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创价值的互动导向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题:市场导向 切入点:互动导向 出处:《南方经济》2015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应用,企业与消费者互动实现共创价值日益成为重要的营销活动。学术界对互动导向和共创价值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并没有揭示基于共创价值前提下的互动导向的影响因素与产生结果。本文以共创价值为理论基础,构建互动导向的理论框架,提出相应假设,利用275个样本数据检验了基于共创价值的互动导向与其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领导关注、领导参与、员工激励和制度压力对互动导向具有正向影响,互动导向对基于顾客的关系绩效与盈利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营销战略理论,对企业制定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media,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to create value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n important marketing activity. However, it does not reveal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results of interactive orientation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creating value.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reating value together,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interactive orient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assumptions. In this paper, 275 sample data are used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active orientation based on co-value and its antecedents and outcome variab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leadership concern, leadership participation, employee moti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pressure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interactive orientation. Interactive orientation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relationship performance and profit performance based on customers. The conclusion enriches the marketing strategy theory and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enterprises to make decisions.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湖北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共创价值的互动导向、顾客行为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项目号:711721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顾客融入与共创价值及其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71202089)
【分类号】:F274;F2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诚潇;罗文豪;陈刚;;工作嵌入前因变量研究述评[J];经营与管理;2014年02期
2 秦志华;蒋诚潇;杨俊;;组织中成员工作嵌入的前因变量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年12期
3 祁顺生;贺宏卿;;组织内信任的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4 马超;任智梅;;员工组织政治认知的前因变量探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王宝荣;;小型团队领导者工作绩效及其前因变量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10期
6 朱鸿;张新艳;;品牌至爱的前因变量与后果变量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2年06期
7 张洁;戚安邦;熊琴琴;;吸收能力形成的前因变量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吸收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05期
8 粟路军;黄福才;;服务质量对顾客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顾客消费情感的中介作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卫武;张鹏程;刘明霞;;不同主体层次中组织的知识转化二维结构:前因变量与企业绩效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12年02期
10 魏钧;陈中原;张勉;;组织认同的基础理论、测量及相关变量[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原;孙健敏;;工作与家庭的冲突与促进:前因变量与后果变量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永丽;;员工工作家庭平衡的初步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张丽华;吴义鹏;;制造型企业职员工作倦怠衡量及其前因变量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曹蓉;王磊;;企业群体层次组织公民行为前因变量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赵丹妮;宋国萍;孟凡;;基于资源理论模型下的工作家庭增益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孙健敏;刘玉坤;;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潘素霜;组织支持知觉及其前因变量与员工忠诚的关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徐前;基于性别视角的超市品牌形象对顾客消费情绪影响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李茜月;员工进言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丽;组织支持与家庭支持对工作生活满意度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5 沈选伟;组织内信任对组织沉默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74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1574666.html