激发了市场活力43
- 5.3.2 拉动了南昌市固定资产投资43-45
- 第6章 完善“营改增”政策的建议45-50
- 6.1“营改增”政策的优化45-47
- 6.1.1 继续扩围“营改增”,彻底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45
- 6.1.2 明确“营改增”政策细则,做好上下级政策衔接45-46
- 6.1.3 降低一般纳税人认定门槛,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46-47
- 6.1.4 考虑推行增值税单一税率,,切实为纳税人减负47
- 6.2 加快税收机关的效能提升47-48
- 6.2.1 加强税收机关自身能力建设47
- 6.2.2 加强国、地税机关合作机制建设47-48
- 6.3 加快完善税收管理体系48-50
- 6.3.1 科学的划分国、地税征管范围48
- 6.3.2 尽快构建和完善地方税收体系48-49
- 6.3.3 及时调整“营改增”税收预算分配比例49-50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路一;;“营改增”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以深圳市为例[J];地方财政研究;2015年04期
2 董文信;;“营改增”后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比例问题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04期
3 张彦英;;我国金融业“营改增”的现实考量和路径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4 禹奎;陈小芳;;我国建筑业“营改增”的税率选择与征管[J];税务研究;2014年12期
5 池东生;;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下税制改革的困境及出路[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6 寇明风;;“营改增”对地方财政经济发展影响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14年07期
7 刘睿;;“营改增”对税收征管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S1期
8 彭艳芳;;“营改增”、经济增长与税收分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田志伟;胡怡建;;“营改增”对财政经济的动态影响:基于CGE模型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4年02期
10 迟景霞;;浅谈营改增对企业及社会经济的影响[J];中国外资;2014年01期
本文编号:786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78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