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统计学论文 >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决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00:09

  本文关键词: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决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60年代至今,语言决策研究登上学术舞台已逾半个世纪。经过80年代的短暂停滞,语言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促使语言决策研究拓展其原有领域,90年代起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为语言学界的关注热点之一。语言决策研究在西方仍属于新兴学科,在我国起步则更晚,研究成果还不多。 我国学界在语言决策研究领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语言决策研究大多属于调查或综述性质,有理论介入的研究不多。(2)研究大多以社会因素入手,从外部视角切入,从语言理论的角度研究语言决策的成果还不多。(3)对决策实施过程以及期间出现的问题关注不够,针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 语言决策是关于语言选择的科学,而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是可以进行选择的意义潜势。两者核心理念的契合为理论应用奠定了基础。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思想与Spolsky的语言决策三分法有机结合,能够更有效地考察语言决策实施过程,解析在此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从意义学的视角介入语言决策研究,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思想探讨语言决策的三个关键层面:语言实践、语言认识和语言管理。致力于回答三个问题:(1)如何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思想进行适当筛选和组合,构建有助于语言决策研究的理论基础。(2)如何通过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思想分析语言决策的特点,以便服务于语言干预过程。(3)如何通过所构建的理论思想剖析新中国建国后的若干典型语言政策,分析在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首先,应用级阶理论初步建立语言决策的级阶模型,为语言决策研究的系统功能途径奠定基础。利用元功能思想解析语言决策,找出功能描写在语言决策中的实现方法。之后再利用功能、系统、层次、语境、盖然率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思想,分别从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两个视角剖析语言决策,并力求得出一些可以应用于实践的有效结论。 其次,语言决策的诸多特点随理论介入逐渐显现,且随着理论应用的深入,我们发现语言决策越来越多的特征,即:(1)语言‘决策是意义潜势,且是比语言层次更高、包含因素更复杂的意义综合。(2)语言决策是一个由语言实践、语言认识和语言‘管理三部分组成的有机统一的动态过程,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3)语言决策是一个有丰富系统的多面体,每一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成分和结构。 另外,我们选取了建国以来中国语言决策领域的典型事件,主要关注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之前的理论思考对其进行分析,提出我们的看法和建议。 文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1、2、3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等。第二章主要介绍语言决策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其简要发展脉络,语言决策、语言规划等基本概念界定,50年来语言决策领域的重要思想和观点梳理等。第三章主要阐释系统功能语言学应用于语言决策研究的理据。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发现问题。 第二部分包括4、5章。第四章利用级阶思想和元功能思想介入语言决策研究,为功能描写奠定基础,属于总体的理论思考。第五章分别利用功能、系统、层次、语境、盖然率等系统功能核心思想进一步介入语言决策研究,分析其在新视角下呈现的特点,并得出一些具体的理论探讨之途径。这一部分主要是将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思想和Spolsky语言决策思想相结合,逐步构建观察语言决策的理论视角。这一部分为理论探讨。 第三部分包括6、7、8章。第六章主要解析建国初期我国采纳的重要语言决策,主要关注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我们的理论视角探讨其原因,并给出建议。第七章选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语言决策领域的典型案例(网络语言决策、外语字母词决策和中国姓名外译决策)进行分析,同样关注其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结合我们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建议。第八章是结语,本章总结全文内容和观点,指出研究局限和不足。这一部分主要是利用理论观点解决问题。
【关键词】:语言决策 系统功能语言学 中国语言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34;H0-05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3-5
  • Contents5-7
  •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7-8
  • Abstract8-11
  • 摘要11-13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3-22
  • 1.1 Background to the Study13-17
  • 1.2 Purpose of the Study17
  • 1.3 Research Questions17-19
  • 1.4 Data Collection19-20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20-22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22-36
  • 2.1 Defining Language Policy22-25
  • 2.2 A Brief History of Language Policy25-27
  • 2.3 Approaches to Language Policy27-36
  • Chapter Three Justifications for Approaching Language Policy from the SFL Perspective36-45
  • 3.1 Language Policy as Social Semiotic36-39
  • 3.2 Language Policy as Meaning Potential39-41
  • 3.3 Language Policy as System41-43
  • 3.4 Language Policy as a New Application Field for SFL43-45
  • Chapter Four Theoretical Preliminaries for an SFL-based Approach to Language Policy45-82
  • 4.1 Introduction45
  • 4.2 The Rank Scale:Basis of Systemic Functional Approach45-47
  • 4.3 Rank Scale Model on Language Policy47-68
  • 4.3.1 Rank Scale Model on Language Itself56-63
  • 4.3.2 Rank Scale Model on Language Users63-68
  • 4.4 Three Metafunctions:Realization of Functional Description68-82
  • 4.4.1 The Ideational Function69-77
  • 4.4.2 The Interpersonal Function77-79
  • 4.4.3 The Textual Function79-82
  • Chapter Five An SFL-Based Approach to Language Policy82-153
  • 5.1 Function in Language Policy82-96
  • 5.2 System in Language Policy96-107
  • 5.3 Stratification in Language Policy107-122
  • 5.4 Context in Language Policy122-141
  • 5.4.1 Context in Language Practice123-129
  • 5.4.2 Context in Language Ideology129-136
  • 5.4.3 Context in Language Management136-141
  • 5.5 Probability in Language Policy141-153
  • 5.5.1 Probability in Language Practice143-146
  • 5.5.2 Probability in Language Ideology146-148
  • 5.5.3 Probability in Language Management148-153
  • Chapter Six Case Study One:Language Policy in Early Years of P.R.C153-172
  • 6.1 Language Policy on Minority Languages154-162
  • 6.2 Language Policy on Dialects162-164
  • 6.3 Language Policy on Standardization164-172
  • 6.3.1 An Examination of Simplified Sino-graphic Script(Jianhuazi)165-167
  • 6.3.2 An Examination of Chinese Alphabet System(Pinyin)167-169
  • 6.3.3 An Examination of Clear Speech Writing Style(Baihuawen)169-172
  • Chapter Seven Case Study Two:Language Policy in Modern Times of P.R.C172-181
  • 7.1 Language Policy on Cyber Words172-175
  • 7.2 Language Policy on Pure Lettered Words175-177
  • 7.3 Language Policy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Names177-181
  • Chapter Eight Conclusions181-187
  • 8.1 A Summarizing Overview181-185
  • 8.2 Further Research to Be Explored185-187
  • References187-197
  • Appendix 1 Nonstandard Language in Lu Xun's Works:Punctuation and Grammar197-198
  • Appendix 2 Nonstandard Language in Lu Xun's Works:Zi and Ci198-199
  • Appendix 3 Old Words Gaining New Meanings in Cyber Space199-200
  • Appendix 4 Old Words Restructuring Semantic Relations Through Association in Cyber Space2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庆生;;语言规划发展及微观语言规划[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傅轶飞;;大连网络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顾之川;;试述语文教科书的语言规范问题——以鲁迅作品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1期

4 ;使用汉语拼音法规范中国人名外译[J];科技术语研究;2002年02期

5 赵文利;中国人名拼写名前姓后好[J];科技术语研究;2002年02期

6 道布;中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J];民族研究;1998年06期

7 辛志英;黄国文;;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方法论[J];外语研究;2010年05期

8 胡壮麟;;解读韩礼德的Appliable Linguistics[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柯彼德;;汉语拼音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运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3期

10 周庆生;国外语言规划理论流派和思想[J];世界民族;2005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决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9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2879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b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