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信息管理论文 >

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10:20

  本文关键词: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合作创新 合作模式 电信增值业务 合作机制 激励机制


【摘要】:目前,世界经济在产业结构的变化下越来越趋于向一体化发展,不断的技术创新是保持企业乃至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企业能力的局限性,企业单靠自身来完成创新项目已显得力不从心,,合作创新便应运而生。纵向企业间的合作创新是基于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模式,由于其合作模式相对简单,并且由于不同行业企业间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更使得该模式下的合作创新容易产生协同效应,增加创新的成功率。 在电信增值业务发展领域,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SP)的合作关系属于典型的基于电信增值业务产业链的纵向企业间合作创新模式。由于合作模式的单一,双方主要采取的还是基于收益分成的合作模式。但是由于该模式下运营商对于SP的约束能力有限,导致了部分不法SP在巨大利益诱惑下进行低成本的诈骗行为,使得运营商陷入了巨大管控成本与声誉损失的两难困境,也使得电信增值业务市场进入了恶性循环的发展中。 本文针对目前学者大量研究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上,对于企业间合作创新研究的不足,选择纵向企业间的合作创新作为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并以运营商与增值业务提供商的合作模式作为范例加以说明。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博弈理论、激励理论和收入共享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运用案例研究、模型的建立、定性与定量的相结合具体分析出了目前合作模式下双方利益的损失,同时从合作机制与激励机制两大方面对现有模型进行了相关优化,并运用Mathematica、Matlab等相关软件进行了数据验证分析。 通过本文研究表明,纵向企业间的合作创新不仅有利于双方顺利进行创新活动,而且还有益于双方以及整个供应链系统利益的提高。针对电信增值业务产业中电信运营商与SP的合作,“入网费+单位网络占用费”的模式更益于双方保持健康、稳定合作关系,并且合作研发的激励方式对于维持双方长久合作关系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合作创新 合作模式 电信增值业务 合作机制 激励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626;F274;F2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12-13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3-15
  • 1.3.1 研究方法13-14
  • 1.3.2 技术路线14-15
  • 1.4 特色及创新之处15-16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16-28
  • 2.1 相关理论基础16-20
  • 2.1.1 交易成本理论16-17
  • 2.1.2 博弈理论17-18
  • 2.1.3 激励理论18-19
  • 2.1.4 收入共享合同理论19-20
  • 2.2 纵向企业间合作创新国内外研究综述20-28
  • 2.2.1 合作创新研究现状分析20-25
  • 2.2.2 纵向企业间合作创新的合作机制研究现状分析25-26
  • 2.2.3 纵向企业间合作创新的激励机制研究现状分析26-27
  • 2.2.4 总体评价27-28
  • 第三章 电信增值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28-45
  • 3.1 电信增值业务及其特征分析28-33
  • 3.1.1 电信业务定义及分类29-30
  • 3.1.2 电信增值业务定义及分类30-32
  • 3.1.3 电信增值业务的特性32-33
  • 3.2 电信增值业务产业链形成与发展33-37
  • 3.2.1 产业与产业链33
  • 3.2.2 电信增值业务产业链的构成33-35
  • 3.2.3 电信增值业务产业链的变迁35-37
  • 3.3 电信增值业务合作创新模式国际借鉴37-42
  • 3.3.1 日本电信企业间合作创新模式37-40
  • 3.3.2 韩国电信企业间合作创新模式40-41
  • 3.3.3 日韩电信增值业务合作模式的经验借鉴41-42
  • 3.4 我国电信增值业务合作创新模式及存在问题42-45
  • 3.4.1 我国电信增值业务合作创新模式42-43
  • 3.4.2 我国电信增值业务合作模式特点及存在问题43-45
  • 第四章 电信增值业务企业间合作基本模式分析45-64
  • 4.1 基本原理及模型构建45-47
  • 4.1.1 基本原理46-47
  • 4.1.2 模型符号及函数说明47
  • 4.2 单一SP下合作模型分析47-52
  • 4.2.1 基准模型——中心化决策模型48-49
  • 4.2.2 Stackelberg模型——分散化决策模型49-51
  • 4.2.3 模型对比分析51-52
  • 4.3 多个SP下合作模型分析52-58
  • 4.3.1 基准模型——中心化决策模型53-54
  • 4.3.2 Stackelberg模型——分散化决策模型54-57
  • 4.3.3 模型对比分析57-58
  • 4.4 我国电信增值业务合作机制下SP违规行为模型分析58-63
  • 4.5 本章内容小结63-64
  • 第五章 电信增值业务企业间合作模式优化分析64-79
  • 5.1 合作机制模型分析64-70
  • 5.1.1 模型构建64-66
  • 5.1.2 数值仿真及分析66-70
  • 5.1.3 对策建议70
  • 5.2 激励机制模型分析70-78
  • 5.2.1 模型构建70-74
  • 5.2.2 数值仿真及分析74-77
  • 5.2.3 对策建议77-78
  • 5.3 本章内容小结78-79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9-81
  • 6.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79-80
  • 6.2 本文研究不足与展望80-81
  • 致谢81-82
  • 参考文献82-90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0-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胡桃;;信息服务类电子商务模式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李高广;吕廷杰;;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郭彤;刘珊;郑欣;;电信新业务区域发展策略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张鸿;韩黛娜;李娟;;电信产业价值链演变路径研究[J];财经论丛;2008年01期

5 王良元;王毅;;电信服务演变与电信互动综合服务模型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王丽平;刘卿;;基于3G产业价值链的竞合策略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曹爱红,何兴;国内外移动互联业务商业模式研究[J];当代通信;2003年13期

8 鲍文;;浅析我国电信业法制[J];法制与社会;2009年04期

9 龚艳萍,周育生;基于R&D溢出的企业合作研发行为分析[J];系统工程;2002年05期

10 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汪蓉;信息产品供应链合作关系协调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张珂;面向3G的信息服务类移动增值业务平台商发展模式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王慧军;企业间合作创新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皮星;基于双边道德风险、溢出效应的供应链纵向合作创新机制设计[D];重庆大学;2010年

5 赵世海;基于网络外部性、溢出效应的供应链纵向合作创新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志英;基于电信移动增值业务产业链的CP与SP战略竞合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孔晓波;移动增值业务商业模式的借鉴与创新[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3 徐敏;网络融合趋势下电信增值业务的商业模式分析[D];东南大学;2006年

4 蒋群;我国增值电信业务市场监管的研究及建议[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5 卞雪辉;中国移动3G运营策略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彭强;3G环境下基于价值链的移动商务商业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桂黄宝;基于非完全共同利益合作创新机制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776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jfx/6776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c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