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代际差异与触网程度:数字红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七省市调查数据
发布时间:2021-10-13 16:33
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社会的各个方面,但不同社会群体从中获得的"数字红利"却有明显差异。基于问卷调查数据,以网购火车票和使用微信为例进行的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代际差异和触网程度等都对数字红利有影响,但两者的影响因素又具有一定差异。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是会网购火车票。年龄越大越不会经常使用微信,城市户籍群体平时比农村户籍群体更有可能经常使用微信。如果平时经常使用互联网,那么不仅会网购火车票,而且也会使用微信。这表明在互联网"接入"日益普及的情况下,是否接触互联网成为能否享有数字红利的重要影响因素。相关研究发现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数字红利的共享。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6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社会结构与数字红利差异
(二)代际因素与数字红利差异
(三)互联网接触程度与数字红利差异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操作化
1. 因变量
2. 自变量
3. 控制变量
四、数字红利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是否会网购火车票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是否会使用微信的影响因素分析
五、主要发现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鸿沟还是信息红利:信息化对城乡收入回报率的差异研究[J]. 谭燕芝,李云仲,胡万俊. 现代经济探讨. 2017(10)
[2]农民数字化贫困的结构性成因分析[J]. 闫慧.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7(02)
[3]从数字鸿沟到红利差异——互联网资本的视角[J]. 邱泽奇,张樹沁,刘世定,许英康. 中国社会科学. 2016(10)
[4]中国大学生中的三道互联网鸿沟——基于全国12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分析[J]. 赵联飞. 社会学研究. 2015(06)
[5]地区差异还是社会结构性差异?——我国居民数字鸿沟现象的多层次模型分析[J]. 郝大海,王磊. 学术论坛. 2014(12)
[6]数字不平等的再生产——以大学生网络使用为例[J]. 施芸卿.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7]跨越参与鸿沟:数字不平等下的在线政治参与[J]. 陈福平. 公共行政评论. 2013(04)
[8]“数字鸿沟”还是“信息红利”?信息的有效供给与农民的销售价格——一个微观角度的实证研究[J]. 许竹青,郑风田,陈洁. 经济学(季刊). 2013(04)
[9]互联网使用与中国城市化——“数字鸿沟”的空间层面[J]. 汪明峰. 社会学研究. 2005(06)
[10]新的全球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J]. 胡鞍钢,周绍杰.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3)
本文编号:3435007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6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社会结构与数字红利差异
(二)代际因素与数字红利差异
(三)互联网接触程度与数字红利差异
三、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操作化
1. 因变量
2. 自变量
3. 控制变量
四、数字红利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是否会网购火车票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是否会使用微信的影响因素分析
五、主要发现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字鸿沟还是信息红利:信息化对城乡收入回报率的差异研究[J]. 谭燕芝,李云仲,胡万俊. 现代经济探讨. 2017(10)
[2]农民数字化贫困的结构性成因分析[J]. 闫慧.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7(02)
[3]从数字鸿沟到红利差异——互联网资本的视角[J]. 邱泽奇,张樹沁,刘世定,许英康. 中国社会科学. 2016(10)
[4]中国大学生中的三道互联网鸿沟——基于全国12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分析[J]. 赵联飞. 社会学研究. 2015(06)
[5]地区差异还是社会结构性差异?——我国居民数字鸿沟现象的多层次模型分析[J]. 郝大海,王磊. 学术论坛. 2014(12)
[6]数字不平等的再生产——以大学生网络使用为例[J]. 施芸卿.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7]跨越参与鸿沟:数字不平等下的在线政治参与[J]. 陈福平. 公共行政评论. 2013(04)
[8]“数字鸿沟”还是“信息红利”?信息的有效供给与农民的销售价格——一个微观角度的实证研究[J]. 许竹青,郑风田,陈洁. 经济学(季刊). 2013(04)
[9]互联网使用与中国城市化——“数字鸿沟”的空间层面[J]. 汪明峰. 社会学研究. 2005(06)
[10]新的全球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J]. 胡鞍钢,周绍杰.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3)
本文编号:3435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3435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