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互联网政治生态下的政府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3 02:10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政治生态下的政府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互联网 政治生态 政府管理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网络的普及,网络政治趋势应时而生。在网络环境下,民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更有效的政治信息,这使政府管理受到民众跟踪式的关注的同时,民众也可以通过网络阐述个人观点和政治设想,网络也就逐渐成为了广大民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从而逐渐形成了互联网政治生态。因此,探究互联网政治生态是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本文基于互联网政治生态的视角,探究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的综述,为本文的写作提供相关信息和启示。第二部分是基本理论概述,主要阐述政治生态、网络政治生态、政治管理的概念,通过对概念的比较分析揭示政治生态和网络政治生态的差异。第三部分探讨了互联网政治生态对政府管理的影响。第四部分是互联网政治生态下政府管理问题审视,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政府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管理资源的“孤岛”、政府管理的“缺位”、双向沟通的“单环”、信息技术的“安全”等进行分析,得出以上问题的主要是由政府管理理念、政府网络信息技术滞后以及政府管理体制的制约的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第五部分提出了互联网政治生态下我国政府完善管理的对策:首先,推进社会信息化,扩大公民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要树立网络意识,培育网络管理人才;是要消除网络政治参与中的“数字鸿沟”;三是要提高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水平。其次,发挥网络优势,创新政府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行社会事务的电子化管理;二是研究网络社会的特点,积极应对突发性事件;三是重视网络民意,引导网络舆论;四是加强网络法规的建设与完善。最后,也就是本文的结论,对论文进行总结,并分析不足。
【关键词】:互联网 政治生态 政府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630;F49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1 绪论7-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7-9
  • 1.1.1 研究背景7-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1.3 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2-14
  • 1.3.1 研究方法12
  • 1.3.2 创新点12-14
  • 2 基本理论概述14-22
  • 2.1 互联网政治生态的相关问题14-17
  • 2.1.1 政治生态14-15
  • 2.1.2 互联网政治生态15-16
  • 2.1.3 互联网政治生态与传统政治生态的区别16-17
  • 2.2 政府管理的相关问题17-19
  • 2.2.1 政府管理的内涵17-18
  • 2.2.2 政府管理方式18-19
  • 2.3 网络政治生态下政府管理理论基础19-22
  • 2.3.1 新公共管理理论19-20
  • 2.3.2 重塑政府理论20-21
  • 2.3.3 公民参与理论21-22
  • 3 互联网政治生态对政府管理的影响22-28
  • 3.1 互联网政治生态下政府管理面临的挑战22-24
  • 3.1.1 互联网政治挑战政府权力向度22-23
  • 3.1.2 互联网政治挑战政府决策能力23-24
  • 3.1.3 互联网政治挑战政府的网络适应能力24
  • 3.2 互联网政治生态对政府管理产生的积极意义24-28
  • 3.2.1 互联网政治生态为政府管理创造了公正、民主的平台25
  • 3.2.2 互联网政治生态促进了政府结构的扁平化25-26
  • 3.2.3 互联网政治生态扩展了社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26-28
  • 4 互联网政治生态下政府管理问题审视28-35
  • 4.1 互联网政治生态下政府管理问题分析28-32
  • 4.1.1 管理资源的“孤岛”问题28-29
  • 4.1.2 政府管理的“缺位”问题29-30
  • 4.1.3 双向沟通的“单环”问题30-31
  • 4.1.4 信息技术的“安全”问题31-32
  • 4.2 互联网政治生态下政府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32-35
  • 4.2.1 政府管理理念造成沟通的“单环”问题32
  • 4.2.2 政府网络信息技术滞后导致技术的“安全”问题32-33
  • 4.2.3 政府管理体制的制约产生资源“孤岛”和管理“缺位”问题33-35
  • 5 互联网政治生态下加强政府管理的对策35-44
  • 5.1 推进社会信息化,扩大公民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35-39
  • 5.1.1 树立网络意识,培育网络管理人才35-36
  • 5.1.2 消除网络政治参与中的“数字鸿沟”36-37
  • 5.1.3 提高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的水平37-39
  • 5.2 发挥网络优势,创新政府管理39-44
  • 5.2.1 积极推行社会事务的电子化管理39-40
  • 5.2.2 研究网络社会的特点,积极应对突发性事件40-41
  • 5.2.3 重视网络民意,引导网络舆论41-42
  • 5.2.4 加强网络法规的建设与完善42-44
  • 6 结论44-46
  • 参考文献46-49
  • 后记49-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化建琼;;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及形式[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2 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政治冲突的催化剂还是缓冲带[J];党政论坛;2008年04期

3 尹建翰;;论公民知情权的宪法保障[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4 杨桓;王翔;;解析网络政治参与[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吴海晶;网络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内容、技术路线及其它[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陈戈寒;;试论中国网络政治参与[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史达;;互联网政治生态研究的学术图谱[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徐海;郝涛洁;;论网络政治参与的消极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34期

9 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J];理论探索;2008年03期

10 熊光清;;中国网络社团兴起的影响: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潘君宇;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网络政治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陈中润;互联网与政治沟通[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项炜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12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612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a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