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间数的多指标综合关联度决策模型
本文关键词:基于区间数的多指标综合关联度决策模型
【摘要】:针对区间数多指标系统的决策特点,对指标数据初始化处理时,利用"奖优罚劣"原则,提出了一种新的易于计算且实用的S_i到[-1,1]的线性变换,然后定义正、负理想方案,建立了一种新的区间数多指标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决策模型.该模型为区间数多指标决策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的方法,并已利用现有的实例来证实此方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四川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数学与经济系;
【关键词】: 区间数 灰色关联分析 多指标决策 奖优罚劣
【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08JY0112)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P09264)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2006A077) 四川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川人社函2010年32号)
【分类号】:C934;C931.1
【正文快照】: 1引言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以及人们的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决策信息中常存在测量的误差或估计不准确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导致了信息的量化多数以区间数的形式出现.于是,对此类区间数多指标系统的决策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便成为了许多学者所关注的课题—方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党耀国,刘思峰,刘斌,陶勇;基于动态多指标灰色关联决策模型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2期
2 党耀国,刘思峰,刘斌,于亦文;多指标区间数关联决策模型的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卫贵武;;基于“奖优罚劣”的区间数多指标决策的TOPSIS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10期
4 李伟军,叶飞;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区间评价方法探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孜军;灰色系统基本方法及其在矿井通风中的应用[J];四川有色金属;1996年03期
2 彭建政;何广杰;周灵源;;灰色聚类方法在建筑结构鉴定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3 梁本亮;刘建新;;基于灰色关联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子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4 杨攀;张宇;;灰色控制系统理论在火灾预测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06年03期
5 项伟;周加来;;安徽省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程亮;;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7 孙洪美;焦传兵;李永胜;张蒙蒙;臧德奎;;山东省紫薇品种观赏价值的灰色评价[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8 刘国璧;袁宏俊;孙群;孟涛;;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刘翔110m栏成绩预测[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潘友仙;过建春;;海南中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肖懿群,唐家驹;灰色预测超前质量控制[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玉顺;;临川县小麦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2 施式亮;伍爱友;;GM(1,,1)模型与线性回归组合方法在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中的应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郑作亚;卢秀山;陈永奇;;附有指数系数的灰色模型及其在实时GPS卫星钟差预报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静;;消防指挥决策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5 吴江;叶兰;;区间数多属性规范化方法[A];中国运筹学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欣海;李智毅;王建锋;;灰色聚类方法在山区城市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7 敖文波;夏斌;胡光道;;模糊综合评判在航空伽玛能谱参数解释评价中的应用[A];泛珠三角港澳台地区地球物理研讨平台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梅波;;三比值法与灰关联分析法在色谱分析技术中的运用[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优秀论文集[C];2010年
9 蔡求源;崔斌;乔辉;;气象因子对万寿西宫子站周边空气质量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10 周文坤;;基于离差二次函数的不确定型多属性灰色关联决策法[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建军;基于提速线路TQI的轨道不平顺预测与辅助决策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黄光东;基于智能算法的滑坡稳定性建模与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魏晋宏;预测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雷军;宜万铁路施工期隧道岩溶突水地质灾害形成规律与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赵俊;结构健康监测中的测点优化布置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冯启高;农业机械化系统分析及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8 罗文柯;上覆巨厚火成岩下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防治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李振霞;沥青路面复合基层结构与材料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10 袁春毅;我国公路后评价若干拓展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伍;杉木树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丹;郑州市区深部地热资源水利用优化配置[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潘慧灵;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企业战略决策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宇轩;电子信箱的可用性实验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科;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分析与评价[D];郑州大学;2010年
6 叶公伟;基于模糊优选的PPP项目特许权决策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超;供应商选择评估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井锋;大连市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新艳;企业持续成长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庞大芳;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技术及其在屯兰矿的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治平,宫贤斌,张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决策矩阵的规范化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党耀国,刘思峰,刘斌,陶勇;基于动态多指标灰色关联决策模型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2期
3 朱方霞,陈华友;基于可能度的决策矩阵排序的一种新方法[J];系统工程;2005年07期
4 傅国耀;[-1,1]上的模糊集及其在集对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通报;1999年02期
5 张新华;基于SPA的同异反科研管理理论及应用[J];科研管理;1998年01期
6 戴文战;一种动态多目标决策模型及其应用[J];控制与决策;2000年02期
7 戴文战,邹立华,汪建章,朱金刚,周融;一种基于奖优罚劣原则的多阶段多目标决策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6期
8 张斌;多目标系统决策的模糊集对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年12期
9 李伟军,叶飞;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区间评价方法探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2期
10 王坚强;“奖优罚劣”的动态多指标灰色关联度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玲玲;;秘书管理工作的多目标决策——改革《秘书学》课程教学的初步尝试[J];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戴勇;范明;姚胜;;引入三参数区间数的多属性项目决策方法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3 黄德镛,胡运权,戴晓江;基于逆序概率的随机模拟决策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4 李同意;;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咨询方案评价与选择[J];情报探索;2006年09期
5 庞南生;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多资源网络计划分配的优化方法[J];运筹与管理;1997年01期
6 易平涛;郭亚军;张丹宁;;意见分歧特征下多评价结论协商组合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2期
7 路应金,江黎黎,唐小我;集成化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王梅;熵与动态多指标决策[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9 刘思峰;方志耕;谢乃明;;基于核和灰度的区间灰数运算法则[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02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宏宇;朱建军;丁叶;;残缺互补判断矩阵的可能值推断、排序方法及应用[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春生;;灰色系统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金培;基于集成算子的多属性决策与时间序列预测方法[D];天津大学;2012年
2 王育红;灰色预测模型与灰色证据组合模型研究及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姜广田;解决随机多属性决策问题的若干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4 董婷婷;基于辩论的合同谈判支持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畅;基于个体与协同信息的多指标决策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2 邹正兴;区间合作对策的拓展及其解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3 刘志民;多指标多层次不确定性决策方法及其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4 储萍;多属性决策若干方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5 王霞;灰色决策理论若干问题探讨[D];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1年
6 余德建;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系统选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许琦;基于前景理论的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张晓;基于优势度分析的随机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9 谢海斌;模糊数的逼近及其在多属性决策方法中的应用[D];广西大学;2011年
10 卜俊芳;直觉语言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70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770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